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新加坡到底長什麼樣

2019年08月22日   •   6498次閱讀

傳說中的新加坡到底長什麼樣?!

很多人在來新加坡之前,對這個傳聞中的島國充滿好奇,憑什麼這麼多人都說它好?好在哪呢?當新移民在新加坡生活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新加坡的好是需要通過時間來感受的,是那種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今天小編也來扒一扒那些道聽途說,導致大家對新加坡產生的誤解。

1.在新加坡吃口香糖違法?

也不知道這個傳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首先,新加坡是可以吃口香糖的,不亂丟就行。政府只是禁止進口和銷售口香糖。

(新加坡的商店貨架都沒有口香糖)

為什麼禁止進口和銷售口香糖呢?主要是清除口香糖的成本高,以及吃完的口香糖被粘在公共場所的桌椅和地板,嚴重影響環境的美觀。吃口香糖對身體健康本身也沒有任何益處。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稱號可不是白得的,國民教育的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深入人心。所以當政府實施禁令時,也沒有引起什麼不滿或對抗情緒。

新加坡制定的政策中也有一定靈活度,法中也有情和理,偶爾出國帶回一些口香糖送親友或者自己留著吃都沒問題,只要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在新加坡銷售、不亂丟亂扔就可以了。

2.人口密度這麼大,新加坡一定很擁擠吧?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7915.7人/平方公里,北京是1323人/平方公里,上海3810人/平方公里,新加坡幾乎是北京的6倍,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的國家。

(2018年世界國家人口密度排名)

只看數字,很多人想像中以為新加坡是這樣的:

甚至是,這樣的:

實際上,在新加坡的商業區,即使是居民區也很少看到高密度的人流。

在遊客最愛逛的烏節路,除了春節和聖誕節等假期,周末很少有很擁擠的印象,更多的感受是比居民區的購物中心更熱鬧。

(烏節路路況)

(CBD午餐時間)

新加坡人口密度確實高,但卻不顯擁擠,主要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減少人流,制定了有效的分流導流措施。

在「智慧國」發展計劃中,建「衛星鎮」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居民生活本地化,避免同一時間的大量人員移動;開放式建築、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也承擔了分流作用;ERP、擁車證以及環保意識的宣傳,單身擁車人士自覺減少私家車出行。在新加坡,儘量多使用公共運輸已成為共識,給巴士讓路是基本交規禮儀。(詳情參考往期文章:《人口密度全球第二,為什麼一點也不擁擠?》)

儘管「藏人」的辦法很多,面對新加坡政府未來擴大人口的規劃,新加坡城市規劃局和陸路交通管理局已經開始探索「超級垂直城市」的建設,創造居住舒適度是政府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的主要目標之一。

3.為什麼這麼多老人在工作?

總有遊客或者剛來新加坡的人說,新加坡的老人退了休還要工作,甚至覺得在食閣里收拾碗盤的老人很可憐。其實這些老人出來就業、兼職,除了政府的優惠政策鼓勵自食其力,也有部分是為了避免與社會脫節;並且在新加坡歧視服務行業的行為是被唾棄的。無論是在小販中心還是餐館,對服務人員說謝謝都是最基本的尊重,包括年幼的孩童對服務人員也是彬彬有禮。在這樣的大環境工作,老人既能實現自我,又能通過非重體力工作補貼生活,自然是樂在其中。所以在新加坡,老人被尊稱為「樂齡人士」。

(在食閣里收盤子的老人)

另一方面,新加坡給年輕人提供了足夠的工作機會,像端盤子掃地之類的服務工作沒有年輕人願意干,老年人勝任沒問題,這是新加坡政府通過優化政策來合理社會分工。而在發展中國家,服務業是不少沒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不得不爭搶的謀生之路。

在新加坡老人們的工作內容相對簡單、輕鬆,並不是在個別遊客認知中以為的那麼辛苦,每天在食閣的工作可以選擇用餐的尖峰時段,計程車或Grab司機有些也是住公寓的人士,只是性格外向,享受和乘客閒聊的時光。

(Grab司機)

所以,看到新加坡有很多老年人工作,是因為政府的支持和鼓勵,社會的尊重與包容,再加上他們有工作的主觀意願,為國家發揮餘熱,不是一舉兩得嘛?

4.新加坡的殘障人士怎麼這麼多?

