7月1日,新加坡援人協會(SOS)通報,2021年新加坡共有378起自殺,比2020年的452起降低16.3%。

六旬以上年長者自殺人數從2020年的154人降至去年的112人,意味著政府、醫療機構和全社會對冠病疫情引起的焦慮、絕望等精神健康和心理問題的重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20年疫情高峰期間,六旬以上年長者自殺154人,比2019年增加26%,同時也是歷史新高。
新加坡援人協會執行官陳弼良接受《怡和世紀》專訪時指出,2020年,也就是冠病疫情肆虐的第一個年頭,新加坡也和其他國家一樣,自殺率在攀升。新加坡青少年、上班族和年長者三個年齡組別的自殺率,出現「三高」的現象。其中,60歲以上年長者的增長趨勢尤其令人擔憂。援人協會觀察到,在一波又一波的阻斷措施下,「不可以下樓,不可以找朋友,不可以一起喝咖啡」,很容易讓他們感到「被孤立,被遺棄,走投無路」。
2020年冠病疫情峰值期間的自殺率,為新加坡八年以來的最高。
青少年兒童自殺占比增高 一方面,年長者自殺人數下降,另一方面,10歲至29歲青年和少年兒童的自殺人數占比從2020年的22.3%升至29.6%。
2020年,10歲至19歲自殺30人,到了2021年,增至37人,增幅高達23.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範圍內,15歲至19歲人口當中,自殺是第四大死亡原因。
在新加坡,10歲至29歲人口當中,自殺是最大死亡原因。
在2021年,新加坡援人協會接到10歲至19歲人員的求援電話和簡訊增加了127%,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資深醫生黃偉立說,青少年面對各種壓力,包括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學業、求成的焦慮、求職的焦慮等等,因此,解決青少年自殺問題,必須有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包括教育界、社工界、衛生界、家人和朋友等等。
男性占近七成 在2021年,新加坡的378個自殺死亡人員當中,男性占68.25%,近七成。

根據統計,在新加坡,每個自殺身亡的個案,就有6個自殺未遂的。
新加坡7.8%人口曾有自殺念頭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去年發布調查研究顯示,在新加坡的成年人口中,有7.8%的人曾有過自殺的念頭,而1.6%的人甚至企圖自殺。
這意味著每13個成人當中,就有一人曾有輕生念頭。
不僅如此,研究也發現有自殺念頭的女性是男性的1.4倍,有自殺念頭的18至34歲人士則是65歲以上人群的3.6倍。

(圖源:SOS)
援人協會指出,出現以下問題的人員出現自殺念頭的風險較高:
一、自己或家人曾企圖自殺或自殺的
二、有精神疾病的
三、有嚴重疾病或長期基礎病的
四、出現重大挫折的,例如離婚、失業、親人死亡等
五、有長期壓力的,如被欺凌、長期無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