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子圖鑑:你努力拚搏的樣子真的很美

2018年06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最近很火的《北京女子圖鑑》

你看了嗎?

戚薇飾演的陳可

帶著夢想和慾望從十八線小城來到北京

用10年的時間

從一個北漂菜鳥成長為職場女王

每個在大城市拼搏的人

應該都在主角陳可的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人懷念曾經的單純

有人看到了奮鬥的自己

日本的姑娘有《東京女子圖鑑》

上海的姑娘有《上海女子圖鑑》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新加坡女子圖鑑

多少年前

當我們踏上新加坡這片土地的時候

可能從來沒想過

自己到底會在這裡堅持多久

新加坡國土不大、房租卻很高

打車很貴、買車更貴

這裡的競爭很激烈

我們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

更要面對身份的限制

然而來了的人很少有過懷疑

就這麼赤手空拳地來了

會不會灰頭土臉地回去?

舒心的房子百年一遇,奇葩的房東遍地都是

初來乍到

我們最先要解決是住宿問題

這裡有放假低廉的彩色HDB

也有自帶泳池健身房的高級Condo

然而環境好的房子確實不少

奇葩的房東卻是更加遍地可見

不能煮或者只能小煮那都是小事

如果跟本地房東住在一起

還會限制洗衣次數

一周只能洗一次衣服

晾在外面24小時之內要收回

包水電的會限制用冷氣時間

有些一天只給開8h

真心忍不了了想退租換房?

抱歉,押金基本不可能全部要回

窗簾清洗費、房間打掃費

最要命的是本來就舊兮兮的桌椅如果多幾條劃痕

可能也要多收幾百新賠款

然而換一家也未必就能比上一家強

每次拖著厚重的行李搬家時

內心就特別渴望安定

租房的最高級別享受

大概就是和玩得來的朋友同學合租一整套了

能有一瓦屋頭、一個溫馨的家是多麼叫人羨慕

雖然吃不飽,但種類多到一個月不重樣

民以食為天

出國前父母一直擔心

遠赴異國他鄉的我們是否會吃不慣當地的食物

來了後的第一次視頻

我就敢理直氣壯的告訴家裡

新加坡的伙食吃的超慣!

作為東南亞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這裡彙集了周遭國家的各種美食

西餐、日本餐、韓國餐、印尼餐、越南餐、印度餐

還有南洋風的娘惹菜

中餐就更厲害了

川菜、湘菜、粵菜等各色菜系應有盡有

烤魚擼串小龍蝦,火鍋干鍋麻辣燙

錢包富足的可以頓頓米其林

預算緊張的走幾步就能有一個美食巴剎

雖然分量少、但種類著實多

但是唯一懵逼的就是

為什麼吃宵夜=吃榴槤呢?

英式英語、美式英語,都不如Singlish來的優秀

123念彎,嘟,Tree

「How much ah?」,「Tree 刀叻 lah」

每次去巴剎點餐

手藝嫻熟的店主們都有一套一套的問句

呲(吃)的包的?(堂食還是打包)

冰的騷(燒)的?(熱飲還是冷飲)

還有各種句尾加lah的用法

簡直包治百病

Can lah,Buy lah,Ok lah…

對於Slinglish

每個來新加坡的外國人一開始都極度不適應

但不管你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

還是字正腔圓的英式腔調

久而久之,基本都會被帶跑偏

自動get到一口塑料英語(攤手)

為什麼同學們的Presentation都這麼溜?

大部分國人來新加坡的目的基本就是做工和念書

念書中又不乏很多小留學生

研究生、本科、高中來的都很常見

Poly、小學的也是不少

大概受制於國內的語言環境和啞巴英語

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對Presentation都有一種打心底里的抗拒

為什麼自己努力寫稿、認真背誦、反覆練習

仍然比不上本地學生一上台就能即興發揮、滔滔不絕的功力?

然而中國學生不能說最聰明

卻一定是最勤勞的那一個

我們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夯實基礎越發充滿感恩

從全班最吃力的學生

變成門門拿A的Honours degree

我們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咖啡

熬了多少個夜

那些日後看來

連自己都會被感動的日子

以後的你、一定會感謝那時奮發向上的自己

本地身份真的很牛逼嗎?

