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Snap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孵化的第一家具有獨角獸地位的科技公司,也被認為是新加坡下一個十年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之一。PatSnap的成功為新加坡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知識和智力資本將成為未來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新加坡會成為下一個世界人工智慧之都嗎?
躋身獨角獸
不久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孵化的新加坡科技公司PatSnap(中文名:智慧芽)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3億美元(4.04億新元)的資金,雖然創始人還未公布,但是外界普遍認為PatSnap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正式躋身全球科技獨角獸行列 (獨角獸是技術投資界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估值在10億美元或以上的公司)。
在PatSnap的最新一輪融資中,公司吸引了軟銀 (SoftBank) 的願景基金II (Vision Fund II) 和騰訊 (Tencent) 作為牽頭投資者,E輪融資總額為3億美元。跟投的還有中國國有企業集團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產業基金 (CITIC Industrial Fund)、紅杉中國、小米創始人雷軍的順為資本、以及頂點集團等。

圖片來源:雪球網
彭博社將PatSnap描述為「新加坡的獨角獸」。PatSnap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孵化的第一家具有獨角獸地位的科技公司 (孵化一般指通過投資,技術,資源對接等方式幫助初創企業快速成長的過程)。NUS一直在陪伴PatSnap成長,從培養創業精神、提供早期資金支持到聯繫合作夥伴,國大在PatSnap發展成為全球品牌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了作用。 Patsnap成立於2007年,現年已經13歲的PatSnap是一家創立於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700名員工,分布在新加坡、英國、加拿大和中國。
商業模式
PatSnap是一家科技創新情報SaaS服務商,聚焦科技創新情報和智慧財產權信息化服務兩大板塊。通過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等人工智慧技術,PatSnap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高校和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提供大數據情報服務。
PatSnap創始人兼CEO張濟徽(英文名:Jeffrey Tiong)表示,PatSnap的使命是用創新的力量服務創新世界,連接所有創新節點,讓創新者為世界創造無限可能。

PatSnap創始人,圖片來源:saastock.com
隨著世界各地的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而在研究上投入更多的資金,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知道研發費用投入之後到底價值幾何,而PatSnap就是一家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十多年前,當聯合創始人Jeffrey Tiong在醫療設備行業工作時,他意識到智慧財產權和專利在科技領域是多麼重要。
2007年,Tiong在新加坡推出了PatSnap,旨在建立一個全球專利搜索資料庫,並不斷將服務擴大到各個領域。PatSnap最新開發的軟體被Tiong稱為「創新智能」(innovation intelligence),通過分析科學論文、政府研發資助和初創企業融資新聞等方面的數據,幫助企業分析研發戰略、跟蹤競爭對手,並確定潛在合作夥伴。

圖片來源:PatSnap官網
PatSnap業務包括全球專利資料庫,搭建各行各業相應的知識圖譜;圍繞專利、創新流程的管理工具,比如海爾要做全球智慧財產權統一管理,idea誕生後需要經過技術、市場、銷售等各部門綜合評定,這都離不開系統支持;另外還有客戶所需的增值服務。
新加坡未來發展方向
AI作為下一個世界技術的前沿,正在徹底改變著行業,而美國和中國是全球領先的參與者。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數據,亞洲是全球AI專利申請的樞紐,而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如何在這個領域發揮作用呢?
答案就是:發揮新加坡本身的優勢。與需要土地或其他自然資源的製造業不同,AI完全關乎於軟體,是一種無形資產和一種新的生產要素。AI在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作為一個資源較為匱乏的小國,新加坡完全可以通過專注於智力資本來增強其戰略實力。
數十年來經濟學家已經達成共識,知識和智力資本是未來經濟的下一個主要驅動力。為了創造更多的智力資本來推動經濟發展,新加坡需要更多的創新者、研究者以及能夠將技術商業化的人員。
但在培養更多的智力資本方面,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不太可能與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擁有相同數量的數據科學家和機器學習工程師,但是如果從人均和經濟收益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則有可能排名第一。

PatSnap的三位聯合創始人,來源:NUS官網
因此出現PatSnap這樣的公司對新加坡經濟和人才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新加坡希望能通過不斷出現這樣的本地企業來保障國家始終處於科技創新和人才吸引力的領先位置。
新加坡已經開始將人工智慧作為其未來經濟核心戰略的一部分。去年5月,新加坡知識產權署Ipos啟動了試點計劃,旨在將所有技術領域(包括AI)的專利申請授權加速至六個月。而在大多數國家,授予專利通常需要兩年或更長時間。
新加坡不參與全球超級大國的經濟競爭,但力求成為人才、智慧財產權和風險資本的全球戰略節點,以推動智力資本的創造。如果工業革命4.0下的未來將是由數據和AI驅動的時代,那麼這就是新加坡必須到達的地方。新加坡將以開放的態度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成為全球規模不大但價值極高的人工智慧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