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小得不起眼的國家,經歷過被英國殖民,被日本占領,想抱印尼大腿卻被踢開,最後絕地求生憑藉老天賞臉和自身努力,成功逆襲成為了亞洲最強綜合經濟體。
新加坡,也被稱作坡縣,其實還沒有我老家縣城大!只有700多平方公里!
但是就是這麼個小得不起眼的國家,創造的GDP總計3080.5億美元,人均GDP56319美元。
同一時期,中國人均GDP只有47,005元,參考一下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也就是說我們的人均GDP不及新加坡的1/6。
看著新加坡的美景,你或許不知道曾經的新加坡有過多麼不堪的歷史!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上,你只想抱怨新加坡為什麼執行如此嚴苛的法律,你卻不知道曾經的新加坡有多亂!而嚴苛的法律保證了新加坡的花園城市的市容市貌。
曾經的新加坡,想要抱住印度尼西亞的大腿,結果因為華人比例超過70%,被印度尼西亞殘忍踢出了群聊。
你以為新加坡都是華人,但是也別高興得太早,不要想著他們和我們同根同源,就立馬好感度暴增!因為新加坡其實只是個想要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國家罷了!
我一個學生,8月就要去南洋理工大學了,希望他未來4年,學業有成,前程似錦。
今日開篇新加坡,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個不容忽視的彈丸之地!在疫情結束後,大家有機會還是可以去看看新加坡的!建議一定看到最後。

第一、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被稱作花園城市,也被稱作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比成都的雙流區還小的島國, 土地面積718.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地理位置上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
正是由於新加坡的這個特殊地理位置,讓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這個地理位置真可謂是老天賞飯吃,讓新加坡賺地盆滿缽滿。
同時也由於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成為歐,亞,太平洋上最重要的中轉地。
新加坡由於經濟發達,但是資源匱乏,特別是土地資源的匱乏,讓新加坡想到一個好主意:填海造陸。
新加坡現在的很多土地,都是由後續填海工程人工造出來的新陸地,據相關數據統計,新加坡填海造陸的面積,大約有100平方公里左右。
新加坡的這個土地大小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自己所在的縣市,甚至可能是某個區,比如新加坡就沒有成都的雙流區大。
到新加坡旅遊真的只需一日游就夠了,這絕對不是誇張,就是事實。
所以新加坡其實是一個小而美的花園城市型的國家,而矗立在新加坡河口的魚尾獅像就是新加坡的地標,也是新加坡人的精神信仰,是很多到了新加坡的人必須打卡的地點之一!
新加坡為什麼叫獅城呢?

第二、新加坡名字的來源
新加坡「獅城」的這個稱謂其實還有一段歷史淵源。
故事我們不知真假,說的是公元14世紀,蘇門答臘的一位王子乘船前往小島環遊。
突然很驚奇地看見岸邊有一頭怪獸,此時當地人告訴王子那是一頭獅子。
王子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雖然我也不知道兆頭是啥意思),反正王子覺得這片土地貴氣,於是想要把這一塊地方建設起來。
新加坡的英文Singapore在梵語中就是「獅城」的諧音。
不管傳聞是真是假,我們都說名字不能起太大,不過新加坡人接受這樣一個名字,在這樣一個小地方起一個威武雄健的名字,看得出來當地人也是有雄心壯志的。
後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直接成為了亞洲地區的尖子生,也可以看出新加坡人的精神信仰!

第三、新加坡國家標誌:國旗,國都,地標
新加坡的國旗又稱為新月旗。
新月旗有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其長和寬比例為3:2。
在旗幟左上角有一彎白色的星月,同時還有5顆五角星。
旗幟上方的紅色代表平等與友誼,下方的白色象徵純潔與美德。
新月則代表了新加坡是一個新取得獨立的國家,5顆星星表示的新加坡國民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
大家可能會好奇新加坡這麼小會有首都嗎?其實新加坡確實是沒有設置首都的,不過整個城市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自己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三盾道是新加坡金融區的主要道路,旁邊的吉寶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加坡河從新加坡市區流過,是新加坡經濟最先發展起來的地方,現在也依然是新加坡最繁榮的地帶。
魚尾獅雕像,就在新加坡河口處,靜靜看著新加坡的日新月異。

