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扶梯上靠边站的“礼仪” 或许是时候改改了?

2024年11月15日   •   3万次阅读

红蚂蚁今年初去香港旅游时,第一天难免还不习惯。

一站上电动扶梯就自然而然地靠左站,结果被后面的乘客不耐烦地“啧”了一声。

不只是香港,许多国家的电动扶梯都是靠右站,让左边的空间变成“快速道”,腾出来给赶时间或在扶梯上快步行走的人,俗称“左行右立”

但红蚂蚁总是纳闷,为什么多数国家都是左行右立,偏偏新加坡却是右行左立?

如果不赶时间,在香港记得靠右站。(香港01)

22年的“靠左站”习惯 说改就能改?

新加坡的“靠左站”规定是从2002年开始推行的。

地铁公司SMRT当时给出的解释是:

根据新加坡的公路交通规则,行驶较慢的车辆都是靠左驶,好让行驶较快的车辆可从右边超越。

多数新加坡乘客在乘坐电动扶梯时,也会很自然地站在左边。由于多数人是右撇子,用右手去握扶手会握得比较紧,从右边上下扶梯也比较安全。

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这也成为新加坡人约定俗成的一种默契。

除了新加坡,在电动扶梯上靠左站的国家还有马来西亚、日本(关西地区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不过,香港近日却开始呼吁民众,在乘坐电动扶梯时左右两侧都站稳,原因是:

今年首九个月,香港的地铁站内发生了430起电动扶梯意外,其中六成涉及乘客没有紧握扶手,或在扶梯上行走而失去平衡。

改变的用意当然是好的,但宣导方式却引起一些乘客的不满。

原来港铁公司安排了多名“电动扶梯安全大使”,在繁忙时段站在扶梯的左右两侧,手里拿着“两边企定”(粤语指“两边站稳”)的标语牌。

繁忙时段,请别挡路。(Threads/tszlttang)

一名香港网民在社媒上分享这张照片时申诉,他当时赶着赴约,本来打算从电动扶梯的左侧快速通行,不料却遇到这些安全大使“挡路”,完全不留任何缝隙。

红蚂蚁完全能感同身受。

就在上个周末,红蚂蚁眼看列车再过一分钟就要进站,电动扶梯上却有一对情侣并排站着聊天。

红蚂蚁礼貌地说了声“Excuse me”,却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谁叫红蚂蚁打断了小两口的对话,真是罪该万死。)

蚁粉或许会反驳:

赶时间就爬楼梯或搭电梯嘛!

红蚂蚁不是没试过,但比起爬楼梯,在电动扶梯上行走不仅能省多几秒,还能省点脚力。

如果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还要爬几十个梯级,那该有多累啊!

当“右行左立”变成“右空左满”

在电动扶梯上“左行右立”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1944年的英国伦敦。

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效仿,这种“社会礼仪”也作为一种文明行为被广泛推广。

“左行右立”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1944年。(互联网)

不过,在新加坡支持“左右两侧都站着不动”的乘客,还是大有人在。

读者Martin Lee周三(11月13日)致函《海峡时报》,建议新加坡考虑效仿港铁的“明智举措”。

他认为,在人流量高的地方,“靠边站”未必是最安全和实际的做法。

“一些电动扶梯又高又陡,速度又快。上下扶梯时若没紧握扶手,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发生意外。”

“允许人们站在扶梯的左右两侧,将抑制人们跑上扶梯的冲动,从而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Martin Lee也说,当大家都靠左站,扶梯的右侧却是空荡荡的,无形中就把扶梯的载客效率削减了一半,造成扶梯口出现“瓶颈”。

一项由国际电动扶梯公司展开的研究就发现,乘客站在电动扶梯的两侧,可减少整体拥堵情况高达三成,对疏散地铁站人流也更有效。

两行变一行,人龙也增加了一倍。(联合早报)

在扶梯上走动没紧握扶手 占扶梯意外近两成

新加坡建设局去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3年首十个月通报了632起电动扶梯意外,近两成是在扶梯上走动或没紧握扶手所致。

造成意外的其他因素包括:

专家指出,购物商场的电动扶梯速度一般为每秒50公分,地铁站的扶梯速度则更快一些,约为每秒70公分。

亚洲建筑环境学院院长苏廷弼告诉《南华早报》,当所有人都站在电动扶梯的一侧,毫无疑问地会给扶梯造成不均匀的负载,影响扶梯的平衡和稳定性。

“这种不均匀的使用方式将导致阶梯、链条和电机等部件更容易磨损,并缩短扶梯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联合早报)

苏廷弼解释,从设计原理来看,电动扶梯与传统楼梯是截然不同的。

电动扶梯的梯级高度虽然不得超过24公分,却比公共场所楼梯的13至18公分还要高,并不适合快步行走。

“赶时间的乘客,若要安全快速地通过,最好还是爬楼梯。”

好吧,既然专家都这么说了,红蚂蚁以后会乖乖听话。

但红蚂蚁最后还是要说一句:

只要注意安全,腾出足够空间,其实站哪边都不是问题,实在没必要硬性规定。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234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6840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9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