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不少有意思的地鐵站,不少還是名家設計,得過不少獎。
7月27日和8月3日的Citywalk,集合地點在體育場地鐵站(Stadium),是我個人很喜歡的設計,也是2010年的年度設計大獎得主。

設計師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建築事務所WOHA。
地鐵站的設計和公共廣場的概念切合,地鐵站出口的空間十分闊綽,這不僅讓人感受到地鐵站的「雄偉」,更具有實際功能。

由於地鐵站毗鄰國家體育館,設計團隊必須考慮到附近大型建築的規模,以及容納從新加坡室內體育場和國家體育場舉辦的活動中湧出的人群的需要。

為了滿足地面人流的需求,車站設計了一個地面露天大廳和廣場,為人流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


站內被設計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銀色峽谷,具有戲劇張力,中央天窗創造了一個迷人的日光平台,人們出了地鐵,搭上自動扶梯,乘客由地下 2 層的站台緩緩上升至大廳,仿佛由地底升上天堂。
在大學裡教一門關於「設計思維」的課,這是目前新加坡政府推崇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WOHA的設計就完美體現了設計思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也經常帶團,帶大家走走新加坡的好設計。新加坡很小,但云集了海內外建築大師的作品。

立足本地的WOHA更是善於打造綠色大樓的建築師,他們的作品往往是向熱帶學習後所展示的智慧結晶。
Oasia酒店外的紅色鐵網搭配著壯盛的綠色植物,像是未來世界的擎天巨樹;Park Royal on Pickering酒店位於芳林公園對面,路過此地的人往往會被這家酒店的獨特造型所吸引。由室外延伸至室內的流線條裝飾,靈感也來自梯田。


在這裡,你已經分不清楚是建築承受著植物,還是植物慢慢蠶食了建築,融為一體。同樣漂亮的新加坡藝術中學、體育場地鐵站等都是WOHA的得意之作。


如果你想更了解WOHA,絕對不要錯過海軍部村莊,這個為解決新加坡人口老化而推出的組屋,試圖通過設計,比如安置各種無障礙的設置和社區公園,讓樂齡人士能多多運動,也配備了遊樂場、託兒所和開放式的廣場,都在促進各年齡層國人的交流,讓建築把人都牽在一起,為城市難題提出優質的解決方案,讓它獲得世界建築節的年度建築。

部分圖片取自Woha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