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過卡的魚尾獅,原來是李光耀從丹麥人魚公園得到的靈感

2019年08月1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魚尾獅被評選為「最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網際網路)

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在2018年7月至8月間向1500多名國人進行了一項頗有趣味性的調查,從他們對本地53個歷史地標的看法,從中找出這些地標與三個不同年齡層國人之間的的國家認同關係。

跨越老中青的三個不同年齡層,包括年滿49歲、29歲至48歲和18歲至28歲。調查結果是,魚尾獅塑象、樟宜機場控制塔和植物園被視為「最重要的歷史性地標」。媒體的報道沒有把53個歷史地標的名單列出來,因此,上述三個地標憑什麼脫穎而出,讓人感到好奇。

調查者列出了53個地標,供人選擇,首先便有引導答案的作用。

魚尾獅。(海峽時報)

樟宜機場控制塔。(聯合早報)

植物園。(網際網路)

所謂的「歷史地標」,也似乎沒有明確的標準。既然說是「歷史地標」就應該是具備足夠的年資才能上榜,但最受人認同的三個「歷史地標」中,除了植物園具有160年歷史而當之無愧之外,魚尾獅和樟宜機場控制塔都是新加坡建國後的產物,尤其是把魚尾獅當作一個歷史性地標簡直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因它缺乏的是厚重的歷史背景,甚至連一個動人的故事也講不出來。

幸好這座魚尾獅經常莫名其妙地讓人聯想起丹麥的人魚公主銅像,算是給它增加了一點浪漫與想像。

安徒生的人魚公主童話故事創作於1837年,故事悽美,表揚了人魚公主犧牲自己成全王子幸福的偉大精神。人魚公主銅雕自1913年樹立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至今已超過一個世紀,吸引了世界上無數的遊客,他們去那裡看銅雕,也憑弔一個19世紀初偉大的作家。該銅像的雕塑過程也有一段愛情悲劇,似乎是安徒生筆下的人魚公主悲劇的再現。

丹麥人魚公主銅像。(網際網路)

新加坡的魚尾獅純粹是建國總理李光耀從丹麥的人魚公園得到的靈感,由旅遊局委託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在1971年創作,現在魚尾獅公園每年吸引了不少來自各地的遊客,第一次來新的中國朋友總要到那裡拍個照片,證明來過新加坡。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訪新時在魚尾獅打卡。(馬英九面簿)

作為一個旅遊局的商標,它算是非常成功的,甚至成為了新加坡的代表性地標。

魚尾獅終日口中不停噴水,作吐槽狀,像是有不盡的牢騷逢人便訴說一番。每逢外地朋友問起它的典故來歷,我總覺得有點尷尬,幸好現在的遊客都只滿足在那裡取景拍照,把整個濱海公園的遠景盡收在圖片里,對魚尾獅的來龍去脈也就興趣不大。

我們再怎麼厲害編造故事也不會比安徒生筆下的故事動人,年輕新加坡人把它當作一個「歷史地標」,恐怕也沒有人可以對它的前身今世說出一個所以然。

其實,這些年來,立國一代和建國一代賴以建構新加坡認同感的歷史地標已經消失不少,如上世紀50年代建成位於史丹福路的國家圖書館,繼承了上百年歷史,由其前身萊佛士圖書館演變而來,但新加坡政府卻在市區重新規劃的大計下,在上世紀90年代末宣布關閉這座富獨特殖民地風味的圖書館,從此引發搶救史丹福路圖書館的社會呼聲,經過6年的辯論,有心人士仍舊無法挽回它被時代遺棄的命運,史丹福路的國家圖書館在2004年3月31日關閉,至今仍是不少新加坡人的遺憾。

歷史沒有如果,但這裡還是要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當年這座歷史建築保留下來,今天不分種族、語言、宗教的新加坡人將共同擁有一座真正的歷史地標,一份厚重的文化遺產。

舊國家圖書館。(聯合早報)

一個現代的文明城市,不能單靠一座又一座現代商場和五星級酒店來裝潢,它還需要歷史的襯托。今天的新加坡的確是很迷人很炫麗,卻是少了一份歷史的滄桑。就連一個沒有傳說、沒有悲歡離合的魚尾獅也成了「歷史地標」,是開歷史的玩笑。西方人批評新加坡就像是一個迪尼斯樂園,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840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