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V女不胖


披星戴月走過的路,最終將會繁花遍地
搬來新加坡已經4個月了,至今還時不時地會回味曾經在職場拼殺的日子,也依舊在努力讓自己適應全職媽媽的新身份。
或許會有人不理解我為什麼做這樣一個選擇,離開上海舉家搬遷到新加坡。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我這麼決定吧,也希望可以給到類似處境的媽媽們一些參考(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

關於我和隊友
我倆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小到大學習和工作都沒離開過上海(除了隊友後來被長期外派新加坡,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家庭變動)。
因為我倆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後面還有後浪追趕,一不小心就會被職場淘汰的年齡,為了保持持續的職場競爭力,我又在國內top 3進修了MBA,今年夏天已畢業,隊友現在NUS MBA在讀。

關於我們的工作
我之前在外企工作,屬於自雞型性格,比較認可生命不止,奮鬥不息,所以發展還算可以,一直在上升通道中。
隊友的平台比我更國際化一些,之前因為工作關係一直來新加坡,後來甚至直接將駐地改為了新加坡。但他的性格更偏鹹魚型,追求輕鬆生活和享受,所處的公司環境也的確比較適應他。 在家庭內部,我倆屬於我主外他主內的分工。
關於孩子和教育
非典型性二胎家庭,最悲催的兩個男娃組合,都處在幼兒園階段,哥哥還有一年讀小學,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那麼早來新加坡,就是希望在他讀小學之前能先適應這裡的文化和教育,未來可以融入的快一些。
說實話,以我們的條件,在上海也可以給孩子尚可的生活和教育,舉家搬遷到坡,其實之前真的完全不在我們的計劃里。
但我和隊友大概都是喜歡折騰的性格,所以兜兜轉轉花了好多時間精力,還是選擇來了新加坡,人生就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life-changing point……

和新加坡的緣起
7、8年前隊友從銀行辭職後,換了一個國際諮詢公司,這家公司在國內並沒有被本地化,相反,隊友的工作是面向東南亞的,因此進公司的開始幾年,幾乎都以出差的形式在新加坡度過,這也是隊友第一次對新加坡有了深刻的認識,也萌生了想要移民的想法。

第一次搬遷到新加坡
機緣巧合下,隊友得知在坡有個open的職位,竟然沒跟我商量就跟老闆提了申請,事後才告訴了我。 當時的我們已經將生娃提上了日程,老大出生後隊友的申請也被批准了,於是在娃五個月大的時候,隊友被正式派駐到新加坡,而我當時因為剛換了工作,孩子又小,擔心無力一個人照顧娃,所以一直不願意跟隊友一起到坡,就開始了兩人異地的生活。
當時的我覺得自己在國內的發展態勢很好,不願意放棄,而且要搬到新加坡也算是離開我的舒適圈,內心多少有些恐懼和抗拒。
但這樣分隔兩地總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隊友軟磨硬泡之下,我答應他會帶娃一起搬到新加坡,同時考了GMAT打算申請NUS的MBA,卻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隊友做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選擇——他,辭職回國了!

不得不說,隊友一個人在異鄉的工作和生活,其實是很孤單的,一方面要忍受對剛出生的寶寶的思念,另一方面職場上又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我不在他身邊沒有辦法及時開解他。
他也感知到我對於帶著孩子搬來新加坡的態度是不情不願,於是心結越來越大,最終選擇了放棄,回到了國內。
隊友辛苦了
其實在我們異地的這段時間裡,隊友也挺辛苦,為了解相思之苦,他每兩周周末要趕回國一次,周五下班趕晚上的飛機,周六一早到家,待上一天周日下午又要飛回來了……
新加坡到上海的飛機單程就要5小時,再加上往來機場的時間,所以隊友這樣飛來飛去真的很辛苦,而且還是自費,就是為了周末趕回來看看我和孩子。
雖然為了工作調動這件事弄得我很不開心,感覺自己沒有被重視,但我也看到了他的付出,畢竟他也在努力的維繫著感情。雖然很多事情,都是因為他不成熟的決定造成的。
原來以為,我們的生活
隨著隊友的回國就會恢復正常
但人生哪能是一帆風順的,沒過多久,新的意外又發生了。我們家小老二,在讓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來了…
懷上老二的時候我剛考上MBA,中間很多糾結的過程略去不表,總之最後還是生下了這個老天賜給我的小寶貝,然而這個時候,隊友的「賊心」又起來了…

第二次申請到新加坡
是的,隊友又申請再次派駐新加坡了,說實話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有臉跟老闆開這個口的。當然,這一次,他在申請之前是很認真嚴肅的徵詢過我的意見的,並沒有像上次一樣先斬後奏。
而對於我來說,內心依舊有許多的掙扎與糾結,但這一次的申請,我最終同意了。因為隨著老大的入學,我漸漸感受到了國內對於孩子教育的壓力,也感受到了社會對於「不成功」的包容度很低。

