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數據,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有超過154萬名外籍雇員,分別為:
①就業准證(20萬2400人)
②S准證(17萬6400人)
③工作準證(113萬8200人)
④其他證件(2萬8200人)

圖源:早報
但由於新加坡不常公布受僱非居民的收入中位數,我們只能拿2022年的數據作參照 :
①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持有者的月薪中位數:9200新元
②S准證月薪中位數:3200新元
③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內的工作準證(Work Permit)持有者,月薪中位數:1200新元。
ps. 2022年新加坡本地受僱居民人均月入中位數是3287新元。
由此可見,大部分外籍勞工(持工作準證)的收入,都低於本地居民。

圖源:Shutterstoock
2、多從事服務行業
2020,新加坡衛生部曾在一項報告中指出,本地有3萬2000名全職員工的月收入,即使算入就業入息補助和僱主公積金,仍然少於1300新元,這群人占本地勞動隊伍的1.7%。

圖源:亞洲周刊
他們之中以文員、清潔工、餐飲員工和商店推銷員居多;年齡在50歲及以上,或是打假期工的15歲至24歲青年,真實案例如下。
①某清潔工,扣除雇員公積金,再加上政府發放給低收入者的就業入息補助,實得月入約900新元。
②某工廠食堂,雞飯攤位助手的工作,扣除公積金後月入估計約1100新元。
③某風油製造廠員工,加上公積金和就業入息補助,月入大約1300新元。
不過,新加坡官員指出,月入低於1300新元的全職工作群體,大部分來自人均月入超過1300新元的家庭,他們並不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
3、住在這些地區
本地另一財經博客Seedly曾做了一份調查,列出了新加坡各個社區的家庭收入中位數:

圖源:seedly
其中,下面4個地方被認為是「新加坡最窮的地方」:
宏茂橋
紅山
芽籠
加冷
這四個區域家庭平均收入都比一般區域少了2000~3000新元。

圖源:當代雜誌
不過這些地方收入低,也有自己的原因,這些都是新加坡的老組屋區,或是獨立後建設的第一批新市鎮,大都歷史十分悠久,居民的年齡結構都是偏大的。
收入少的老人家占比高,平均收入自然就降低了。 當然,最近隨著政府對這些地區進行改善,可能這也慢慢會變成老黃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