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各国历史与文化(4)新加坡篇

2019年09月25日   •   3万次阅读

小印度成为新加坡的一大旅游热点,是因为这里有浓郁的印度生活气息。一进入小印度,耳畔是风格独特的印度音乐,周围是那种让人沉迷的强烈的香料气味。商店里陈列著银器、铜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茉莉花环和丝制纱丽等,其价廉物美让游客满心欢喜。小印度区域还有两处胜迹,即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与千灯寺。

新加坡饮食文化习俗

许多新加坡华人是中国东南沿海移民及其后裔,因而在饮食上比较喜欢甜食,尤其是广东菜。高层知识家庭早点喜欢吃西餐,主食爱吃米饭和包子,不吃馒头,下午一般要吃些点心。橘子蛋糕是华人喜爱的甜食。华人爱吃的菜有鲨鱼片、油炸鱼、炒虾仁、咖喱牛肉、鱼香茄子等。新加坡乡土菜“娘惹菜”是用猪肉和晒干的蕈加上椰子果乳、红辣椒等调制而成。

马来人遵从伊斯兰教习俗,禁酒,不吃红肉,不吃宰杀前已死的动物的肉和血,爱喝咖啡和红茶,爱嚼槟榔。他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带辣椒的菜,尤其爱吃咖喱牛肉,还爱吃一种发酵过的臭豆。马来菜常用椰奶和辣椒作配料。有一种“三巴”辣椒糊,是用番茄、蒜、胡椒、盐等制成,味道刺激。著名的小吃有沙嗲烤肉串,它是将一串串腌好的牛肉、羊肉或鸡肉在火炭上烤熟后,再蘸上用花生及椰浆调制而成的沙嗲酱,吃起来非常美味。

马来人招待客人只用冰水或茶水作饮料,而不用酒。就餐时,男子两脚交叉在前,盘腿而坐,妇女则屈腿而坐。用餐时,马来人习惯用右手取物,不用左手。在马来人的文化中,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因此,用手取食,一是不能用错手,二是用餐前必须洗手。忽视这些细节,会被人认为不礼貌。

印度人爱吃大米饭和印度罗提(Roti)饼,饮红茶、咖啡、冷开水,禁食牛肉,也不食蛇肉。面粉加红糖、用油炸做成的“甜肉”,是印度人尤其是老年人喜食的风味小吃。印度菜大部分使用一种叫马沙拉的调味品,它主要是提取植物的根、叶、果实、种子制成,放入食物中以增加香味。

印度菜有15种以上的传统烹调方法,大体可分北印度菜和南印度菜两大菜系。北印度菜味道比较温和,辣味适度,主要与虾、羊肉、鸡肉、蔬菜等和咖喱饭一起吃。宫廷菜坦德利鸡(用酸奶酪炙烤的小鸡肉)是北印度菜的代表之一。泰米尔人常吃的南印度菜味道强烈、辛辣,将虾、羊肉、蔬菜放在香蕉叶子上和咖喱饭一起吃。

新加坡人有吃午茶的习惯,这是当年英国人传入的习俗,但新加坡人又加入当地的特色。午茶除传统的蛋糕、三明治、红茶外,点心还有面类、比萨饼、炸鸡、马来点心,饮料还有中国绿茶、咖啡、豆奶等。

新加坡餐饮业首创的一大特色就是“小贩中心”。这是一种类似中国夜市的美食中心。它把售卖各式各样熟食的小贩摊点都集合到一个屋檐下,食客们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同时吃到新加坡几乎所有种类的地道美食。“小贩中心”一般都有上百个摊位。一个个食摊依次排列,提供不同菜肴,现做现卖,确保新鲜。

“小贩中心”的前身就是路边摊。政府出于卫生和管理的角度,逐渐将所有的路边摊归拢,统一集中起来。其实从路边摊到“小贩中心”,不单是多了遮风挡雨的坚固顶盖和洁净的环境,有了整齐划一的坐椅和摊位,也无形中发展出了新加坡独有的庶民饮食文化。

新加坡民族传统节日风俗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节日也丰富多彩。在新加坡,各个民族大都保持着各自的传统习俗,并相互融合。新加坡的法定节日有10个,分别是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卫塞节、开斋节、哈芝节、圣诞节、耶稣受难节和屠妖节。春节放假两天,其他节日放假1天。全年带薪假日共11天。

