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学、不工作、不接受培训……新加坡的这一年轻族群正在拒绝社会的召唤

2019年06月24日   •   1万次阅读

一群年龄介于15至24岁的青少年,

不上学、不工作,也不接受培训,

每天就是浑浑噩噩地过……

他们是新加坡的两万多名“尼特族”(Neets)!

-- 什么是尼特族 --

尼特族是NEET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 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 ducation, E mployment or T 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

这些青年人学历未必太低,当中亦有大学生,但面对失业问题,往往失败后放弃再找工作,工作意欲低。

24岁的新加坡青年本杰明(化名)是新加坡理工学院媒体与传播文凭毕业生,他被10家制作公司拒绝后,对找工作感到害怕。加上过去实习工作给他留下的不愉快的经验,如工作时手脚慢遭活动公司炒鱿鱼等,都导致他对工作心生恐惧,去年还患上忧郁症。

过去一年半以来,他每日都在家中度过,他既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同时也没参与任何培训。为了把生活开销减至最低,他每日在家中看报纸、上网或听广播。

他只有偶尔会出外帮父母跑腿,因为父母会帮他支付餐费和基本费用。

像本杰明这样失业失学的“尼特族”,他们退出劳动市场,人数也不反映在失业率的数据之中。

据2016年全国青年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有约2万100名尼特族,占青年居住人口的4.1%。比起2013年的1万9700名(3.7%),攀升了0.4%。

2016年的调查对象是3531名青年,2013年则是2843名年龄介于15岁至34岁的青年。

人力部同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尼特族是青年人口较弱势的一群人,他们在人力市场及社会排斥方面有更高的风险。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工作要求提高,再加上经济情况的不确定性,或导致尼特族数字会继续增长。

-- 尼特族是世界性问题 --

如今,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阶层中产生。

在中国大陆称为家里蹲或啃老族;在美国称为归巢族(Boomerang Kids),意指孩子毕业又回到家庭,继续依靠父母的照顾及经济支援;在中国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

理当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步入这样的一条路?

从过去学者的研究可得知,促成这样的因素往往涵盖了,个人的人格个性因素、家庭因素父母亲是最大影响者、媒体网络霸凌、网络成瘾、同学关系不佳、学校因素等等……

当这些因素都没有被正视解决导致恶性的循环后,相对带来庞大的精神压力,尼特族群当中以毒品舒压,或是做出脱轨行为的人也不在少数,政府应当要更正视这一个社会潜在问题。

-- 尼特族的心态、特性 --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草莓族(泛指所有抗压性低的族群)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而尼特族的特性可分为四类:追求梦想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

1

追求梦想型:

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有理想,非要达到那理想才满足,可能会有一直转换工作的情形。

2

丧失自信型:

因一次的工作经验失败,对往后就业会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

3

自闭型:

从小与社会接触太少造成的。

4

家庭溺爱型:

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认真读书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有了高学历却不懂自己的理想,成了米虫的心态。

-- 尼特族衍生的社会问题 --

尼特族依附家人而不就业,除了本身没有自生能力,也造成家人的负担;而家人的生活供应,并不能长久养到生命结束那天,会加速家庭经济的危机,不就业的人口增加,相对的社会要救济的人数也增加,整个社会经济曲线也会呈现向下的趋势。

家庭气氛连带受影响,成天不做事的尼特族赖在家,家人会担心自己儿女的未来,除非是有钱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养活下一代,不然,多数家庭会产生争吵,家庭不美满,人的心理也会有改变。

贫穷的情形,会让社会犯罪率增加,偷窃抢劫的行为处处可见,治安不良的情形,破坏了社会秩序。

“走出去”,刻不容缓!

这些未就业、未就学、未受职训的尼特族,撇开伤病因素,据媒体报导,可以发现他们多有几种人格特质:

对未来没有目标、想法较不切实际、人际退缩/社交圈封闭、对生活/工作多有抱怨、家庭过度保护等。

如果今天我们“只”要求数字成绩,全神贯注在成绩上,到底我们还能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们能完全对尼特族的出现感到不可思议吗?如果一切教育的手段,都以成绩为导向,我们的孩子真有时间去学习、练习生而为人真正该有的技能吗?

那些与人社交及相处的技能、处理冲突的技能、消化压力的技能、经营家庭生活及个人时间表的技能、处理工作能有优先级的技能、深入钻研一件事情的技能……这每一样事情,都如此的重要。

不就业,家里蹲,这是相当严肃的社会课题,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对双方都造成伤害,奉劝尼特族的爸妈不要怨天尤人,鼓励孩子勇敢走出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379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208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327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156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