很多初到新加坡的人會說,新加坡的殘障人士特別多,很直觀的感受就是在新加坡的公共場所很容易看到殘障人出入。這是對新加坡不小的誤解。

不是新加坡的殘障人多,而是殘障人在新加坡可以便利地放心出行。進出電梯時,眾人會禮讓,或幫忙電梯延時關門。

國內的很多無障礙設施形同虛設,殘障人或坐輪椅的老人出行非常的不方便,即使有人性化設施,讓人可氣的是不但鎖著,還需要打電話找工作人員來協助;加上社會風氣冷漠,部分人對殘障人歧視,導致很多殘障人乾脆不願出門。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是渴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國內盲道被共享單車霸占)

新加坡政府為殘障人提供了很多基礎設施,除了盲道,電梯裡面按照輪椅高度設計的護欄、所有公共場所都有直梯、有樓梯的地方一定有坡道,幾乎遍布新加坡每一個角落。巴士上均設有專門為輪椅使用者預留出來的超大空間,還有地鐵上「show your care」的愛心專座。除了硬體在不斷的完善中,更從執行層面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巴士司機如果看到殘障人士需要上車,首先停車時,會儘量讓後門靠近輪椅的位置,然後不開前門,先去後門協助殘障人士上車;然後才開前門讓其他人上車,等候在前門的公眾也沒有人埋怨浪費他的時間。

(專門為輪椅使用者留出來的空間)

(公交巴士有半數以上經過特別設計,便於輪椅起落與通行)

正是因為新加坡政府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注,讓他們可以走出家門,像普通人一樣一起生活工作,是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殘障人士的機會多,而不是殘障人士本身的數量多。這也是一個國家的文明的標誌和程度。

5.新加坡很乾凈全是因為罰單?

新加坡政府對於亂扔垃圾等惡習都先從教育手段入手,通常第一次是口頭警告,第二次是義務勞動。對於屢教不改的人才會罰款!所以,有些人覺得新加坡的乾淨,就是「罰」出來的。那是人性,只有刀子割在肉上才知道疼,才會記住,才會改!如果你要亂丟垃圾,想想罰款也就能忍住了。

(不在黃線內抽菸,會被罰款)

新加坡之所以能保持整體的乾淨整潔,主要是孩童從小在學校接受公民教育的結果,大家都很珍視政府建設的成果和「花園城市」的稱號,靠自覺自律不亂丟垃圾。同時,新加坡國家公園環境局僱傭了很多外籍清潔工人,定期清理海灘和自然保護區的樹葉及自然垃圾。

6.治安好是靠嚴刑峻法?

新加坡的治安好是公認的,特別是女生晚歸走夜路,不用家人擔心或接送。新加坡年輕家庭也是雙職工,如果路遠,孩子就坐校車到住家附近,或者放學自己坐巴士回家,在新加坡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更注重培養獨立意識的西方家庭,會放心讓學齡前的孩童獨自背著書包走路上學放學。

(學生一個人坐巴士上學家長也不必擔心)

(總理全家不帶保鏢,周末也能在植物園與民同樂)

圖中有亮點哦~

很客觀的說,新加坡能成為亞洲最安全的國家,僅靠嚴刑峻法是遠遠不夠的。

讓新加坡在國際社會出了名的還有鞭刑,更是號稱「美國總統的面子也只值兩鞭」,但新加坡的治安卻不是「抽」出來的。

在國內,大家經常說,遇到搶劫的時候呼救不要叫「救命」,而應該叫「救火」,這種危險來臨時的小機靈,更可見全社會懼怕犯罪行為的自保心理。

在新加坡,若發生打搶,總有路人見義勇為,而且青少年都有不逞匹夫之勇即不跟犯罪分子正面衝突的意識,第一時間報警是常識,也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幫助。一般警察來的時候劫匪已被路人擒獲;又或是在公共場所有人行跡猥瑣可疑,會有男士主動上前詢問女士是否需要幫助,一旦確認立馬報警,足以震懾犯罪分子做進一步傷害。

(制服劫匪的兩位新加坡群眾)

歸根結底,新加坡的整個社會對犯罪的容忍度極低,靠的是良好的公民教育。政府對罪犯違法必究,人們也願意配合政府執法,這才是新加坡治安好的根本原因。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15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