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Facebook/ David Wirawan
本地一名攝影師在武吉知馬一帶,目睹一條約三米長的眼鏡王蛇吞噬一條巨蜥,整個過程長達兩個小時。
攝影師大衛(David Wirawan)(4月30日)在Facebook發文,分享這段經過。他說,他當天原本想到奶牛農場自然公園(Dairy Farm Nature Park)拍攝一些昆蟲的照片,但他不小心在巴士上睡過頭,錯過了原本的車站,於是改變計劃到武吉知馬。
他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當天下午3點左右,他在武吉知馬拍攝昆蟲的照片,途中偶遇一些愛好攝影的青少年,交談後得知海希德自然公園(Hindhede Nature Park)里有一條蛇,他便前往該處。
當他抵達時,已有大約五名公眾在那裡,大家都對有蛇出現感到好奇。不過,要看見這條蛇並非易事。大衛說,這條蛇躲了起來,因此有大約30分鐘的時間,公眾都看不見它。
大衛過了一陣子再次回到該處,這時才看見蛇的蹤跡,而當時這條眼鏡王蛇已經把巨蜥的頭吞進嘴裡。
大衛形容,這條眼鏡王蛇大約三米長,巨蜥則大約70、80公分長,眼鏡王蛇耗時大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順利把整個巨蜥吞噬。
從大衛拍攝並上載到網上的視頻顯示,眼鏡王蛇在吞噬巨蜥的過程中,一度張開下顎,此外甚至反轉180度,似乎在調正姿勢讓它更容易進食。
根據大衛在其網站引述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眼鏡王蛇是南亞和東南亞叢林中特有的一種毒蛇種類。
眼鏡王蛇通常會通過毒液來固定住獵物,過後將其整個吞下肚。
國家地理網的資料顯示,眼鏡王蛇的獵物主要為其他蛇類,也會吃蜥蜴、蛋和小型哺乳類動物等。如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列為易危物種。
另一方面,我國國家公園局建議公眾,若遇到活蛇,要保持冷靜和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局勸請公眾可以慢慢往後退,不要接近它,若有需要可以撥打當局熱線1800 476 1600。
至於巨蜥,公園局網站資料顯示,它們一般會使用毒液殺死昆蟲、螃蟹和魚等獵物,使獵物迅速出現腫脹、血壓下降等症狀,不過對人類的影響相對溫和。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被咬傷後會發生細菌感染的情況,因此,人們若不幸被巨蜥咬傷,應該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