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鑾28日訊)外交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昨天指出,會在這兩天內和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商討兩國對彼此公民開放邊境的細節。
他提到,新加坡大選不會影響兩國探討重開關卡,而當局已圈定首階段獲選跨境的四個群體。
第一個群體:商務、專才和需個案處理的個人及特定親屬。
第二個群體:2萬5000名長期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的馬國人。
第三個群體:每天往返新馬工作的大馬人,這也是最大的群體,多達25萬人。
第四個群體:遊客跨境。

每天往返新馬工作的大馬人,多達25萬人,兩國須考慮是否有能力 ,每天進行25萬次檢測。
希山慕丁透露,針對第一和第二群體的跨境事宜,兩國已在討論具體實行方案,相信近期內能定案及宣布。
至於每天往返兩地工作的群體,他說:「我們必須考慮是否有能力每天為進出新馬的工作者做25萬次檢測,而這不是外交部的權限,也要和柔佛州務大臣、衛生部、首相署和新加坡相關部門一起討論及達成共識。」
此外,大馬衛生總監諾希山指出,大馬正與新加坡及汶萊探討實行「綠色氣泡」(Green Bubble,或稱安全旅行圈)方案,開放邊境讓大馬人民和新文兩國公民能不受任何限制出入境。
另一方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雖同意共建互惠綠色通道及周期性通勤安排,應付不同跨境旅客群體的需求。
新加坡方面,首階段預計會先放寬短期商務、專才和因疫情長期滯留新加坡的大馬人跨境回國的限制,但不包括每天往返兩國工作的群體。
新加坡外交部昨天(6月27日)發聲明說,李顯龍總理星期五(26日)和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通電話,商討逐步且分階段恢復新馬兩國跨境旅遊的事宜。李總理重申,新加坡致力於解決新馬公民往返兩地的需求。
兩國領導人同意,任何雙邊協議必須包括雙方都同意的公共衛生準則,以維護兩國的公共衛生和公民健康,同時考慮到兩國醫療資源的情況。
聲明指出,互惠綠色通道(Reciprocal Green Lane,簡稱RGL)將為兩國之間必要的公務和商務旅遊提供便利。旅客須遵守一套兩國都同意的公共衛生和預防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措施。相關措施的商討仍在進行。
周期性通勤安排(Periodic Commuting Arrangement,簡稱PCA)則有助在兩國工作或做生意、且持長期移民證件的兩國公民定期回國。證件持有者在工作國待上至少三個月後,便可短暫回國,之後也獲允回返工作國。
李總理和慕尤丁已讓官員儘快釐清互惠綠色通道和周期性通勤安排的操作詳情,並繼續商討其他方案,以逐步恢復更多的跨境人員流動,進而確保新馬兩國能從冠病疫情中穩健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