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都是外国人的错吗?
看到这里,相信你不禁要问,外国人真的抢了本地居民的工作吗?为什么国会议员和部长们一直在强调就业市场对他们不公平?
事实上是从就业情况看,在新加坡常年对本地员工的保护之下,大多数新加坡人得以从事比较舒服的办公室工作。
人力部杨莉明部长还披露了一个数字,新加坡人中每10名就业者中就有将近六名从事所谓的PMET工作,也就是专业人士、经理、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基本上就是我们俗称的白领。

杨部长提到这个新加坡公民的PMET比例是世界最高的。确实,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60%的人在当高级白领……
她还提到持有EP的人并没有大家想像中那么多,平均8本地PMET人才中,只有一个是持EP,其他7个都是本地人。
简单一句话,就是新加坡大部分人已经都在当白领,而背后是上百万从事蓝领工作的外籍员工。
这样的就业市场对他们已经很友好了吧,那为什么政府三番五次的强调,公司要建立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工作团队?
问题可能出在今年的失业率数据上。
在数据统计下,新加坡本地人的失业率确实高于平均值。虽然已有种种保护措施,人力部截止到7月份统计,2020年本地人失业率为3.9%,高于整体失业率2.9%不少。

政府因此觉得,本地居民在裁员潮下遭到了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不过这一点挺耐人寻味的,为什么在新冠疫情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雇主们会大批量的裁员本地人?
例如,8月27日,“Suntec新达”宣布裁员85人,其中60人为本地人。

而根据新加坡人力部7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新加坡失业居民人数为90500人,其中新加坡公民占79600人。公民失业率从3月份的3.5%增加至6月份的4.0%,公民失业率虽然创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新高。
要知道,雇佣外籍员工,根据准证的区别,雇主是要缴纳不同数额的人头费的,而且还有众多类似本地员工和外籍员工人员数量比例等限制,但尽管如此费劲,雇主们还是比较愿意接纳外籍人员工,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加班多的工种。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
而且,关于本地居民被裁员问题,政府一直都在努力了,劳资政协作伙伴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劳资政冗员管理和负责任裁员指导原则》。职总上月再推出公平裁员框架。两个框架的一些条款重叠,例如呼吁企业在裁员过程中避免歧视本地员工。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通过限制外国人就业的方式来保护本地居民,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之嫌……难道一味地提高外国人的就业门槛,试图降低外国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就真的能够将“饭碗”送到本地人手中吗?

真正的公平竞争从来不是拚命保护一方,限制另一方。
而是全面提升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调整其工作观念,以应对市场平等的就业挑战。
新加坡整个国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这个国家得以快速发展并繁荣起来的关键。
它是那么宝贵。希望它不要因为眼前的经济困难,便被弃诸脑后。
人力部长杨莉明在国会上 关于外国人就业准证的辩论视频 我们找到了,大家可以看看 公众号后台回复:部长
资料来源:
1.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人才立国”
2. 时代财智:去年新加坡外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3. 纽约时报:新加坡推就业新政策限制雇佣外国人
4. 新加坡新闻:重磅!新加坡将再次提高工作准证门槛!疫情后,外国人更难留下
5. 早报:黄志明吁再检讨公平考量框架
6. CNA: Union leader urges tougher measures to tackle hiring bias, including EP quotas and ending tax breaks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