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歷史與文化(4)新加坡篇

2019年09月25日   •   3萬次閱讀

小印度成為新加坡的一大旅遊熱點,是因為這裡有濃郁的印度生活氣息。一進入小印度,耳畔是風格獨特的印度音樂,周圍是那種讓人沉迷的強烈的香料氣味。商店裡陳列著銀器、銅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茉莉花環和絲製紗麗等,其價廉物美讓遊客滿心歡喜。小印度區域還有兩處勝跡,即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與千燈寺。

新加坡飲食文化習俗

許多新加坡華人是中國東南沿海移民及其後裔,因而在飲食上比較喜歡甜食,尤其是廣東菜。高層知識家庭早點喜歡吃西餐,主食愛吃米飯和包子,不吃饅頭,下午一般要吃些點心。橘子蛋糕是華人喜愛的甜食。華人愛吃的菜有鯊魚片、油炸魚、炒蝦仁、咖喱牛肉、魚香茄子等。新加坡鄉土菜「娘惹菜」是用豬肉和曬乾的蕈加上椰子果乳、紅辣椒等調製而成。

馬來人遵從伊斯蘭教習俗,禁酒,不吃紅肉,不吃宰殺前已死的動物的肉和血,愛喝咖啡和紅茶,愛嚼檳榔。他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帶辣椒的菜,尤其愛吃咖喱牛肉,還愛吃一種發酵過的臭豆。馬來菜常用椰奶和辣椒作配料。有一種「三巴」辣椒糊,是用番茄、蒜、胡椒、鹽等製成,味道刺激。著名的小吃有沙嗲烤肉串,它是將一串串腌好的牛肉、羊肉或雞肉在火炭上烤熟後,再蘸上用花生及椰漿調製而成的沙嗲醬,吃起來非常美味。

馬來人招待客人只用冰水或茶水作飲料,而不用酒。就餐時,男子兩腳交叉在前,盤腿而坐,婦女則屈腿而坐。用餐時,馬來人習慣用右手取物,不用左手。在馬來人的文化中,左手被認為是不潔凈的。因此,用手取食,一是不能用錯手,二是用餐前必須洗手。忽視這些細節,會被人認為不禮貌。

印度人愛吃大米飯和印度羅提(Roti)餅,飲紅茶、咖啡、冷開水,禁食牛肉,也不食蛇肉。麵粉加紅糖、用油炸做成的「甜肉」,是印度人尤其是老年人喜食的風味小吃。印度菜大部分使用一種叫馬沙拉的調味品,它主要是提取植物的根、葉、果實、種子製成,放入食物中以增加香味。

印度菜有15種以上的傳統烹調方法,大體可分北印度菜和南印度菜兩大菜系。北印度菜味道比較溫和,辣味適度,主要與蝦、羊肉、雞肉、蔬菜等和咖喱飯一起吃。宮廷菜坦德利雞(用酸奶酪炙烤的小雞肉)是北印度菜的代表之一。泰米爾人常吃的南印度菜味道強烈、辛辣,將蝦、羊肉、蔬菜放在香蕉葉子上和咖喱飯一起吃。

新加坡人有吃午茶的習慣,這是當年英國人傳入的習俗,但新加坡人又加入當地的特色。午茶除傳統的蛋糕、三明治、紅茶外,點心還有面類、比薩餅、炸雞、馬來點心,飲料還有中國綠茶、咖啡、豆奶等。

新加坡餐飲業首創的一大特色就是「小販中心」。這是一種類似中國夜市的美食中心。它把售賣各式各樣熟食的小販攤點都集合到一個屋檐下,食客們在一個地方,就可以同時吃到新加坡幾乎所有種類的地道美食。「小販中心」一般都有上百個攤位。一個個食攤依次排列,提供不同菜肴,現做現賣,確保新鮮。

「小販中心」的前身就是路邊攤。政府出於衛生和管理的角度,逐漸將所有的路邊攤歸攏,統一集中起來。其實從路邊攤到「小販中心」,不單是多了遮風擋雨的堅固頂蓋和潔凈的環境,有了整齊劃一的坐椅和攤位,也無形中發展出了新加坡獨有的庶民飲食文化。

新加坡民族傳統節日風俗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節日也豐富多彩。在新加坡,各個民族大都保持著各自的傳統習俗,並相互融合。新加坡的法定節日有10個,分別是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衛塞節、開齋節、哈芝節、聖誕節、耶穌受難節和屠妖節。春節放假兩天,其他節日放假1天。全年帶薪假日共11天。

