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的2门课,就没那么幸运了。数据挖掘课(Data mining for manager)还好,有个来自马来西亚的男孩子牵头,团队4个人还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预测建模(Predict modeling)课,其他组都是5个人,只有我们组里才3个人,除了我,1个是欧亚裔的新加坡女孩,1个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男孩。临到讨论团队作业时,那个马来西亚华人退学了(他在我的第二个学期入学,入学2周内,如果不想学,学校允许退学)!然后只剩下我和那个欧亚族裔女孩。我俩分工,我写代码,她根据代码写分析报告。快到交作业的时候,我问她报告写得怎么样了,她说还没开始呢!我慌了,赶紧自己开始琢磨报告和PPT。因为老师需要我们每个团队必须讲PPT,占部分的10%。
我们选的是新加坡组屋转售的数据分析。我用刚学的R语言做了数据清理,建模,可视化和预测分析。但写成报告形式,对我难度太大。我只得Google别人写的数据分析报告,然后依葫芦画瓢,按照报告结构说些自己的分析观点。 我的团队PPT陈述排在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个。认真听完别人团队的PPT陈述后,我修改完善了EDA部分和模型分析部分,同时发送给同组的女孩,请她作最后的完善,并与我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老师做陈述。 她答应了。我稍微放松了一下。结果,临到我们组陈述时,她发WHATSAPP给我,说她家里有事,课不能上,当然也不能跟我一起陈述。我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办?!这最后一节课我上得六神无主,老师在点评,我在下面直犯嘀咕:到底是讲还是不讲?讲只能一个人去讲,不讲就得不到这个10%!我必须做个了断! 我以最快的速度给老师写了封邮件,大意是,我已经完成了报告和PPT,但由于团队成员只有我1个人,所以我将放弃PPT陈述,但我保证会提交最后的完善的代码、报告和PPT。
老师还在点评,估计也没空看到我的邮件。在轮到我陈述的最后一课,老师叫我名字的时候,我悄悄退出了网上课堂!!我不想太尴尬,只能放弃这个10%!! 之前团队相识的同学,纷纷在WHATSAPP上问我怎么啦?为什么退出课堂,我只能跟他们解释,我英文不太好,怕一个人讲得不好,更尴尬!
我万万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团队作业,竟给我如此深刻的教训。我应该在第一个组员退出时就早点跟老师沟通,申请加入其他组或提请老师另作安排的。 这次事件后,我甚至起了放弃学下去的念头。直到2021年圣诞节前夕,我上网查了第二学期的成绩,看到这门课得了C+,过了!!!我才决心继续学下去,善始善终学完既定的所有课程。 古人不是有句话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坚持,就是胜利!
Chapter 3 乐乎哉? 其乐无穷!(How to study)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线下考试,滑铁卢!
6门课,6次考试。本来说好都是线下闭卷考试。第一学期因为疫情反扑,大家对疫情心存芥蒂,学校改为了线上;第二学期,本来学校坚持线下,但DELTA肆虐,同学们跟学校据理力争,又改为了线上;第三学期,正值OMICRON横行新加坡,但因为新加坡早在2021年10月就做好准备与病毒共存,所以学校线下考试没人提出异议。
经历过4次线上考试的我(好处是,可以在家考,在规定的2小时内自主完成试卷后通过网络上载答卷纸,老师不会监督你是否去查阅资料,但会网上比对答案,判断你是否抄袭),以为线下考试,不让讨论,不让互相抄,至少应该可以开卷自己查资料吧。考前,我认真地复习了一周,力争每个知识点,每张讲义都看到。但对于那些深奥难懂的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术语,要完整地用英文背下定义,以及理解数据分析的每个步骤,用专业的统计术语读图分析数据,难啊~~我只能尽力去理解,去记,去背,去尝试计算。 考CRM那天,我一进考场,顿时傻了。总共30人考试,安排了3位监考老师,一人一座,教室四周都是监控摄像头——简直比我当年高考还严格。监考老师严格按时间和要求,履行监考任务。不到时间,不能提前读题;时间结束,不能多写一个字。桌上只能摆自己的身份证,笔和计算器。包包手机静音放在考场指定的圈内,考卷上还要写自己的座位号。
我甚至连计算器都忘了带。粗略看了下考卷。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小题,主要考记忆。刚好在考前我猛背了一下,14个要点应该记得差不多,其他的就只能自己临场发挥了。第二部分是看图分析和计算,有将近10个小题,我挑最确定地做了几题。第三部分,是敏感性和精确性计算,还有一些R代码写出来运行结果分析,有关决策树和广告投放渠道最优化问题分析的,要解释哪步错误,R方分析。我穷尽了脑子里残存的记忆,飞快地在纸面上写下了能写的部分,然后,2小时到了~~然后,我还没写完~~
我悲催地交卷了。走出考场,我跟同学们聊了聊,发现不独我没写完,一大半的人都没写完。我又释然了,我不过是想求得一个及格的分数,应该不会那么惨得不到吧? DV的考试,吸取CRM考试的教训。我花了双倍的时间去复习和理解。数据可视化,重在实操,线下考试,怎么去测试实操呢?老师没说,只划了重点,说瀑布图、甘特图必考。怎么个出题法,自己琢磨去。考试那一天,我快速浏览了一下考卷,发现实操部分占一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将近占了一半!这是要考得我老眼昏花的节奏!
我搜刮完印象中的知识点,发现记得全术语,写得对英文单词,但术语的进一步解释,完全记不住原话,只能用自己的理解胡乱解释一通。什么数据属性的分类、定义,数据变量分类及可视化,创建有效的数据仪表板,数值数据分析中的推理分析,假设检验分析,蒙特卡罗模拟,还有各种可视化的举例分析,诸如正态、偏态分布,箱线图、散点图、相关性分析,等等,都是草草点到为止。这门课,又是掐著点交的卷,仍有几题答不出。呜呜 ~~
老师最后一节课,给我们讲解了考题。同组的同学跟我一样感慨:这节课应该是第一节就给上的啊,知识点归纳得这么好!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临到考试悔当初啊!
4月中旬,所有的考核成绩将会公布。不出意外的话,我想我应该能按计划圆满完成学业,取得商业分析专业的研究生文凭。
拿到文凭不是目的。长达一年的学习经历,个中的苦与乐,煎熬与折磨,以及尝试各种不同新兴工具终有所获的小喜悦,是花钱也买不来的人生小确幸。
谁说"人到中年万事休,中年以后不接招”!人到中年,学点年轻人的本事,更深深体会到孟郊的那首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回眸是春,望眼是秋。中年应有中年的淡定和自信,依靠内在的坐标自省自悟,才能在这个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做到内心不再惶恐,不再摇摆不定。 这是在这个长夏无秋冬的赤道蕞尔小国一年多的求学经历教会我的。人生就是要自找压力,永不放弃学习。 我辈当自勉,小辈更当谨记。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图文来自新加坡眼APP网友若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