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阿嫲經典配方與風味 小夫妻放棄白領工作回舊址開咖啡廳

陳韻婷與老公湯士賢今年2月在黃埔一帶開設小咖啡廳Douly Coffee。(圖:葉衍嫻)
一杯好的咖啡會讓你回味無窮,一些經典的味道更是讓人難以忘懷。本地一對小夫妻為了將阿嫲經典的傳統咖啡豆配方與風味傳承下去,決定放棄白領工作,特地回到阿嫲老早前位於黃埔一帶鋪位的舊址開咖啡廳,繼續給該區新老顧客帶來既傳統又新穎的咖啡體驗。
28歲的陳韻婷與32歲的老公湯士賢原本是在家族企業工作,直到今年2月在黃埔一帶開設了自己的小咖啡廳Douly Coffee。
陳韻婷告訴《8視界新聞網》,他們的店目前所在位址其實就是她阿嫲早期的雜貨店。

除了售賣意式和美式咖啡,該店也賣本地傳統咖啡,如他們獨有的「阿嫲咖啡豆」。(圖:葉衍嫻)
這家位於鄰里的咖啡廳,除了售賣意式和美式咖啡,也賣本地傳統咖啡,同時也售賣咖啡豆,還提供現磨咖啡服務。夫妻倆也不忘傳承阿嫲的口味,售賣顧客最懷念和喜歡的阿嫲獨有配方「阿嫲咖啡」。
她說,阿嫲1978年就在黃埔一帶開店賣傳統咖啡豆、茶葉、餅乾和金銀紙等,一開就是43年,直到兩年前才退休。
「阿嫲現在已經80幾歲了,兩年前她身體開始不好,所以我們家人就叫她把店關了,不要做了,現在她就在家裡休養。」
陳韻婷笑說,阿嫲是一名「咖啡狂」,每天都會泡一大壺咖啡在店裡與鄰里街坊一同分享,而「阿嫲咖啡」是由她研製而成,味道比其他咖啡豆更香濃,且酸度沒有那麼高。
她也說,該區很多居民都習慣喝阿嫲的咖啡豆,雜貨店關閉後,很多老顧客也會打電話詢問怎樣才能再喝到那種獨特的咖啡香。

陳韻婷的阿嫲1978年就在黃埔一帶開店賣傳統咖啡豆、餅乾和金銀紙等。(圖:葉衍嫻)
本地傳統與西方融合的咖啡廳
為了滿足這群老顧客的需求,陳韻婷與老公湯士賢去年年底決定出來開店創業,繼續將阿嫲的獨特咖啡配方傳承下去。兩人也提到,他們在尋找合適的店鋪時,很幸運地剛好租到阿嫲老店的同個位址。
該咖啡廳目前除了賣傳統獨有的「阿嫲咖啡」,也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售賣拿鐵等意式和美式咖啡、茶和冰淇淋。
「主要是我們兩個都有興趣,家人也都很支持我們創業。我們希望在保留傳統咖啡的當兒,也可以加入一些現代的元素,賣一些新穎的產品。大人可以在這裡喝咖啡,小孩可以吃冰淇淋。」

湯士賢負責為顧客沖泡咖啡,每天也會提早到店裡檢查咖啡豆的質量。(圖:葉衍嫻)
咖啡廳至今開業已有十個星期,夫妻倆受訪時都坦言,從白領工作突然轉行到餐飲業,剛開始真的困難重重,從頭到尾都要親力親為,讓他們直言「真的很累」。
他們也說,由於店鋪位置比較隱蔽,也不靠近地鐵站,原本都會擔心客流量的問題。但是,兩人還是堅持在阿嫲店鋪舊址開店,希望能讓老顧客回流,再次喝到「阿嫲的味道」。
「我們開店之後有儘量告訴老顧客可以回來買『阿嫲咖啡』,因為很多老顧客都住在附近,有些剛好路過的時候就會看到,還問我們為什麼那時突然關店。可以再喝到熟悉的咖啡,他們也說很開心。」

夫妻倆希望咖啡廳能成為一個老少皆宜的聚集點。(圖:葉衍嫻)
夫妻各發揮所長 打造老少皆宜的地方
目前,咖啡廳由夫妻倆共同經營,陳韻婷負責設計和品牌推廣相關工作,湯士賢則負責運營部分的工作,包括沖泡咖啡和產品研發等。
湯士賢說,為了確保顧客可以喝到最優質的咖啡,他每天也會提早到店裡檢查咖啡豆的質量,確保一切良好才開店。
他表示,雖然黃埔區年長者居多,但該店的顧客群各年齡層都有,也有不同種族的顧客。

夫妻倆也在店裡售賣咖啡豆,並提供現磨咖啡的服務。(圖:葉衍嫻)
此外,他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年長者其實都愛喝意式和美式咖啡,而越來越多年輕人也相信因為喜歡更濃郁的咖啡,反而喜歡點本地傳統咖啡。
由於咖啡廳剛開不久,湯士賢說,夫妻倆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改進顧客體驗,更好地善用空間,並且提供更多樣的產品。
他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喜歡咖啡的小群體,讓每一名進入店裡的顧客都可以感到舒適,並且能通過咖啡聯絡感情,讓他們咖啡廳成為一個老少皆宜的聚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