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售組屋,resale HDB,是絕大多數新移民在新加坡購買的第一套房產,不僅僅是人生中少有的一筆大投資,也是未來至少五年內要實實在在生活的地方,購買前一定要做好功課。
剩餘租期,當之無愧的購買組屋第一大考慮因素。很多國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是,組屋到期後真的會收歸政府嗎,不可能吧?但事實上,新加坡政府明確表示過,組屋到期是一定會回收的。其實組屋99年的年限相當長,後期老組屋的維護成本也是不小的數字,目前政府正在考慮的一個方案是,在組屋屋齡到達一定程度時,所有住戶可以共同協商整塊地賣回給政府,加速土地資源的流轉利用率。
剩餘租期不僅僅是未來還能居住多少年的問題,對於大多數二十以上的組屋,雖然面積相對較大,但是普遍設計不合理,多數單位客廳和臥室的窗戶面走廊缺少隱私(即走廊房),窗戶普遍偏小,採光不好,或者窗戶朝西,下午陽光直射室內太熱。室內空間的利用率不高,比如,普通房和廁所距離較遠,客廳或者臥室不方正,長走廊或長臥室浪費面積。這些硬傷,不是裝修翻新就能解決的,是大多數買家最終選擇較新的組屋的主要原因。
地點。買房買的就是地點,這話沒太大問題。碧山三十年的靠走廊舊組屋比榜鵝五年的新組屋貴十五萬新幣就是市場真實的狀態。這點大家要根據自身情況自我抉擇,沒有上下之分。 下圖就是新加坡著名的百萬組屋,達士嶺摩天組屋。

朝向,對新加坡這個緯度來說,正南正北其實沒有必要,所有朝向的採光都不錯。朝向主要影響的是通風: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朝南不錯,通風涼爽省空調費。 樓層,也是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現在的廣告1-2樓沒辦法都是放低樓層,3-6算是中樓層,6樓以上號稱高樓層基本就不虛了。中高低樓層的差價很明顯,低樓層除了隱私和通風問題外,還有可能有各種蚊蟲的騷擾。高樓層不僅僅通風好,而且普遍會有不錯的開闊視野,明顯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尤其是在轉售組屋的市場上,買家的預算普遍來說比較充裕,更願意為長期居住體驗付額外成本。所以無論自住還是未來考慮轉手,樓層都要慎重考慮。

周圍環境。近地鐵尤為重要,尤其是車這麼貴的新加坡,尤其是未來打算保留組屋出租。如果周圍再有個不錯的公園,大商場,甚至有個小學名校,那就更完美了。近馬路,對停車場就很不受歡迎來。組屋本身外部環境也很重要,不僅僅是外觀刷漆,也包括車庫花園兒童遊樂區的設計,組屋之間的連接設計等等。
內部裝修。雖然說很多買家購買組屋之後都會自己重新進行裝修,但是原有裝修也一定要認真看一看,是購買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會對重新裝修的預算有很大的影響。現在很多剛滿五年的組屋,屋主喜歡拆牆堵門,把主臥和一個普通房合併做成一個帶書房或更衣室的豪華臥室。這時候買家就要好好考慮拆牆要多少錢,拆整體衣櫃要多少錢,做好預算。
種族配額,所有組屋都要求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華人,一定比例的馬來人印度人等等,以保證新加坡的種族和諧。部分區域的組屋,比如碧山,由於受到華人買家的歡迎,導致華人比例達到上限,新華人買家只能從華人屋主那買,同樣的屋子,華人屋主就可以比印度屋主要價高十萬新。
屋主的特殊要求,由於大多數組屋都是由屋主自住的,他們賣了這套必然也要買一套新房子住,這之間的過渡期就需要好好安排。有的屋主會要求在交易完成後,多住三個月再搬,買家要注意這樣的情況。
價格。這個之所以放在最後,也是因為上面所有的因素最終都會反應到價格上去。雖然現在組屋的交易價格很透明,但是考慮到上面的各種因素,同樣的戶型樓層,上下浮動五萬都是很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