1.春節

春節是中國的農曆新年,也是華人最大的傳統節日。因新加坡華人主要是中國東南沿海移民及其後裔,所以新加坡的春節習俗與中國福建、廣東、海南比較相似。節前大掃除,裝飾房間。門上貼春聯,貼「福」字,寄託對新年的期盼和祝願。在客廳擺上一盆桃花、銀柳或橘子樹,桃花象徵幸福,銀柳象徵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橘子象徵大吉大利。臘月二十四日送灶王。大年三十日吃團圓飯,給小孩壓歲錢,守歲。初一拜年,給紅包,吃甜花糕。春節期間,一般公司、商店也貼春聯和擺放桃花、銀柳或橘子樹,祈求新的一年生意發達、萬事如意。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加坡每逢春節都要舉行大型的「春到河畔迎新年」的活動。

2.端午節

端午節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是為了紀念中國著名愛國詩人和傑出政治家屈原。每年端午節到來之時,人們把米糰扔進大海,據說是為了吸引那些魚和海怪,以防止他的軀體被吞食。在新加坡,端午節慶祝活動最出色的部分就是東海岸公園的國際龍舟邀請賽。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日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隊伍雲集於此。

3.中秋節

華人在農曆八月十五慶祝中秋節。節日期間,當地的孩子們拿起傳統的五顏六色的燈籠到處遊玩,而各種各樣的月餅是人們自己享用或送禮的應節食品。到了夜晚,裕華園就成了節日焦點,因為這裡通常有傳統燈籠展和猜燈謎的活動。

4.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曆九月,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新加坡的開齋節極為隆重,伊斯蘭教徒一大早就進行禱告,男女老少皆沐浴更衣,然後探親訪友,舉行慶祝活動。每個家庭還要向窮人施「開齋捐」,而且還會點亮一盞盞彩燈,準備好以椰葉包裹的米糕、以椰奶烹煮的牛肉、椰肉炒紅辣椒等豐盛的菜肴。和中國新年一樣,伊斯蘭教徒也在這期間打掃住屋、拜訪親友、添購新衣、準備特殊食品,並且懇求長輩原諒晚輩的過錯。

5.哈芝節

哈芝節也稱宰牲節、古爾邦節。按伊斯蘭教曆法,每年的12月10日是宰牲節,以紀念先知亞伯拉罕為真主所作的奉獻。穆斯林聚集在清真寺祈禱後,便會舉行「獻祭」儀式。儀式中會將人們奉獻的羊宰殺,其中三分之二的肉分發給窮人,剩下的肉分給那些奉獻祭品的人。這種方式使整個穆斯林社會團結一心,互相照顧。餘下的時間穆斯林會用來走親訪友。

6.屠妖節

屠妖節,或稱為燈節,是印度教教徒慶祝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擊敗邪惡的節日。屠妖節亮燈儀式標誌著慶祝活動的開始。節日期間,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乾淨,在住屋周圍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教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著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負著鐵架,刺著銀針,向神表示謝恩或贖罪。節日期間,人們去寺廟做禱告。每個家庭也會烹煮香濃四溢的節日佳肴。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小印度的寺廟和街道用彩燈和花環精心裝飾,再加上五彩的拱門,整個地區被點綴得格外絢爛。

7.衛塞節

衛塞節是佛教的重要節日,時間是5月10日。佛教有佛誕節、佛成道節和佛涅槃節,分別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成佛和圓寂。東南亞國家把這三個節日合在一起,稱衛塞節。節日期間,佛寺要舉行法會等宗教活動。

8.聖誕節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時間是12月25日。節日前,人們用燈光和燭火裝飾房間和常青樹(聖誕樹),寄送賀卡,向小孩和窮人贈送禮物。節日期間,家人儘量團聚,並走親訪友,互相饋贈。聖誕節一般和公曆新年連在一起慶賀。

9.耶穌受難節與復活節

耶穌受難節是在每年四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紀念耶穌犧牲的節日,是一個莊重的節日,受難節之後的星期日便是復活節,慶祝耶穌的復活。受難節與復活節都是紀念和感恩的節日。

社交禮儀和禁忌習俗

去新加坡旅遊前應該知道當地人的社交禮儀和禁忌習俗,在新加坡這個多民族的國家裡,各民族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獨立以後,政府奉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同時發揚各民族優秀的文化,提倡文明禮貌,使新加坡社會逐漸形成相互尊重、民族和睦的良好風氣。

(一)社交禮儀習俗

1.日常交往禮節

在日常交往中,要注意衣著整潔,講究衛生。衣著邋遢,不刮鬍須,會被人輕視,或被認為是對對方的不尊重。收到禮品時,要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回贈同等價值的禮品。禮品要注意包裝。送禮應用右手以示鄭重。除非對方要求,一般不要當面打開禮品。

