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做水上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我們之前報道過,一位33歲女子在劃皮划艇時,為了救翻船落水的同伴,不幸溺水身亡
7月4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女子溺水身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所穿的救生衣脫落導致的。
涉事救生衣購於迪卡儂
2023年10月22日,33歲的前護士兼本地某企業創始人Chew Jia Tian女士與朋友在聖淘沙南部附近劃皮艇時,在一排藍色浮動安全屏障附近翻船。

圖源:CNA
兩天後,她的屍體被發現,屍檢報告顯示她的死因是溺水,還發現她肋骨骨折。
在驗屍官調查的第一天,周女士的父母和三名證人在場。
法庭獲悉,周女士在事故發生時穿著前一天從運動用品專賣店迪卡儂 (Decathlon) 購買的救生衣。
然而,目擊者稱,周女士當時並沒有系好救生衣的胯帶,其中一名目擊者證實,那條帶子可能有問題。
事發經過還原
調查官表示,周女士和兩名同伴,Lee Kuok Ming和Loh Kin Huat,於2023年10月22日上午從巴拉望海灘乘皮划艇出發。
三人注意到海面風平浪靜,便從巴拉望海灘的海岸線向聖淘沙灣行進。
李先生與周女士並駕齊驅,而體力更強勁的羅先生則領先。第四位皮划艇運動員Kum Chee Tong在中間加入了他們,但一直領先於周女士。

圖源:CNA
調查官表示,當周女士和李先生的船接近藍色浮動屏障時,李先生的皮划艇由於海面不平整而傾覆。
他無法恢復直立姿勢,只能從皮划艇里出來並抓住皮划艇以保持漂浮狀態。
周女士划船過去幫助他,他抓住了周女士皮划艇後面的繩索。然而,由於水流湍急,周女士一直無法劃離浮動屏障。
李先生注意到周女士的划槳速度慢了下來,於是他鬆開了繩子。他游過浮動屏障,卻發現周女士不見了。
在李先生和周女士前面的另外兩名皮划艇運動員也收到了事故報告,但他們沒能找到兩人。
李先生後來被一艘路過的船救起,但他們找不到周女士,只找到了她的橙色皮划艇。當天晚些時候,警察海岸警衛隊在港灣附近找到了她的救生衣。

漁船撈起皮划艇
大約兩天後,人們發現了周女士的屍體。
調查官表示,周女士擁有兩星級皮划艇證書,出事時很可能被纏在藍色浮動屏障上並翻船。
據她的朋友說,周女士做過幾次傾覆演習,但無法恢復直立姿勢。
這種訓練稱為翻滾訓練,可以讓皮划艇運動員在翻船時重新回到直立位置。調查官表示,翻滾訓練不是兩星級認證的強制性要求。
涉事救生衣可能是瑕疵品
調查官援引周女士朋友提供的證據稱,儘管沒有使用胯帶,但她的救生衣看起來是固定的。胯帶是用來固定在使用者的胯下,防止救生衣從頭上脫落。
據該迪卡儂稱,使用者必須系好胯帶,否則如果抬起手臂,救生衣可能會脫落。

示意圖
當使用者翻船時,他們應該面朝天空並用手抓住救生衣。
迪卡儂表示,只要所有扣子都扣好,救生衣鬆動的可能性就很小。
第二位證人,海事及港務管理局首席海事調查員Cheong Kwee Thiam作證稱,當發現這條胯帶時,它被摺疊在周女士救生衣的後口袋裡,這表明它沒有被使用過。
證人推測,用於夾住胯帶的另一端不見了,所以她可能買了一件「有瑕疵的」救生衣。
「我認為,當我們使用任何安全裝置時,都應該充分利用其功能,因為個人漂浮裝置(救生衣)配有胯帶,所以我們也應該使用它,」當驗屍官問及是否必須使用胯帶時,證人說道。
周女士的父親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驗屍官表示,目前還不能對胯帶的問題下結論。
他指示在隨後的聽證會上向法庭展示救生衣。
藍色浮動屏障
專家證人、新加坡理工學院講師Sahwan Osman告訴法庭,藍色浮動屏障是為了防止有人非法進入聖淘沙。
在潮水洶湧的情況下,皮划艇可能會被困在屏障上。他說,在「最壞的情況下」,皮划艇運動員和皮划艇都可能被推到海堤下。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有可能發生溺水事件,」他補充道。
他強調,皮划艇運動員在活動前需要檢查潮汐情況。
皮划艇運動員之前曾告訴媒體,由於水流湍急,在該地區航行十分困難。周圍的藍色浮動安全屏障使情況更加糟糕,對沒有經驗的運動員來說可能是一種危險。
驗屍官將在稍後公布調查結果。
這起事件提醒大家,外出活動時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否則一旦意外發生,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