我是個很佛系的媽媽,並不希望我的孩子從小就要背負如此沉重的壓力而失去了快樂的童年,特別是有了兩個孩子以後,我更希望他們可以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做自在快樂的自己。所以這一次當隊友問我意見的時候,我表示為了兩個孩子,可以考慮移民。
但對我個人而言,要出國就意味著要放棄的東西太多了。
我的工作正在快速上升通道中,而且又剛剛開始讀MBA,絕不可能半途而廢,所以我跟隊友約定,要搬到新加坡可以,但前提是,他在坡能找到負擔得起我們一家的開銷的工作,同時必須要等到我MBA畢業。就算我未來到了新加坡要做個全職主婦從頭開始找工作,我也必須帶著更高的學歷來,不然以一個外國人又只是本科學歷的話,在新加坡根本談不上發展可言。
這一次,隊友同意了。於是在我讀MBA的這三年里,我們過得還算順當,我在國內一邊讀書一邊發展,隊友的工作相對清閒,幫我照顧了很大一部分家裡的瑣事,對此,我深表感激。

今年夏天,我順利從學校畢業了。跟朋友們說起要搬來新加坡的事兒,朋友們都覺得十分惋惜。照理來說MBA畢業正是升職跳槽的好時機,我卻偏偏跟著隊友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做一個沒收入的家庭主婦。甚至有朋友開我玩笑,說按我這樣的性格,在家根本呆不了幾個月就要自己找活乾了。
我在離職前差一步就到了自己的職業目標,說不可惜肯定是騙人的,說一百個願意肯定也是騙人的。自己的前途,我難道會不在意嗎?
我也有千萬般個不甘和遺憾,但我除了是我自己,我也是隊友的妻子、孩子的母親,我要考慮個人發展,我也得考慮整個家庭。

這個時候,我更多在意的是整個家庭的利益最大化。搬來新加坡對孩子們的教育有好處嗎?對隊友的工作發展有好處嗎?有的話,那不妨就放手試試。
我在國內的發展離不開隊友在背後對家庭默默的付出,這次也換我來支持他一下吧~
至於我自己,只要我有足夠能力和自信,在新加坡也能找到好的工作不是嗎?大不了不成功,我還可以回國內繼續發展,最多就是走幾年彎路,當是給自己放個長假罷了。
就這樣,5月的時候,隊友一個人先行來到了新加坡安排NUS入學和工作入職的事兒,我在7月份國內畢業後,一個人拖著兩個娃坐上了飛往新加坡的飛機。
在這之前,我來坡很多次已經相當熟悉了,但這一次在飛機上,真的生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悲壯感:一方面是為自己半路斷送的職業生涯而惋惜,一方面也為自己將來面臨的獨立帶娃生活感到隱隱的擔憂。

經過隊友來來回回的折騰,五年多最終的結果是新加坡中國新加坡,過程當中還多了一個娃,從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四口,這過程中,隊友在成長,我也在改變。
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隊友太自私,不考慮我。的確在這件事情上,隊友的幾次決定都顯得不夠成熟考慮不周全,甚至我也說過他自私。為了這件事情我和他爭執過很多次,到後期只要提起這個話題就是不歡而散,因為我倆都屬於比較固執的人,誰都不願意讓步。
有段時期,「新加坡」「移民」這類的詞真的在我們之間屬於敏感詞,聊也聊不出個結果,他有他的嚮往,我有我的顧慮。最後全家搬過來的決定,是我和隊友都認可之後一起做的,不存在他來了我就必須跟著來這樣的情況。

那為啥這樣的人還要跟他做隊友呢?
其實撇去這件事兒不說,隊友對我和孩子們還是沒話說的,不然我也不至於自己給自己找難受。
我們家的情況或許跟很多家庭都不一樣,我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經濟上都比隊友更獨立,所以我一直跟隊友開玩笑說我們家是反過來的男女角色,我更成熟獨立,而他則更像是被照顧被寵壞的妻子。
每一個人都是立體的,具有多面性的,一件事情無法代表整個人。婚姻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斷,當中除了你儂我儂的甜蜜時刻,也會充滿需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的心塞瞬間。
婚姻中沒有人是完美的,而我們只要在這過程中,始終保持初心不變,願意朝著對方的方向奔去,或許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可能若干年以後,我會後悔此刻我做的決定和犧牲,但至少現在,在一切尚未有定論之前,就讓我們努力朝著更好的目標,先去用力地生活和愛吧!
作者:V女不胖,從申城到獅城的二胎媽媽,資深打工人,半路working-mum,新手全職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