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加坡財政預算案將幫助那些受2019冠狀病毒疫情重創的人,並為新加坡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做好準備。黃循財在新加坡媒體上一項財政預算案論壇上這麼表示。

來自各行各業的國人反映,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或許正在恢復,但通貨膨脹及生活成本也在上升中。他也說,收緊外來人力政策,將能確保合適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同時鼓勵僱主重組業務。
對此,黃循財說:「我認為我們必須再次找到正確的平衡,所以沒錯,可能成本會更高,因為我們向本地員工支付更多費用。但關鍵是要關注新加坡的勞動力,確保我們能夠掌握工資溢價,繼續創造價值和進行創新,及提高生產力。這就是我們如何在這個新經濟中做得很好。」
黃循財說,今年的預算案也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包括臨時員工。相關委員會今年將針對如何為自由業者提供更多保護提出建議。
而這個新的、更強大的社會契約,意味著政府將在醫療保健和提升低收入家庭等方面花費更多。不過,這些都需要額外收入,而每個國人都需要幫忙分擔,例如,通過消費稅上調。
黃循財指出:「如果我們開始有大部分稅收負擔,或一切都可以由(富裕程度)前1%或5%的人來承擔這種態度,我認為他們會覺得非常不公平,很快地新加坡就沒有有錢人要納稅。」
他補充:「因此,我們總要校準並找到平衡。而這就是為什麼我提到,當我們談論漸進式制度時,這並不意味稅收負擔只由一小部分人承擔,而是每個人都貢獻公平份額,但那些經濟能力更好的,就貢獻更多。」

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碳稅增加。黃循財說,每個人都必須感受到碳價格的影響,並盡其所能,共同減少排放。
此外,為了保障本地醫療體系,當局將延長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的服務時間,並在綜合檢測中心(CTC)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新加坡衛生部發布文告指出,病例激增帶來兩大問題。除了醫院病床需求激增,許多症狀輕微的患者紛紛前往醫院、綜合診所和家庭醫生診所看診。
基於醫護人員面臨嚴重壓力,衛生部強調,目前有必要保障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便能夠繼續將醫療資源集中管理重症患者,以及保護虛弱的病人。
延長服務時間 僅限特定PHPC
從這個星期五(25日)到下個月10日,全島特定的公共衛生防範診所服務時間,將在周日延長到晚上11點,周末下午會在下午2點至5點運作,周末晚上則延長到晚上11點。部分綜合診所也將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早上營業。公眾可瀏覽 flu.gowhere.gov.sg 查看延長服務時間的診所名單。
此外,從這個星期六(26日)起,綜合檢測中心(CTC)將為那些在周末期間到CTC檢測,並且出現症狀的公眾提供遠程醫療諮詢,並在有需要時提供藥物。
所有檢測和諮詢費用將由政府承擔。公眾可以上網 go.gov.sg/ari-weekend-testing 預約檢測時間和遠程醫療諮詢服務。
另一方面,公眾也可以同衛生部批准的遠程醫療提供者聯繫,接受遠程諮詢和虛擬監督ART檢測過程。欲知遠程醫療提供者名單,可瀏覽 flu.gowhere.gov.sg。

若非緊急情況 公眾勿前往急診部門
為了緩和醫療壓力,衛生部呼籲僱主無需堅持要求確診冠病的員工,提供病假單或康復證明,只需提交抗原快速檢測(ART)結果的照片,或錄製檢測過程的視頻。此外,僱主也應該提醒症狀輕微或身體狀況良好的員工居家隔離和康復,而不是前往診所或醫院。
當局也籲請公眾,若非面對緊急情況,請勿急著前往醫院急診部門,以便將資源優先用於需要醫療護理的病人。如果他們在非緊急狀況下到急診部門,可能會被轉移緊急護理診所或基層診所作進一步評估。
至於那些在已完成疫苗接種,但未接種追加劑的情況下確診冠病的患者,冠病疫苗專家團建議,他們可以在感染後28天內接受追加劑,不必再等待三個月。
這意味著,大多數確診和康復者可以在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後的270天內,接種追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