1.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也是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因新加坡华人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移民及其后裔,所以新加坡的春节习俗与中国福建、广东、海南比较相似。节前大扫除,装饰房间。门上贴春联,贴“福”字,寄托对新年的期盼和祝愿。在客厅摆上一盆桃花、银柳或橘子树,桃花象征幸福,银柳象征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橘子象征大吉大利。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王。大年三十日吃团圆饭,给小孩压岁钱,守岁。初一拜年,给红包,吃甜花糕。春节期间,一般公司、商店也贴春联和摆放桃花、银柳或橘子树,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发达、万事如意。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每逢春节都要举行大型的“春到河畔迎新年”的活动。

2.端午节

端午节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爱国诗人和杰出政治家屈原。每年端午节到来之时,人们把米团扔进大海,据说是为了吸引那些鱼和海怪,以防止他的躯体被吞食。在新加坡,端午节庆祝活动最出色的部分就是东海岸公园的国际龙舟邀请赛。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于此。

3.中秋节

华人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节日期间,当地的孩子们拿起传统的五颜六色的灯笼到处游玩,而各种各样的月饼是人们自己享用或送礼的应节食品。到了夜晚,裕华园就成了节日焦点,因为这里通常有传统灯笼展和猜灯谜的活动。

4.开斋节

马来人最重要的节日当属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穆斯林从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个月后见到新月才可开斋。新加坡的开斋节极为隆重,伊斯兰教徒一大早就进行祷告,男女老少皆沐浴更衣,然后探亲访友,举行庆祝活动。每个家庭还要向穷人施“开斋捐”,而且还会点亮一盏盏彩灯,准备好以椰叶包裹的米糕、以椰奶烹煮的牛肉、椰肉炒红辣椒等丰盛的菜肴。和中国新年一样,伊斯兰教徒也在这期间打扫住屋、拜访亲友、添购新衣、准备特殊食品,并且恳求长辈原谅晚辈的过错。

5.哈芝节

哈芝节也称宰牲节、古尔邦节。按伊斯兰教历法,每年的12月10日是宰牲节,以纪念先知亚伯拉罕为真主所作的奉献。穆斯林聚集在清真寺祈祷后,便会举行“献祭”仪式。仪式中会将人们奉献的羊宰杀,其中三分之二的肉分发给穷人,剩下的肉分给那些奉献祭品的人。这种方式使整个穆斯林社会团结一心,互相照顾。余下的时间穆斯林会用来走亲访友。

6.屠妖节

屠妖节,或称为灯节,是印度教教徒庆祝光明战胜黑暗、正义击败邪恶的节日。屠妖节亮灯仪式标志着庆祝活动的开始。节日期间,家家户户会把房屋打扫干净,在住屋周围点上灯,迎接守护神和幸运女神。印度教教徒会举行盛大庆典,用车载着神像游行庆祝。有些教徒身上负着铁架,刺著银针,向神表示谢恩或赎罪。节日期间,人们去寺庙做祷告。每个家庭也会烹煮香浓四溢的节日佳肴。庆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带,小印度的寺庙和街道用彩灯和花环精心装饰,再加上五彩的拱门,整个地区被点缀得格外绚烂。

7.卫塞节

卫塞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时间是5月10日。佛教有佛诞节、佛成道节和佛涅槃节,分别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成佛和圆寂。东南亚国家把这三个节日合在一起,称卫塞节。节日期间,佛寺要举行法会等宗教活动。

8.圣诞节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时间是12月25日。节日前,人们用灯光和烛火装饰房间和常青树(圣诞树),寄送贺卡,向小孩和穷人赠送礼物。节日期间,家人尽量团聚,并走亲访友,互相馈赠。圣诞节一般和公历新年连在一起庆贺。

9.耶稣受难节与复活节

耶稣受难节是在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纪念耶稣牺牲的节日,是一个庄重的节日,受难节之后的星期日便是复活节,庆祝耶稣的复活。受难节与复活节都是纪念和感恩的节日。

社交礼仪和禁忌习俗

去新加坡旅游前应该知道当地人的社交礼仪和禁忌习俗,在新加坡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独立以后,政府奉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提倡文明礼貌,使新加坡社会逐渐形成相互尊重、民族和睦的良好风气。