2.見面禮節

新加坡人見面時,通常互相握手。熟人見面也可以點頭示意。印度人見面時一般是雙手合十致意。馬來人則按伊斯蘭教習俗,雙手合在一起,互相在手面手背輕拍幾下,然後把手貼住額角或嘴唇。

稱呼方面,對男性可稱先生。如果對方年齡較大,則年輕者應稱年長者為老先生或某老。如果知道對方的職位,可直接稱呼某經理、某總經理、某董事長等。對女性可稱呼小姐,對年長女性可稱女士。如果知道她的職務,也可稱某經理、某總經理、某董事長等。

3.談話禮節

同人談話時,一定要認真傾聽,目視對方,以示尊重;不要東張西望,更不要隨意打斷對方說話。在新加坡,談話時雙手貼在臀部,是表示你在發怒的姿態。除非你真在發怒,否則千萬注意不要把雙手貼在臀部。

4.宴請和聚會禮節

新加坡人招待客人,一般是請吃午餐或晚餐。如果赴宴,可以帶一束鮮花或一盒巧克力作為禮物。客人的言談舉止應穩重有禮。如果在主人家做客,吃完飯應主動幫助收拾和清洗餐具。與馬來人、印度人一起吃飯時,注意不要用左手。

(二)日常禁忌習俗

1.生活中的行為舉止禁忌

新加坡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與人交往時,儘量不要詢問和談論個人的性格、配偶情況、宗教信仰等,因為這些都屬於個人隱私。新加坡有自己的政治社會特色,所以也不要議論當地的政治或民族、宗教方面的問題。

新加坡人不喜歡聽「恭喜發財」的祝詞,因為他們所理解的「發財」是發「不義之財」。和其他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一樣,新加坡人視頭部為心靈所在,頭被人觸摸即被視為受到侮辱。千萬不要摸別人的頭尤其是小孩的頭以示親熱和善意。

在色彩方面,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歡紅色。他們認為,艷麗奪目的紅色,是莊嚴、熱烈、喜慶、吉祥的象徵,而且還具有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黑色、紫色不為新加坡人所歡迎。在他們的意識里,黑色、紫色代表著不吉利。另外,新加坡人對白色也普遍看好,視之為純潔與美德的象徵。新加坡目前的國旗,就是由紅色和白色兩種色彩構成的。

就數字而論,新加坡人對「4」與「7」這兩個數字的看法不太好。這主要是因為,在華語中,「4」的發音與「死」相仿,而「7」則被視為一個消極的數字。

在日常生活里,新加坡華人對傳統民俗非常講究,吉祥字、吉祥畫在他們的周圍隨處可見。最受他們喜愛的吉祥字有「囍」、「福」、「吉」、「魚」等。最受他們歡迎的吉祥畫,則有表示「平安」的「蘋果」,表示「和平」的「荷花」,表示「力量」的「竹子」,表示「幸運」的「蝙蝠」等。

新加坡是多民族國家。馬來人多信奉伊斯蘭教,不養豬,不吃豬肉,只吃食草類動物,如牛羊肉。印度人則視牛為聖物,不殺牛,不吃牛肉,而吃羊肉和豬肉。

2.宗教活動中的禁忌

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非常神聖。非穆斯林如要進入,必須事先徵得同意,並由穆斯林陪同。進入時須脫鞋,並從右門進入。

新加坡注意維護宗教的嚴肅性,尊重各宗教的創始人,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面像,禁止在商業活動中使用宗教名稱或象徵性標誌。

3.政府禁令和民間避諱

在新加坡,人們普遍講究社會公德。政府通過採用「法」與「罰」這兩大法寶,去促使人們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在今日的新加坡,講究社會公德,可以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去新加坡時,對於這方面的情況,必須心中有數。例如,在新加坡,公共場所不准嚼口香糖,過馬路時不能闖紅燈,「方便」之後必須拉水沖洗,在公共場合不准吸菸、吐痰和隨地亂扔廢棄物品。不然的話,就必受處罰,需要交納高額的罰金,搞不好還會吃官司,甚至被判笞刑鞭打。

新加坡提倡節約,在飯店吃自助餐,取到盤中的食品應全部吃完,否則會受到按餐費加倍的處罰。

新加坡政府廉潔,精英治國,勤奮高效,法制健全,政治穩定,種族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政府推行自由貿易,不斷引進人才,積極發展科技、教育和經濟,加上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迅速崛起,成為東協國家的典範。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