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去新加坡買房的別樣體驗

2019年04月07日   •   3萬次閱讀

文章來源於知乎,已經作者授權,為了轉述方便,故以第一人稱描述。

我下面說的房子是特指新加坡的組屋,英文叫HDB。面對國內房價連年上漲的情況下,被迫無奈轉投國外。不料柳暗花明,給大家分享下真實記錄。

這套房子的基本條件和我買的房子大致相同。

購房合同

房間布局圖

第一,都是110平米的使用面積。這裡不是建築面積,沒有公攤,沒有得房率,沒有把香港那套垃圾做法學過來。

第二,戶型都一樣,三個房間,兩個廁所,一個客廳,一個廚房,一個儲物間。

第三,它標的價格是38.8萬,我的賣家當時標的價格是39萬,最後還價還到36.5萬。最後算上稅費律師費中介費38萬不到。

這個價格我是很滿意的,不知道大家看了覺得怎樣。

我剛來,工資不高,我和老婆的收入加在一起也就6000新幣,給新加坡拖後腿了。安居樂業,安居在前,樂業在後,以後會一直堅持努力的。

幫大家簡單做個小學算術題。

假設按照國內的得房率80%來算,這套110平米的房子就等於國內買137.5平米的房子365000/137.5=2654.5新幣每平米。再乘以匯率,2654.5*4.81=12768.3人民幣每平米。

你們不信是嗎?我沒來之前我也不信。但是這是千真萬確的。

是新加坡太低了還是中國太高了?

這種鋼筋混凝土的東西到底應該值多少錢才算正常?

房價收入比多少才合適?

稅率比

這是新加坡的地鐵線路圖

新加坡地鐵線路圖

圖片里虛線的是正在建設,實線的是已經建好。這個圖不準確,藍線和黃線已經通車。

有人說你家位置偏,我說沒錯,我家不在市中心,我家靠近地鐵站就行了。800米的距離,步行8分鐘到,騎共享單車4分鐘到。

我們兩個人的工作地點都是中西部,每天公交地鐵很方便,半小時就到了。工作日兩點一線給我們節省了多少時間,周末偶爾去市中心逛街。我們房子不買西部的,難道買在最東部的機場嗎?

我在北京2010年念完大學然後工作,後來又去南京工作。所以,我在這兩個城市都租房住過。我來新加坡之後,有次突發奇想,我想知道以前我租的房子如果要買該多少錢呢?以前我只看房租,連這些房子的房價都不知道。上圖給大家欣賞一下。

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最後這個御道街小區的房子我住的最久,我是整租一年的。當我看到這個價格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這TM是個什麼東西?你TM是不是逗我?

這種1985年的老破小,比老子的歲數還要大,我住在裡面的時候經常擔心不要發生地震房子瞬間塌了把我活埋了。但是,說什麼都沒用,這種三十多年的磚頭就和茅台一樣,愛買不買,不買滾蛋,少逼逼。

同樣是花180萬左右的人民幣,等我把家具家電弄好,發點我家的圖片上來,和這套金燦燦黃登登的大(shi)咖(huo)對比一下。

南京工資....

大南京,這個平均工資對應這個房價真是擺的一米,依壁雕造……

沒見過不代表沒有,沒發生不代表不會發生。

論經濟發展,新加坡不算差,論人口流入,大批的人想進來。

它的房價走勢是什麼樣的?看圖。

新加坡房價

這才是一個商品正常的走勢。有漲有跌。只漲不跌的只有火箭,衝出地球才行。

我作為買家還算運氣好,比最高點低了將近13萬新幣(60多萬人民幣),四年的連續跌幅超過25%,我的賣家是七年前買的,他自己就告訴我這套房子賠錢了。但是他買了一手的新組屋,政府規定必須在拿到鑰匙半年內把這套房子賣掉。它不會管你賺錢賠錢,它只規定一家只許一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買的價格將來也許會更低,也許將來會漲起來,誰知道呢?這是我的家,漲跌都不是我關心的。我要在這個家發展我自己,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才是每個房子真正的價值,絕不應該淪為一個低買高賣的工具。

可能有人認為 :「中國的房價沒有泡沫,不是投機炒作,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房價漲是正常的。城市化還沒有推進結束,還有更多的人要進城買房,將來還會更高。紐約、倫敦、香港都貴,我們貴也是正常的。」等等類似的吧。

在我眼裡,這些話全是放屁。全是資本家的狗腿子替主人汪汪叫。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人均GDP接近6萬美元,地方小,人口多,按道理來說應該寸土寸金啊。為什麼我親身實踐買到了便宜的房子?因為新加坡把普通人和有錢人分開對待。家庭月收入在12000新幣以內的可以買政府建的便宜的組屋,而且只許買一套,這個資源是寶貴的,一個人只許拿你的一份,買到手五年之內不許賣。家庭月收入12000新幣以上的,你們是有錢人,對不起,這個寶貴的資源沒你們的份,去買公寓,價格四倍以上,稅也高。這叫什麼?這叫劫富濟貧!

