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很少有人在家裡做飯,甚至有的家連煤氣都沒有!因為新加坡天氣較熱,工作了一天大家都懶得在家做飯,有時候租住租屋,做飯也需要經過房東的許可。那麼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們,怎麼解決吃飯問題呢?
南京有大排檔,台灣有夜市,馬來西亞有Pasar Malam,說起新加坡,就不得不提小販中心了。
小販中心在新加坡是怎樣一種存在?
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反應有點「low」,便宜的飯菜,看起來沒有很乾凈的用餐環境.......
但是最近,新加坡正式提交了小販中心申遺文件,希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美國CNBC記者曾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做了個「安全度測試」,他把筆記本電腦、手機、錢包留在桌子上,超過2分鐘都沒人拿。小販中心測試讓新加坡「世界第二安全國家」的頭銜實至名歸。
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小販中心排隊買過飯:

01
國民食堂 解放你家廚房
拋開這些高大上的光環,小販中心早已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據統計,有75%的人每周至少在小販中心就餐1次。新加坡現在有超過110個小販中心,並計劃在2027年以前再增建13個。
新加坡超有名的小販中心——老巴剎,除了本地人,還有很多外國遊客來這裡就餐。

而且,新加坡政府專門提出小販中心食物價格必須「讓國人負擔得起」的要求,以控制生活成本,所以食物價格升幅一直低於平均收入增幅。也就是說,在外邊吃一頓,說不定比家裡做還便宜!
所以,大家壓根就沒想過在家做飯這事,出門左轉小販中心一日三餐都能解決,而且保證一個月不會吃重樣~
沙爹


釀豆腐


炒粿條


肉脞面

當然還有蚝煎、炒蝦面、雲吞麵、燒烤、豆花、米粉、薄餅、東炎湯、肉骨茶、咖喱雞、黃油雞、椰漿飯、干炒牛河、印度煎餅、辣椒螃蟹......別喊停,我還能報菜名!

02
憑什麼可以申遺?
對於小販中心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新加坡可謂全民支持,在諾維娜小販中心的申遺板上,大家紛紛書寫了自己對它的熱愛。至今已有超過85萬人支持申遺!

放大看下:

(我支持小販中心申遺,因為沒有小販中心我就餓死了~)

(我支持小販中心申遺因為「愛吃」已經成為新加坡的標籤,而小販中心的食物更是體現了這一點,不論種族、語言和宗教)

(我喜歡吃油條、雞飯、印度煎餅........此處省略一萬字)
在新加坡各種族食品都有,東南亞美食也可以找得到。隨著新加坡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小販中心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例如,現在經常見到日韓料理,甚至法國菜。
03
小販中心的兄弟姐妹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有一個小弟叫「咖啡店」,還有個高大上的遠房親戚叫「食閣」。
在新加坡,「咖啡店」不光是可以喝到咖啡的地方,是可以吃飯的。它的形式跟小販中心相似,但是檔口沒有那麼多,而且一般在組屋樓下,方便社區居民。

除了是個吃飯的地方,鄰居們也經常在這裡聊天,偶爾議員也會走訪,了解民情。而食閣就高大上很多了,一般是在有空調的室內,如辦公樓、商場中,飯菜價格也更貴一點。

對於想要出國的大家來說,去新加坡生活,在吃飯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方便了,如果工作累了,那就到這些地方,卸下一天的疲憊,感受各個國家的美食帶來的滿足感,然後繼續向前奮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