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通過預錄視頻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新加坡館開幕儀式上宣布,新加坡承諾提供高達5億美元(約6.69億新元)的優惠資本,支持亞洲地區的綠色轉型,並詳細介紹了新加坡去年發起的一項新的混合融資計劃——亞洲轉型融資夥伴關係(FAST-P)。

圖源:COP29
該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混合融資平台,催化私人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目標是籌集高達50億美元(約67億新元)的資金。新加坡政府將按照合作夥伴提供的每一元優惠資本,進行一元的配對資助,以此加速資金流動,推動亞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優惠資本指的是那些接受較低回報或承擔較高風險的資本。
新加坡正在積極塑造碳市場信任
傅海燕透露,亞洲轉型融資夥伴關係計劃的更多詳情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公告中指出,亞洲轉型融資夥伴關係計劃發起至今,也在不斷擴展合作夥伴網絡,為2025年的融資工作做好準備。

圖源:ST
計劃中包括了新的工業轉型基礎設施債務項目,旨在探索融資解決方案,吸引更多的優惠和商業資本,支持東南亞地區的減排項目。此外,綠色投資合作夥伴項目旨在部署10億美元(約13億新元),從公共、私人和慈善夥伴那裡吸引商業和催化性資本,以滿足可持續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
新加坡首任氣候行動大使孟文能指出,碳信用具減排潛力,但社會對碳信用市場缺乏信心,買家的現有需求不明確,許多項目開發商也缺乏產生高質量碳信用額的專業知識,新加坡正積極與各方合作,使碳市場更蓬勃,新加坡會繼續支持碳信用供應,目前已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加納簽署執行協定,未來也將與不丹合作,計劃明年初簽署執行協定。
新加坡已按時提呈《兩年期透明度報告》
根據新加坡11月11日向聯合國提呈的《兩年期透明度報告》(Biennial Transparency Report)顯示,新加坡202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5859萬公噸,和2013年的5159萬公噸相比,增加13%。

圖源:CNA
個別領域來看,2022年,本地排放量最高的兩個領域是能源(4906萬公噸),以及工業過程與產品使用(908萬公噸)。預計新加坡排放量明年將達6221萬公噸,2028年攀至6443萬公噸的頂峰後逐步下降,到2030年為6251萬公噸。這是新加坡首次確切公布要在2028年讓排放量達到頂峰,之前的說法是在2025年至2028年間達到頂峰。
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自2014年起,分別提呈《兩年期報告》和《兩年更新報告》,但兩者對於盤點各國應對氣候情況的形式不同。接下來,所有國家將統一提呈《兩年期透明度報告》,劃一呈報氣候工作進展的形式;首份報告須在12月31日前提交,截至11月11日已有九國提呈。

圖源:ST
新加坡國立大學自然氣候方案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砡杏表示,新加坡計劃在2028年達到排放量頂峰意味著,碳密集領域有更多時間來減少業務的排放量。她指出,2000年至2023年,新加坡經濟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6%;2000年至202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年均增長率則為1.8%。「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速度,比經濟增長速度慢是好消息,表示新加坡正以碳密集度較低的模式發展。」
她認為,接下來的挑戰是能否做到讓經濟發展與排放量徹底脫鉤,這須要在技術、作業和融資與商業模式上不斷創新。「確切的水平得謹慎設定,包括考慮現在到2028年的排放量增加速度,以及新加坡究竟是通過脫碳化把2030年的排放量目標從原本的6500萬公噸降至6000萬公噸,還是通過碳信用達成削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