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橄榄枝
2025年,新加坡人工智能核心机构 AISingapore(AISG)官宣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全额奖学金”,以“零成本读博 + 顶配资源包”的组合拳,直接对标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顶尖学府的 AI 博士项目。
作为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战略的核心落地项目,AISG此次奖学金计划并非临时起意。
过去5年,新加坡已投入超15亿新元打造AI生态,从成立亚洲首个“AI 治理中心”到建设东南亚最大超算中心,从吸引OpenAI、Anthropic设立区域总部到推动星展银行、新加坡电信等企业实现 AI 全业务覆盖——而人才,正是这场生态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

据 AISG 官网数据,首批80个名额将覆盖新加坡4所公立大学,按2000 +申请者计算,录取率不足4%,其竞争激烈程度堪比“AI 界的藤校申请”。
这场被学界称为“新加坡AI人才战略转折点”的举措,不仅是对全球AI人才的“定向招募”,更揭开了这个东南亚小国想要成为“全球 AI 创新枢纽”的野心。

打破枷锁
奖学金不止是钱
对于博士申请者而言,“经济压力”往往是学术专注的最大障碍,而AISG奖学金的第一重吸引力,正是彻底打破这一枷锁。
经济支持:覆盖学术全周期
学费全免之外,国际学生每月6700新元(约3.6万人民币)的津贴,不仅能覆盖新加坡租房(市中心单间约2500新币/月)、饮食(800新币/月)等生活开支,剩余部分还可用于购买GPU算力、参加短期技术培训或购置科研设备。

更关键的是,每年8000新元的国际会议津贴,能让学生无需为“没钱去顶会”发愁——要知道,NeurIPS、ICML 等顶级会议的注册费+差旅费,单次往往超过5000新元,这一补贴相当于为学术曝光“买了全单”。
资源网络:新加坡的AI生态
比钱更珍贵的,是奖学金背后的 “圈层入场券”。
获奖者自动加入AISG主导的“AI 领袖计划”,每月可参加与谷歌新加坡AI实验室负责人、星展银行首席数据官的闭门座谈;每年有2次机会参与“AI 产品挑战”,与企业联合开发落地项目等。

此外,“100Experiments”基金允许获奖者用10万新元以内的预算试错前沿技术,哪怕项目失败,也能获得AISG的技术复盘支持——这种 “容错式培养”,在全球AI博士项目中极为罕见。

适配赛道
4所公立校各有王牌
新加坡4所公立大学的AI博士项目各有侧重,无论你是计算机科班出身,还是跨学科背景,都能找到匹配的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作为新加坡AI研究的 “旗舰”,NUS的优势在于基础理论与交叉应用的深度结合。

其计算机学院的 “大模型研究中心” 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团队指导,聚焦大模型的训练效率优化(如 “稀疏激活技术”);设计与环境学院则开设“AI+建筑”方向,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视觉识别建筑能耗漏洞,目前已与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合作,将 AI 模型应用于 10 个组屋区的节能改造。
申请小贴士:跨专业申请者(如设计背景)需在研究计划中明确 “AI工具如何解决本领域问题”,例如 “用GAN网络生成符合气候适应性的建筑立面设计”。
南洋理工大学(NTU):
NTU的强项在于AI技术的工程落地,其“自动驾驶实验室”与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开发适用于热带多雨环境的视觉感知算法(解决雨天摄像头模糊问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则用AI预测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已缩短研发周期 60%。

适配人群:工科背景且有实验室经验者优先,若参与过“AI+制造业”相关课题(如智能质检),申请优势显著。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
作为新加坡最年轻的公立校,SUTD以“技术+设计”的跨界特色突围。其“信息系统技术与设计(ISTD)”方向要求学生既懂Python编程,又能做用户体验设计——例如2023届获奖者的“AI 助老交互系统”。

关键材料:作品集必须包含“AI 工具的设计应用”,比如用TensorFlow训练用户行为预测模型,再结合Figma设计交互界面。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如果你想让AI技术产生商业价值,SMU是最优选择。其“金融科技实验室”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用AI优化股票高频交易策略;供应链管理方向则研究“AI 需求预测模型”,帮助企业减少库存成本。

申请要点:研究计划需附 “商业可行性分析”,说明技术如何解决具体行业痛点。

职业双轨制
学术就业一步到位
AISG奖学金的“野心”,不止是培养学者,更是为新加坡储备AI核心人才,因此在职业路径上给出了“全保障”。
学术路:顶会论文+教职绿色通道
AISG为每位获奖者配备“顶会导师团”(含 2 位顶会领域主席 + 1 位企业技术专家),从选题到实验设计全程指导——数据显示,2023-2024届获奖者平均在博士二年级就在CVPR、ACL等顶会发表首篇论文。

毕业后,80%的获奖者进入全球Top 10高校做博后;通过“青年学者计划”留校的获奖者,起薪1.5万新元/月(约7.8万人民币),且享受3年科研启动基金(50万新元)。
产业路:企业抢人 + 移民加速
根据AISG报告显示,新加坡AI人才缺口达35%,获奖者往往在博士三年级就收到企业offer。更关键的是,博士毕业后自动符合“高端人才计划”,可申请永久居民,享受子女优先入学福利。
在AI技术重塑全球产业的今天,选择一个能提供资源、容错空间和职业跳板的博士项目,远比单纯追求“名校光环”更重要。
新加坡的这场奖学金计划,本质是用国家资源为AI人才“铺路”——从顶会论文到企业项目,从学术圈到产业界,从学生到永久居民,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支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