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實際上,新加坡只要有藝術機構,就不會缺少富豪們的慷慨解囊。這是因為該國「群眾基礎」廣泛——其繁榮的投資、金融行業自不必提。而且數據顯示,新加坡凈資產大於100萬美元的百萬富翁在2030年會增長到13.4%。換言之,該國將成為亞太各國百萬富翁比例最高的地區。
並且,相關政策十分誘人。在新加坡,向經批准的博物館捐贈藝術品或手工藝品的公司,有資格就作品價值獲得250%的稅收減免。此外,新加坡還沒有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並於2008年廢除了遺產稅(estate duty)。

吳冠中《A Homestead in Indonesia》,布面油畫,99.8×65.5×1.5cm,1994年,藏於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亨德拉·古拿溫《My Family》,布面油畫,213×162×6cm,1968年,藏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更羨煞各大藝術城市的是,這裡堪稱「近水樓台先得月」——新加坡自由港已成為僅次日內瓦的世界第二大及亞洲首個藝術品儲藏室、全球最大的免稅倉儲地。而該國7%的免稅政策令藏品從世界各地「魚貫而入」……


新加坡自由港(Le Freeport Singapore)
綜上,無論是正在發生的藝術大事件,還是新加坡醞釀多年的「華麗轉身」,都在表明:這局「入股不虧」。
於藏家而言,東南亞藝術仍處於上升階段,新加坡無疑是能夠近距離接觸其全貌的地區;對於業內人士,某種程度而言,接下來在這裡發生的每一事件都將是風向標;對新加坡國民來說,財富不斷注入這一海島,藝術會重回這片土地。這裡或將擁有耀眼的藝術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