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價平均漲30%濕巴剎人潮又不多 魚販:這年不好過

濕巴剎海鮮攤。(圖:陳珈尹)
距離農曆新年僅兩周,到濕巴剎買海鮮準備過年的人潮卻不多。受訪的魚販表示,鄰國海產魚因氣候變化,影響了供應導致數量變少、價格變高,平均漲30%到40%。一些魚販今天甚至根本拿不到魚,但更令他們擔憂的是近期人流量較少,直言「這年不好過」。
魚量大大減少 一些根本拿不到貨
《8視界新聞網》記者昨早(4日)走訪宏茂橋10道的三座巴剎,受訪的魚販都表示,由於馬來西亞暴雨、印度尼西亞火山爆發等天災來襲,導致從兩國進口的海產魚蝦供應數量大大減少、魚蝦價高漲;春節期間公眾普遍愛吃的海產魚,如紅斑、斗鯧、白鯧等,也拿不到貨。
崇文巴剎與熟食中心的兩名魚販均表示,今天沒拿到來自印尼的斗鯧和白鯧魚,所以沒有賣。
賣魚20多年的郭女士只賣來自印尼泗水的白鯧,她表示這種魚比較大、肉厚刺少、肉質好。「但泗水附近近日發生火山爆發,漁民都不能出海捕魚,所以魚量供應變得很少。」
她表示,白鯧每公斤價格從60元起,比平時漲了20%左右。
郭女士透露,紅斑的魚量也比平時少了40%,其他年菜必備海鮮如活蝦等的價格,平均都起了30%左右;連水產養殖場的七星斑和俗稱「發財魚」的白肚魚,雖然貨源比較穩定,但價格每公斤已漲了10元至20元不等。
她說:「現在的問題是缺貨,我們要等供應商來貨,看供應價格起多少再定價。我們也有賣冷藏海鮮,但也同樣缺貨。這個年不好過!」

在崇文巴剎與熟食中心開海鮮檔口20多年的郭女士表示,現在的問題是來自馬國和印尼的海產魚缺貨,魚量少導致價格高漲。(圖:陳珈尹)
宏茂橋10道第409座巴剎與熟食中心的一些魚販指出,一些農曆年常吃的魚價格太貴,就沒有從批發商進貨。午魚的批發價平時每公斤賣40元到50元左右,這幾天卻升到60多元,一些好的午魚的批發價還賣到90元。
經營海鮮檔口30多年的戴先生說,他攤位的魚蝦都是從馬來西亞進口,只有少部分的魚來自印尼。他說:「漁場的斗鯧今天(批發價)一公斤賣到70元,太貴了,(所以)只選了一些中等或小隻的,把價格維持在50元左右。」
他表示,在春節時大家愛吃的紅斑和午魚都很貴,他說:「如果成本太高,沒有把握能賣完,就索性不拿貨,除非是有顧客預訂。」
他認為,價格高漲是魚場趁年關將近,故意把魚蝦價格抬高。
新年顧客流量不及預期
除了魚商價格高漲,戴先生也擔憂顧客流量不夠大。
他說:「去年這個時候已經可以見到(來巴剎)準備過年的人潮,但這幾天一直很靜,只有一些熟客來光顧。(我們)只能希望下個星期有更多人來買魚。」
也有攤販認為,由於這兩天學校開學,一些家長忙著帶孩子上學,所以沒空到濕巴剎,預計周末會有比較多人。
魚販郭女士說:「這幾天人流的確少了,但每人會買得比平時多一點,為新年預備吧。估計下個星期會有更多人來買海鮮。」

據記者觀察,巴剎數個海鮮檔口今日上午11點多時,仍有許多魚蝦在售賣,一些魚販見此表示,往年同時期應該已經出現到巴剎買海鮮準備過年的人潮了。(圖:陳珈尹)
大部分受訪的居民表示,現在都是買平日吃的海鮮,估計更靠近農曆新年時,才來買農曆年要吃的;一些家庭則已經開始為年菜張羅。
居民謝先生說:「家裡農曆新年初二一定吃白肚魚,但現在買太早了,可能要在農曆年前夕,等有卵的白肚魚。」
一名買了十幾包冷凍扇貝的男居民則說:「家裡人多,所以預先為家人預備農曆新年要吃的海鮮。我也已經和相熟的批發商,預定了新年要吃的斗鯧魚,每公斤約65元,價格和巴剎差不多。」
一名不願具名的家庭主婦說:「過年時,家裡需要白鯧魚來拜拜,但我找了兩個星期,都沒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