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直落布蘭雅坡(Telok Blangah Rise)第29座組屋附近似乎成了一個打卡景點,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少人拿了「長筒大炮」的專業相機在這裡駐足,久久不肯離去,手上的「大炮」,都對準了附近的一個樹洞。

圖源:Chan Kok Weng@FB

圖源:程婕(圖片由莎頓國際學院教師拍攝)

圖源:程婕(圖片由莎頓國際學院教師拍攝)
有人發朋友圈說好多攝影愛好者都來了,也有人打趣說附近的學校或許可以考慮徵收停車費。

到底是什麼東西吸引了如此大的陣仗?

圖源:程婕(圖片由莎頓國際學院教師拍攝)
原來樹洞裡有兩隻嗷嗷待哺的小貓頭鷹,這些攝影愛好者紛紛在此蹲點想捕捉貓頭鷹的一舉一動。

圖源:Kelvin Ng Cheng Kwan@FB
到了晚上,貓頭鷹回來給雛鳥喂食。

圖源:Chee Kiong Kang@FB
兩隻雛鳥似乎對圍觀的人群也感到相當好奇。

圖源:韓元@FB
攝影愛好者表示,貓頭鷹都會在比較隱蔽的地方築巢,一般人平常是看不到的,像這樣在組屋附近樹洞築巢的例子非常罕見。

圖源:Paul Ng@FB
為了拍下好看的照片,他們即使等上好幾個小時也甘之如飴。

圖源:Andy Chew @FB
夜裡為雛鳥捕捉食物喂食,到了白天,貓頭鷹似乎「犯困」了打起了盹。

圖源:Daniel Neo@FB
在這裡築巢的貓頭鷹是巽他領角鴞(Sunda scops owl ),是新加坡常見的貓頭鷹品種之一,體型較小,主要靠捕食蜥蜴和昆蟲等生存。

圖源:Kelvin Ng Cheng Kwan@FB
有攝影愛好者透露,幼崽可能會在這一兩周內學飛,到時勢必吸引更多人前來捕捉幼崽初次飛行的精彩的瞬間。

圖源:Kelvin Ng Cheng Kwan@FB
讀者朋友如果感興趣,可以到直落布蘭雅坡第29座組屋附近看看,記得不要靠得太近以免干擾到貓頭鷹的日常棲息。

圖源:Shahrul Kamal@FB

圖源:程婕(圖片由莎頓國際學院教師拍攝)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FB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