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成了假消息轉播站,只因真假難辨、網絡知識不足

2021年08月20日   •   3萬次閱讀

(示意圖)

作者 侯佩瑜

螞蟻的家族WhatsApp群組裡面有20多個人,裡頭的姨媽姑姐三姑六婆,每天總會轉發好幾張長輩圖、好幾條預防冠病吃什麼好的信息、自愈病痛的種種秘方、有關健康飲食視頻。有些信息一看就知道是謠傳,但不傷大雅,但一些真的就是散布假消息,有可能會牴觸法律。

有職業病的紅螞蟻,起初也會找相關的闢謠消息來回復他們,他們也非常有禮貌和誠懇地回答:「原來如此,知道了,不再轉發了。」

然而,隔天他們似乎忘了「不應亂轉發信息」,相信也發,半信半疑也發,不信也照轉發不誤。

久而久之,群里的年輕人包括我,就總結說老人家就是講不聽的,覺得無能為力不想管了,任由他們繼續轉發。

以上的情節,蟻粉應該不陌生。

關於預防冠病的謠言。(紅螞蟻提供)

不過,紅螞蟻今天看到一篇名為《假新聞、騙局和極端主義觀點:我們應該關注年長的家庭成員在網上做什麼嗎?》的文章,更深入了解到年長者常轉發未經查證消息背後的原因,反省了自己,認為以後應該給予更多耐心教導長輩們如何辨認真假消息。 該文章列出了為何年長者愛轉發消息的原因:

相信傳統媒體的年長者更有可能相信假新聞,因為他們傾向於認為已公開的信息一定是真實的,殊不知別有用心的人為了博眼球、圖新鮮、相出位等個人原因傳播聳動假新聞;

一些老人家轉發信息並不是代表他們已經相信了,只是希望有人為他們核實。因為他們不像年輕人,懂得如何通過其他管道如谷歌或傳統媒體來確認消息的可信度;

在收到親朋好友的信息後,基於對他們的信任,不假思索就轉發出去;

年長者傾向「以防萬一」的心態,先發了再算,反正又不會出什麼大事;

已不在職場上的他們,社交圈子小,在洞察力和專業知識方面缺乏多樣性,因而對於假新聞辨別能力的不足;

年長者「半路出家」學習科技,就像學習一門外語一樣,尤其困難,對日新月異的科技一知半解。例如他們不懂得社交媒體會運用算法(algorithm),能透過你點擊哪個內容、對什麼點贊、搜尋的關鍵詞等了解你的習慣,除了把你的注意力販賣給廣告商、也不停地給你推薦「你喜歡」的相關內容,讓你掉入無底洞。又或者是不懂得要為網絡帳戶設置雙重密碼功能(2FA)等網絡衛生習慣,根據新加坡網絡安全局公布2020年網絡安全意識調查結果,55歲及以上的國人不懂得什麼是網絡釣魚(phishing)。

這讓我想起家中的母親,已經退休的她,社交圈子不大,這幾年成了「網癮少年」,朝九晚九都在網際網路上。

母親不時會告訴我,一些無根據的健康吃法、一些某家可疑網站的狹隘想法、一些防冠病的秘方等。所幸的是她不大會使用聊天軟體,沒有亂亂散播假消息。

但她常常瀏覽孩子被拐帶數十年後與家人重聚的感動視頻,於是網站也不停地推薦相關視頻,看完一個又一個的她,整天以淚洗臉,人也變得有點消極。她也知道這是網際網路背後運作所導致的,但依然深陷其中。

(示意圖)

長輩們學習使用網際網路本來就是「先天不足」,所以,對網際網路較了解的年輕人應當他們的「盲公竹」,耐心教導他們如何辨認真假消息。

或者可以學學文章里的莎拉,她發現父親常常關注激進化的網頁和新聞網站,還在面簿上發表仇外、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言論。她因此在父親的面簿上,也關注一些非激進化的網頁,讓面簿給他推送的新聞更加「平衡」一點。

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長輩的允許下,定期查看一下他們的瀏覽記錄,轉發的信息等,確保他們沒有墮入騙局,散播謠言牴觸法律。

小時候,長輩常告訴我們,不要隨意相信別人,如今輪到我們提醒他們,不要隨便點擊網際網路或手機上的連結,也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消息,更不要隨便和陌生人網聊。

而長輩們,收到一個信息時,首先不要轉發,更不要轉帳,而是詢問自己「你確定嗎?」,再向其他人查證消息的準確性。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037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