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新加坡的一些消費者因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主張不一而感到困惑,
因此,他們不信任其產品的真實性。
這項名為「新加坡的可持續性-消費者和商業機會」的研究旨在發現驅動消費者購買決定的因素、

(圖片來源網絡)
以及消費者需求和企業優先事項之間的差距是什麼。
調查了新加坡500位不同年齡,性別和收入群體中的消費者。
該研究發現,大多數消費者(80%)說他們關心環境。
這會影響購買決策,有3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將根據產品的可持續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做出決策。
35%的消費者還願意為可持續的替代品支付高達10%的費用。
但是,新加坡消費者也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價值主張-這包括低碳足跡的成分,組件和包裝,以及更好的性能。
一半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沒有足夠多的可持續選擇。33%的人還期望可持續產品的質量更高。

(圖片來源網絡)
儘管如此,許多消費者仍對企業對其產品或供應鏈的可持續性的主張有疑問。
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三分之一表示,非標準和多種多樣的可持續發展主張令人困惑,
而23%的消費者聲稱他們根本不信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張。
同時,超過一半的消費者(54%)將政府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可信賴信息來源。
44%的人還尋找徽標,符號和標籤以查找可持續發展信息。
根據埃森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說法,調查結果表明,
企業可以從標準化用於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基準中受益,
或者可以與政府和獨立組織合作開發這些基準以提高信譽。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政府之外,消費者還認為整個社區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分之三的人希望個人和社區的行為更具可持續性,
其中67%的人指出回收是人們可以採取的最有效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