很多人拿經濟適用房和組屋對比,你們考慮過幾個核心問題嗎?

第一,比例問題。新加坡是80%以上的人住組屋,這就是惠及絕大多數人的好事。國內經濟適用房的比例是多少?8%有嗎?一個大眾化的東西和一個小眾化的東西本來就沒有可比性了。

第二,購買門檻。這裡的門檻是家庭月收入在12000新幣之內,接近6萬人民幣,大多數新加坡家庭達不到這個數字,所以大家都有資格買。國內的門檻是多少?我想上知乎的大多數都超過當地的門檻吧,有等於沒有,想買也沒資格買。

第三,房子的位置,質量,戶型,面積,周邊配套。

有人高喊這些房子只給新加坡人買,不給外國人買。這不廢話嗎?

本國的福利當然應該給本國的公民啊。不給本國人反而給外國人,憑什麼啊?跪久了站不起來了是嗎?

還有人高喊,北京上海是全國中心,將來是全宇宙中心,有頂級學校,頂級醫院,頂級人才等等,京滬永遠漲。對不對我們先不談,那南京呢,成都呢,廈門呢,去年集體大漲的三四線城市呢,這些地方是不是也有這些頂級的配套?它們的房價是靠當地居民的收入撐起來的還是靠炒起來的?

好的不學去學香港,從土地招拍掛到公攤面積再到全面推向市場等等,開發商一哄而上。最後所有人都是給地產商打工,給銀行打工,給有多套房的新時代的地主打工。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新加坡好的例子放在前面不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牛奶寧願倒了也不能給人喝,房子寧願炸了也不能給人住。

我是學金融的,冷冰冰的經濟學道理我不是不懂。但是,如果一個社會是按照冷冰冰的經濟學來運行,這種社會不是我理想中的偉大復興。

全中國有多少套房子空置沒人住?全中國有多少人名下有好幾套房?

就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別的國家不發展嗎?

經濟發展和房價上漲劃等號是嗎?

就中國大城市人多,新加坡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人不多嗎?

所有為高房價找理由的都是藉口,你們說的所有理由新加坡全都有,但是新加坡就是房價低的多。請問怎麼解釋?是不是你們家房子用的都是LV牌的磚頭,香奈兒牌的水泥?

我的家鄉是江蘇省鎮江市,妥妥的三線城市,除了香醋有名,別的我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了。在2017年的漲價去庫存這麼牛逼的操作之下,已經有一部分樓盤的價格超過15000了。按我買房的價格來看,新加坡連國內三線都排不到,能排四線就不錯了,怪不得有人叫坡縣呢,還國際金融中心呢,丟人呀。

新加坡政府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它的建屋局卻把這句詩用中文掛在牆上,而且真的這麼去做了。

當年為了房子焦慮到經常睡不著,在國內面臨壓榨雙親,背負巨大債務,對未來充滿深深的憂慮,一度想過不再拖累相戀七年的女友。而後來到千里之外,終於有了一個家。站在這幅巨型牌匾下,看著這句熟悉的詩句,小時候學只是背誦考試,毫無感覺。二十年過去,聯想到我自己的遭遇,我這個「寒士」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我在哪?我應該在哪?從小學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哪?)有人說看到這張圖淚目了,其實當時我也淚目了,中國詩詞無數首,他們怎麼知道就選這一句的?泉下有知的老杜,您老要是知道了會不會也淚目?

安得廣廈千萬間

當房價裹挾著所有人一切向錢看的時候,地溝油也好,毒奶粉也好,社會上許多人的良知都會徹底扭曲。大家都要拚命賺錢去追趕房價,如果走正道太慢,那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去走歪門邪道,最後受害的是整個社會。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安居樂業,做不到安居樂業,和諧社會就只會存在於夢中而不會成為現實。

各位,中國是越來越強大了,不論我去哪這都是我驕傲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見賢思齊,從強大到偉大,路還很長。

我曾經疑惑新加坡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和香港一樣以賣地和炒房價來賺取巨額的利潤?這些政策的制定者,已經去世的李光耀自己說出了答案。這段話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談他的想法,這個選擇影響太大了,而且一旦做出選擇就沒有回頭路了。可以看出放棄這塊肥肉即使在執政黨內部也是面臨巨大的阻力,非鐵腕強人不可能做得到。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