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70才退休,李顯龍為新加坡奮鬥的前半生

李顯龍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的退休發言引發了極大的轟動,當說到:「在成年後一生都奉獻給了新加坡」時,李顯龍總理幾近哽咽,台下的觀眾也非常有感觸。
這位71歲的老人真的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投入到了新加坡建設中:
11歲跟隨父親接觸政治事務
19歲入學劍橋
2年便獲得深藍格勒頭銜
2度抗癌成功
32歲成為國會議員
52歲成為新加坡總理
從政40年,帶領新加坡繁榮發展19年
李顯龍的前半生
李顯龍,1952年2月10日出生在新加坡的一個政治世家。他是李光耀的長子,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總理。
在李顯龍5歲時,他就開始學習母語爪夷文。他13歲那年,李光耀帶領新加坡獨立,這也成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的重要契機。

早在1963年,李顯龍就開始跟隨父親參與一些政治事務,展現出了出色的政治天賦。此外,他還是數學天才,畢業於劍橋大學,並在哈佛大學深造。
在劍橋留學期間,他得到了導師Béla Bollobás的高度讚譽,被譽為當時這位學者帶過的最具數學天賦的學生之一。
雖然李顯龍有著非常出色的數學天分,但他始終選擇了投身政治和軍事領域。在1979年,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期間他還學習了漢語、英語、馬來語以及俄語等多門語言。

李顯龍早年即展現了出色的領導才能和政治洞察力。他在劍橋大學期間,曾擔任劍橋聯合學生會主席,並在這一職位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福利和服務。這個經歷為他的日後在政治舞台上的領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顯龍在完成在美國的學業後,加入了新加坡的武裝部隊,並於1978年進入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學習。他在部隊中表現出色,升職很快,曾擔任過新加坡武裝部隊的參謀長兼聯合行動的策劃司長。
在1983年,一艘探油船的高塔勾住了聖淘沙高空纜車的電纜,導致兩個纜車車廂脫軌掉入海中,還有5個纜車車廂因為斷電而13名乘客被困在半空。
李顯龍總理擔任指揮救援的總指揮,並經過反覆研究後決定在晚上10:30齣動直升機進行空中救援。這一事件使他成為新加坡歷史上最年輕有為的准將之一。

在隨後的一年裡,李顯龍32歲時離開了他在軍隊待了5年的職位,進入政壇,並當選為國會議員,擔任新加坡國防部政務部長兼貿易與工業部政務部長。

作為李光耀開國總理的長子,李顯龍在政治生涯初期並不被看好,許多人認為他是憑藉家庭背景上位的,甚至有人指責他的家族有著世襲專政的嫌疑。
然而,事實證明李顯龍確實擁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他在政治領域的職業生涯非常出色。
1985年,一份《如何面對經濟大蕭條》報告,讓他贏得了人們的改觀,此後新加坡的經濟飛速發展也以其中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為參考。
自1986年起,他先後擔任了新加坡國防部政務部長、貿易與工業部長,於1987年進入內閣,並出任貿易與工業部部長和國防部第二部長。

在1990年,他升任為副總理,並在1998年成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隨後在2001年擔任新加坡財政部部長。
最終在2004年接替李光耀成為新加坡總理。
2004年,李顯龍當選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主席,隨後於同年8月就任新加坡總理。他成為新加坡歷史上第三位總理,也是最年輕的總理。

李顯龍的上任標誌著新加坡政治的新篇章的開始,他承襲了父親的政治理念,並提出了自己的發展藍圖。
作為總理,李顯龍提出了幾個重要的發展目標。首先,他致力於推動新加坡經濟的發展。他意識到新加坡面臨著全球化和經濟競爭的巨大挑戰,因此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舉措,確保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保持競爭力。他促進了創新和科技發展,並致力於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

其次,李顯龍注重提高社會福利,並推動社會公平。他意識到新加坡社會的種族和社會差異,因此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來縮小這些差距。他推動了公共住房計劃,確保人民有適當的住房條件。他還重視教育和醫療保健,並確保每個新加坡人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
此外,李顯龍還注重社區建設和國家安全。他意識到一個民族團結的社會和國家安全是新加坡長期穩定和繁榮的關鍵。因此,李顯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強社區凝聚力和國家安全。
他鼓勵建立鄰里理事會,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他還重視培養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公民意識,通過教育和培訓來加強社會凝聚力。

在國家安全方面,李顯龍重視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建立了強大的國防力量,確保新加坡的安全和穩定。他推動了軍事現代化和防務合作,加強了國家的自衛能力和戰略地位。他還致力於打擊恐怖主義和維護國家的網絡安全。
李顯龍在執政期間還面臨了一些挑戰和困難。例如,他面對的全球經濟不穩定和新加坡鄰國的競爭壓力。然而,他以智慧和勇氣應對這些挑戰,並採取了適當的措施來保護新加坡的利益。

總的來說,李顯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領導者,他的領導才能和政治智慧使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他致力於推動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社會公正和國家安全,為新加坡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成為一個現代化、繁榮和多元文化的國家。他的治理理念和政策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借鑑對象。他被尊重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國家建設者,他的生平事跡將永遠銘記在新加坡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