第四、新加坡經濟
新加坡這麼小一個國家,李光耀深知自身缺陷,新加坡沒有腹地,國小,資源也少,什麼都需要進口,當時的國民素質也不高,經歷過戰爭後百廢待興。
在1963年-1965年之間,新加坡加入印尼聯邦,誰知最後卻因為新加坡華人太多,被印尼狠心踢了出去!
李光耀面對困境中的新加坡含淚痛哭!
誰也沒想到,這樣的困境成了新加坡的轉運符!絕地求生,才可以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這句話用來形容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非常契合!
李光耀在新加坡執行全亞洲最嚴苛的法律,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地理優勢,做好美國和日本的商業連結,新加坡的經濟開始在亞洲展露頭角,最終成為「亞洲四小龍」,常年身居亞洲經濟體綜合排名第一的位置!
新加坡的經濟屬於外貿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國,日本,歐洲和周邊的市場,外貿總額占到了 GDP的4倍。
在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報告中,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同時在新加坡打造花園城市,也是為了吸引全世界的遊客。
新加坡的旅遊業占到了總的GDP比重3%以上,所以旅遊業也是新加坡增加外匯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來新加坡旅遊的人大部分來自東協,中國澳洲和印度日本。
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多看看自己有的,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是不是對我們也有一定指導意義呢?

第五、新加坡華人
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人口大約為547萬,其中334萬屬於新加坡公民,還有53萬永久居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PR,也就是永久居民。
大家到了新加坡,覺得新加坡到處是華人,有種沒出國的錯覺是吧?
你的感覺是對的!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高達70%!
新加坡人主要以四大族群來區分,第1類是華人占人口的73.4%,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7%,還有歐亞一和混血3.4%
新加坡人大部分都是100多年來從歐亞地區移遷而來的移民以及移民的後代組成的。
來到新加坡的華人主要來自中國南方的省份,比如福建,廣東和海南,其中四成是閩南人,其次華人來自潮汕,廣府,莆田,海南,福州,客家。
新加坡華人多,所以很多風俗習慣還保留著華人的習慣,比如每年的農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是春節。
不過由於新加坡華人不能自行教授後代漢語,華人後代中漢語能力其實是一直在下降的。

第六、新加坡的語言
由於新加坡國內有多個民族,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造成了新加坡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國家。
讓人意外的是,新加坡擁有4種被官方認可的語言: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
雖然華人眾多,不過新加坡為了擺脫華人對新加坡政壇的影響,明確規定了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同時很多文件則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流通語以及學校的教學用語。
前面和大家說了,新加坡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的省份,所以華裔方言眾多,潮汕話,客家話,福建話到處飛。
很多新加坡年齡超過35歲以上的華人,都會好幾種漢語的方言,比如說閩南語,潮汕話,廣府話,客家話,福州話,莆田話,海南話。
所以某天你去了新加坡,或許會在當地的電視頻道聽到有6種方言的新聞播報,不要吃驚!
這是新加坡為了照顧那些聽不懂普通話的年長者,為了能讓他們知曉國家大事或者是新聞,而特意做出來的方言新聞報道。
新加坡其實有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和我們一模一樣的簡體漢字,不過在新加坡的公函和商務往來中,新加坡還是認可英語為主要的流通文字。
隨著中國的日漸強大,新加坡才又加強了漢語的學習,其中用意,大家自行理解!

第七、新加坡的交通
新加坡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轉口港,也是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如此小的一個城市型國家竟然擁有8個機場。不過這8個機場中,6個是軍事用途的機場。
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和士里達機場是國際民航機場,其中樟宜機場就為新加坡創造了4萬個就業機會。
時至2015年,這個機場還連續三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樟宜機場還獲得過最佳休閒設施機場。
新加坡境內有公交,地鐵,輕軌,巴士,計程車。交通以地鐵和巴士為主,同時輕軌和的士為輔。
看新加坡那麼小,但是新加坡的巴士線路超過310條,有將近4000輛巴士
同時新加坡的公交系統實行劃一票價,只要持有新加坡的智慧卡,就可以在所有的公交系統上使用,同時還可以享受乘車優惠。
不得不說,新加坡的交通是非常便捷的。

第八、新加坡的大學
新加坡境內6所被我國認可的本科學歷大學,其中2所可以算是世界頂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在QS世界排位上屬於亞洲第一和亞洲第二的大學,排位在11,12位,同時還有新加坡管理大學是亞洲財經類大學排名第一的大學。
大家可能會好奇,新加坡這麼個彈丸之地,能有2所大學上榜10幾位,那我們的清華北大的排名大概在什麼位置呢?
其實清華北大排名17,18位!中國的大學參加世界大學排名是很吃虧的。
規則是別人的,所有的大學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第九、新加坡美食
雞肉沙爹
是新加坡著名的馬來美食。雞肉串通經過燒烤後,再配上飯糰子和鮮黃瓜還有洋蔥,加上美味的黃梨花生醬,簡直是人間美味!雞肉沙爹也是眾多遊客最喜愛的當地美食之一,大家一定要嘗試一下。

海南雞飯
香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黃橙香米飯,配上生抽或者老抽,還有當地特製的辣椒醬,聽著是不是就餓了?這也是去了新加坡必須要嘗試的美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