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明年薪資增幅將超越疫情前水平 但通膨降低實際收入

新元。(圖:iStock)
美世(Mercer)調查顯示,我國員工明年的薪資增幅預計將超越冠病疫情前水平,但逾一半公司對於將通貨膨脹納入加薪預算持觀望態度。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美世前天(15日)發布的總薪酬調查(Total Remuneration Survey)顯示,2023年員工薪資平均增長幅度將達3.75%,超越疫情前水平。去年的薪資平均增幅為3.65%,2019年則是3.60%。
這項調查共包括18個行業中逾1000家公司,其中包括高科技、零售和批發、房地產和酒店、服務業、銀行和金融等。
物流行業薪資增幅最高
在18個行業中,大多數行業預計的薪資增幅較高,其中物流行業的薪資增長幅度最大,達4.40%。銀行與金融和高科技行業的薪資增幅也分別達到4.27%和4.06%。
增幅最少的則為房地產行業,增幅達3.25%。
美世公司產品獎勵負責人Mansi Sabharwal說:「物流業在加薪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主要是因為在冠病疫情後,國際貿易流和供應鏈有所恢復,電子商務活動也加速增長,促進了運輸服務的需求。」
2023年總體的加薪預算預計將達工資總成本的5%,超過冠病疫情前4.7%的水平。
通貨膨脹影響實際工資
儘管兩年以來的薪水有所增加,但通貨膨脹導致實際工資成負增長。同時,公司對於將通貨膨脹納入加薪預算持觀望態度。
調查顯示,員工的實際工資今年將下降2.95%。與此同時,僅有22%的公司將通貨膨脹納入薪資增長的預算中,45%的公司並沒有計劃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由於明年的通貨膨脹預計有所下降,54%的公司對於將通貨膨脹納入加薪預算持觀望態度。
Mansi Sabharwal表示:「僱主對提高工資以適應通貨膨脹仍持謹慎態度,許多人正在轉向短暫的解決方案,如通過基準競爭來保持市場競爭力(70%),將重點放在整體獎勵(69%)和增加低收入員工工資(55%)。
除了通貨膨脹外,公司也正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到今年底,本地的自願離職比率預計將達15.2%,超越疫情前12%的水平。
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公司將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更高的升職數額,為擁有專業技能與存在離職風險的員工提供獎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