(一)社交礼仪习俗

1.日常交往礼节

在日常交往中,要注意衣着整洁,讲究卫生。衣着邋遢,不刮胡须,会被人轻视,或被认为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收到礼品时,要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回赠同等价值的礼品。礼品要注意包装。送礼应用右手以示郑重。除非对方要求,一般不要当面打开礼品。

2.见面礼节

新加坡人见面时,通常互相握手。熟人见面也可以点头示意。印度人见面时一般是双手合十致意。马来人则按伊斯兰教习俗,双手合在一起,互相在手面手背轻拍几下,然后把手贴住额角或嘴唇。

称呼方面,对男性可称先生。如果对方年龄较大,则年轻者应称年长者为老先生或某老。如果知道对方的职位,可直接称呼某经理、某总经理、某董事长等。对女性可称呼小姐,对年长女性可称女士。如果知道她的职务,也可称某经理、某总经理、某董事长等。

3.谈话礼节

同人谈话时,一定要认真倾听,目视对方,以示尊重;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要随意打断对方说话。在新加坡,谈话时双手贴在臀部,是表示你在发怒的姿态。除非你真在发怒,否则千万注意不要把双手贴在臀部。

4.宴请和聚会礼节

新加坡人招待客人,一般是请吃午餐或晚餐。如果赴宴,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客人的言谈举止应稳重有礼。如果在主人家做客,吃完饭应主动帮助收拾和清洗餐具。与马来人、印度人一起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二)日常禁忌习俗

1.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禁忌

新加坡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与人交往时,尽量不要询问和谈论个人的性格、配偶情况、宗教信仰等,因为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新加坡有自己的政治社会特色,所以也不要议论当地的政治或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

新加坡人不喜欢听“恭喜发财”的祝词,因为他们所理解的“发财”是发“不义之财”。和其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新加坡人视头部为心灵所在,头被人触摸即被视为受到侮辱。千万不要摸别人的头尤其是小孩的头以示亲热和善意。

在色彩方面,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欢红色。他们认为,艳丽夺目的红色,是庄严、热烈、喜庆、吉祥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黑色、紫色不为新加坡人所欢迎。在他们的意识里,黑色、紫色代表着不吉利。另外,新加坡人对白色也普遍看好,视之为纯洁与美德的象征。新加坡目前的国旗,就是由红色和白色两种色彩构成的。

就数字而论,新加坡人对“4”与“7”这两个数字的看法不太好。这主要是因为,在华语中,“4”的发音与“死”相仿,而“7”则被视为一个消极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里,新加坡华人对传统民俗非常讲究,吉祥字、吉祥画在他们的周围随处可见。最受他们喜爱的吉祥字有“囍”、“福”、“吉”、“鱼”等。最受他们欢迎的吉祥画,则有表示“平安”的“苹果”,表示“和平”的“荷花”,表示“力量”的“竹子”,表示“幸运”的“蝙蝠”等。

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养猪,不吃猪肉,只吃食草类动物,如牛羊肉。印度人则视牛为圣物,不杀牛,不吃牛肉,而吃羊肉和猪肉。

2.宗教活动中的禁忌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非常神圣。非穆斯林如要进入,必须事先征得同意,并由穆斯林陪同。进入时须脱鞋,并从右门进入。

新加坡注意维护宗教的严肃性,尊重各宗教的创始人,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禁止在商业活动中使用宗教名称或象征性标志。

3.政府禁令和民间避讳

在新加坡,人们普遍讲究社会公德。政府通过采用“法”与“罚”这两大法宝,去促使人们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在今日的新加坡,讲究社会公德,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去新加坡时,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必须心中有数。例如,在新加坡,公共场所不准嚼口香糖,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方便”之后必须拉水冲洗,在公共场合不准吸烟、吐痰和随地乱扔废弃物品。不然的话,就必受处罚,需要交纳高额的罚金,搞不好还会吃官司,甚至被判笞刑鞭打。

新加坡提倡节约,在饭店吃自助餐,取到盘中的食品应全部吃完,否则会受到按餐费加倍的处罚。

新加坡政府廉洁,精英治国,勤奋高效,法制健全,政治稳定,种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推行自由贸易,不断引进人才,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和经济,加上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迅速崛起,成为东盟国家的典范。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