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電視演出捐款之外,很多人也紛紛排隊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捐款。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文告表示,已經接待新加坡各界捐款民眾達4萬人次!截止到當年6月份,總捐款額已經達到了9113萬人民幣!
無論種族不分國籍,在這起天災面前,遠在東南亞的新加坡人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除了捐錢之外,新加坡各界捐出的物資,更是不計其數,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等到災害現場被清理得差不多時,又有人開始捐款,為災區建設7所學校......

新加坡對汶川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貢獻出了相當大的力量。
2010年玉樹地震 新加坡再一次被發動起來
2010年,青海玉樹地區遭遇了一次強烈的7.1級地震,造成嚴重災情。
事發後,據中國媒體報道,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捐款2000萬元人民幣用於賑災需要。
中新天津生態城合資公司(SSTEC),也為災區捐款人民幣150萬人民幣。此外,合資公司全體員工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奉獻自己的愛心,共捐贈愛心款兩萬元人民幣。

圖源:SSTEC
2020年新冠疫情 新加坡捐出了很多物資
來到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爆發,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的不久,2020年2月8日,新加坡政府在樟宜機場舉行了援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用物資交接儀式。
新加坡外交部通過時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向中國捐贈了包括檢測試劑盒、抗病毒藥物、橡膠手套等在內的首批援助物資。

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此外,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還在2月16日的公告中表示,為了幫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將向中國提供能夠進行20000個病毒測試的檢測試劑盒。
同年2月19日,時任新加坡駐華大使的呂德耀就在北京,向中方移交了第二批物資,包括超過2000公斤的醫療裝備,例如:護目鏡、N95口罩、醫療洗手液等。

圖源:Todayonline
要知道,那會新加坡本地已經出現了新冠病例,防疫物資也不算太多,但新加坡還是力所能及地捐獻出部分物資~
除了捐獻物資以外,新加坡本地還進行了籌款活動。
新加坡紅十字會自那一年的2月4日起,就開始發動捐款捐物。新加坡政府帶頭捐贈,撥款100萬元新幣(約502萬元人民幣)作為種子基金,支持新加坡紅十字會的義舉。
截至2月19日,新加坡紅十字會共籌得超過600萬元新幣(約3014萬元人民幣),其中約230萬元新幣(約1155萬元人民幣)將用於為湖北的醫護人員購買防護裝備。

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為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也於2020年2月5日發起捐款活動。
短短四天內,他們便收到來自56個董事成員,共110萬元新幣 (約552萬元人民幣)的第一階段善款。

時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出席籌集善款移交儀式,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除了新加坡政府層面提供的援助外,新加坡不少民間機構和企業也有自己的動作。
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及華僑們緊急籌集了1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空運至福建,捐贈給當地政府馳援疫情防治工作。

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團通過「金龍魚公益慈善基金會」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款項和物資,其中2000萬元為現金,1000萬元為救援物資,支持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
凱德集團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設立【為明天·為健康】公益基金,用於武漢及周邊地區的疫情防控以及後續中國醫療健康公益事業。
韋立國際通過中國湖北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用於湖北省武漢市及周邊疫情較嚴重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洪小勇大使接受捐贈並會見三家企業代表,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新加坡海南會在官網上籌資捐贈支持海南省防控工作,不少人紛紛捐款以表支持。

當然,在新加坡疫情逐漸嚴重時,中國政府和中國紅十字會同樣新加坡捐贈了不少抗疫物資。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向新加坡外籍勞工中心捐贈價值50萬元人民幣的生活物資,用於幫助解決疫情隔離期間外籍勞工的生活需求。

圖源:重慶市政府網
在新冠疫情期間,新中兩國通力合作共同面對。
在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前夕,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
新中的交流與合作一直保持著強勁勢頭。兩國領導人經常通電話保持聯繫,兩國政府不但相互交流抗疫經驗,也為彼此提供醫療器材等物資,可謂「患難見真情」。

中國媒體也有類似新聞報道
有人說,新加坡是個節奏快的「冷漠城市」。可是,事實證明,新加坡和新加坡人一直都很熱心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