是的,牛逼,超牛逼

至少在求職的時候

本地身份簡直像一道紫外線殺菌

將所有無本地身份的求職者統統關在門外

不管是英語流利的優等生

還是高學歷的Master或PhD

走出校園面臨職場的時候

在網申時碰到The Pink & The Blue的問題早已司空見慣

最具殺傷力的是PR and Citizen Only

明明我們足夠優秀

僱主卻仍然會選擇學歷更低、經驗更少的本地人

站在政府角度、保護本國人的措施無可厚非

然而我們絕對不會被客觀境況打倒

這家不行、換一家

這次不行、繼續努力

總有一天

我們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職場不相信柔弱,更不相信眼淚

《北京女子圖鑑》的女主角陳可

從一位稚嫩的畢業生

慢慢闖到高級經理並創業

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心酸

而每一位在新加坡打拚的職場姑娘

也從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輕輕鬆鬆的

職場就是戰場

沒有人會因為你沒經驗而包容你

所有的錯誤都要靠自己去一路摸索

作為全球加班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人的法定周工作時長標準是44小時

而一般人幾乎都會超過

這裡的上班高峰是8-10am

下班高峰同樣是8-10pm

CBD凌晨12點下班打車需要排隊

不少工作在招聘時就寫好要求一周工作5天半或6天

這是一個把加班當文化的國度

每一個看上去風光的職場人

都有背後你看不到的努力

然而誰說女子不如人?

任何一個企業是以盈利而存活的

老闆看中的是你能為公司產出多大的價值

而不是其它云云

職場不會因為你是女子而降低要求

反而會因為柔弱靠不住不重視你看輕你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幹活,多學習,多請教

千萬別覺得自己是女孩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一有困難就被擊潰

科比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

不少在此打拚的姑娘也都見過凌晨的新加坡

比起以逸待勞或者不勞而獲

工作反而是最為公平的競爭

因為我們相信只要願意努力

總會有所收穫

「我養你」或許很浪漫,但「我靠我自己」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

工作趨於穩定

家人們都開始催婚催生

然而姑娘

我希望你能記住

不要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勸說而影響對婚姻的選擇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時長聽說哪個中國姑娘

因為嫁給了本地男生而直接獲得身份

不少本地男生遇見中國女生

往往也會不自覺地戴上有色眼鏡

如果中國女生交往了新加坡男友

「因為愛情」的原因更是容易被描述成「為了身份」

然而令人慶幸的是

我們身邊大多數女生聽到這些話題時

很少有羨慕的神情

因為我們清楚

結婚,是因為看準了這個人

要和他共度餘生

而不是看上了他的那一紙身份

身份確實很重要

這是一條捷徑

但卻未必是最佳選擇

前有《我的前半生》中被老公拋棄的羅子君

後有為了著名畫家黃嘉偉辭職最後被出軌的網易畫手鄒筠

「我養你」或許很浪漫

但「我靠我自己」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老朋友一個個離開,我想擁有更多交心的朋友

有一個情節是陳可換季重感冒

一個人去醫院掛點滴

拿著吊瓶解不開褲子

求助陌生阿姨

說著說著就哭了

回家收拾東西搬家

摔倒在地上

索性就哭起來

一個人在大城市闖蕩

必須學會把孤獨往肚子裡咽

無數像陳可一樣

從小城鎮走向大城市的女孩子們

都曾經歷過內心的掙扎選擇

向左走是安穩隨便的一生

向右走是到大城市艱難地站穩腳跟

然後一步步實現獨立自由的生活

時間一點點流逝

不少人一轉身才發現

自己已經把最美的青春都留在了新加坡

身邊的朋友相繼結婚生子

PR的要求卡的越來越嚴

身份的差別待遇越來越大

慢慢開始有人撐不下去離開

有的回國有了更好的發展

有的去了歐美澳等國家繼續向上爬

朋友換了一波又一波

呼朋喚友的日子不再

我們終於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上班、下班

一個人吃飯、逛街

一個人看電影、去醫院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