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在新加坡亞洲科技會展峰會上探討如何利用數碼經濟實現各國的可持續增長。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同日在峰會上宣布,新加坡將推出升級版的國家量子安全網絡。新加坡政府對數碼科技的發展給予很高的重視,因為數碼經濟領域能幫助新加坡克服小國發展的局限性,對於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新港加密貨幣領域競爭百花齊放
在香港宣布允許散戶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後,吸引到不少企業前往當地設立辦事處及申請執照。目前,新加坡也陸續有好幾家加密貨幣公司獲得正式執照及原則上批准,能在本地提供數碼付款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簡稱DPT)服務。
區塊鏈行業在新加坡的發展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同時結合的模式:大量區塊鏈企業來到新加坡,包括資管機構、家族辦公室等,加密社區發生了指數級的增長;新加坡政府在監管方面極具創新性,高校也獲得大量撥款和資金支持。專家認為,新加坡短期內或會面對與香港的競爭,中長期而言,本地市場對機構投資者和東協投資者仍具吸引力。
全球支付公司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和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公司Crypto.com,也在本月獲得金管局發出的主要付款機構執照,能夠讓公司向新加坡客戶提供數碼付款代幣(DPT)服務。

建設量子安全網絡,抵禦網絡安全威脅
在推進數碼經濟發展的同時,新加坡也必須加強對風險的管控。新加坡金管局去年年初開始限制在公共場所推銷和宣傳加密貨幣服務。最近,新加坡推出升級版的國家量子安全網絡,這是東南亞首個量子安全網絡基礎設施,旨在幫助企業借力量子安全科技發展,進一步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抵禦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

在推進數碼經濟發展的同時,新加坡也必須加強對風險的管控。新加坡金管局去年年初開始限制在公共場所推銷和宣傳加密貨幣服務。最近,新加坡推出升級版的國家量子安全網絡,這是東南亞首個量子安全網絡基礎設施,旨在幫助企業借力量子安全科技發展,進一步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抵禦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
對央行數碼貨幣仍需辯證思考
中央銀行發行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CBDC),或許會讓金融系統朝向全面數碼化發展。CBDC是貨幣基礎(Monetary Base,簡稱MB或M0)的數碼形式,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雖然新加坡在疫情前是亞太地區最早開始試點CBDC的市場,但CBDC何時能在亞洲廣泛發行和採用仍不明確。新加坡當前通過加密資產解決的主要是跨境支付問題,而非零售支付。因此,政府關注的對象並非面對公眾的零售CBDC,而是面向金融機構的批發CBDC。

加密資產具備區塊鏈、加密、智能合約和代幣化等特徵,批發CBDC正好能解決跨境支付中存在的許多技術問題,讓央行減少對中介機構的依賴,直接進行跨境交易。推動CBDC試點的因素很多,比如可降低結算風險、提高流動性和付款效率等。不過,落實CBDC也面臨不少挑戰,包括隱私問題、如何防止洗黑錢及恐怖主義融資、選擇合適的CBDC設計和營運模式等。

當前零售CBDC存在著銀行去中介化和隱私風險,加上許多國家現有的電子支付系統已提供跟零售CBDC相當的便利,所以在現階段,發展零售CBDC的優先程度較低。報告指出,各地央行在準備發行CBDC時,還有兩方面應全面評估,包括更新現有法律框架,以及是否有足夠數據可分析CBDC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各地央行需思考並解決CBDC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會產生的潛在風險。
數碼科技時代是新加坡面臨的全新挑戰和機遇,新加坡或許有望藉助數碼經濟,進一步強化本身的韌性。當前加密資產仍有潛在風險,例如加密算法仍可能被破解,智能合約出現問題時的法律糾紛至今也未有妥善解決機制。在利用數碼科技的同時也要注意潛在風險,合理利用科技,在今後更加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繼續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