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我又來到坡島讀研,記錄那些辛酸苦辣

2022年04月15日   •   4959次閱讀

第二學期的2門課,就沒那麼幸運了。數據挖掘課(Data mining for manager)還好,有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男孩子牽頭,團隊4個人還算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但預測建模(Predict modeling)課,其他組都是5個人,只有我們組裡才3個人,除了我,1個是歐亞裔的新加坡女孩,1個是馬來西亞的華人男孩。臨到討論團隊作業時,那個馬來西亞華人退學了(他在我的第二個學期入學,入學2周內,如果不想學,學校允許退學)!然後只剩下我和那個歐亞族裔女孩。我倆分工,我寫代碼,她根據代碼寫分析報告。快到交作業的時候,我問她報告寫得怎麼樣了,她說還沒開始呢!我慌了,趕緊自己開始琢磨報告和PPT。因為老師需要我們每個團隊必須講PPT,占部分的10%。

我們選的是新加坡組屋轉售的數據分析。我用剛學的R語言做了數據清理,建模,可視化和預測分析。但寫成報告形式,對我難度太大。我只得Google別人寫的數據分析報告,然後依葫蘆畫瓢,按照報告結構說些自己的分析觀點。 我的團隊PPT陳述排在最後一節課的最後一個。認真聽完別人團隊的PPT陳述後,我修改完善了EDA部分和模型分析部分,同時發送給同組的女孩,請她作最後的完善,並與我一起在規定的時間內給老師做陳述。 她答應了。我稍微放鬆了一下。結果,臨到我們組陳述時,她發WHATSAPP給我,說她家裡有事,課不能上,當然也不能跟我一起陳述。我一下子就懵了,怎麼辦?!這最後一節課我上得六神無主,老師在點評,我在下面直犯嘀咕:到底是講還是不講?講只能一個人去講,不講就得不到這個10%!我必須做個了斷! 我以最快的速度給老師寫了封郵件,大意是,我已經完成了報告和PPT,但由於團隊成員只有我1個人,所以我將放棄PPT陳述,但我保證會提交最後的完善的代碼、報告和PPT。

老師還在點評,估計也沒空看到我的郵件。在輪到我陳述的最後一課,老師叫我名字的時候,我悄悄退出了網上課堂!!我不想太尷尬,只能放棄這個10%!! 之前團隊相識的同學,紛紛在WHATSAPP上問我怎麼啦?為什麼退出課堂,我只能跟他們解釋,我英文不太好,怕一個人講得不好,更尷尬!

我萬萬沒料到,一個小小的團隊作業,竟給我如此深刻的教訓。我應該在第一個組員退出時就早點跟老師溝通,申請加入其他組或提請老師另作安排的。 這次事件後,我甚至起了放棄學下去的念頭。直到2021年聖誕節前夕,我上網查了第二學期的成績,看到這門課得了C+,過了!!!我才決心繼續學下去,善始善終學完既定的所有課程。 古人不是有句話嗎?「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堅持,就是勝利!

Chapter 3 樂乎哉? 其樂無窮!(How to study)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

線下考試,滑鐵盧!

6門課,6次考試。本來說好都是線下閉卷考試。第一學期因為疫情反撲,大家對疫情心存芥蒂,學校改為了線上;第二學期,本來學校堅持線下,但DELTA肆虐,同學們跟學校據理力爭,又改為了線上;第三學期,正值OMICRON橫行新加坡,但因為新加坡早在2021年10月就做好準備與病毒共存,所以學校線下考試沒人提出異議。

經歷過4次線上考試的我(好處是,可以在家考,在規定的2小時內自主完成試卷後通過網絡上載答捲紙,老師不會監督你是否去查閱資料,但會網上比對答案,判斷你是否抄襲),以為線下考試,不讓討論,不讓互相抄,至少應該可以開卷自己查資料吧。考前,我認真地複習了一周,力爭每個知識點,每張講義都看到。但對於那些深奧難懂的統計學和機器學習術語,要完整地用英文背下定義,以及理解數據分析的每個步驟,用專業的統計術語讀圖分析數據,難啊~~我只能盡力去理解,去記,去背,去嘗試計算。 考CRM那天,我一進考場,頓時傻了。總共30人考試,安排了3位監考老師,一人一座,教室四周都是監控攝像頭——簡直比我當年高考還嚴格。監考老師嚴格按時間和要求,履行監考任務。不到時間,不能提前讀題;時間結束,不能多寫一個字。桌上只能擺自己的身份證,筆和計算器。包包手機靜音放在考場指定的圈內,考卷上還要寫自己的座位號。

我甚至連計算器都忘了帶。粗略看了下考卷。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小題,主要考記憶。剛好在考前我猛背了一下,14個要點應該記得差不多,其他的就只能自己臨場發揮了。第二部分是看圖分析和計算,有將近10個小題,我挑最確定地做了幾題。第三部分,是敏感性和精確性計算,還有一些R代碼寫出來運行結果分析,有關決策樹和廣告投放渠道最優化問題分析的,要解釋哪步錯誤,R方分析。我窮盡了腦子裡殘存的記憶,飛快地在紙面上寫下了能寫的部分,然後,2小時到了~~然後,我還沒寫完~~

我悲催地交卷了。走出考場,我跟同學們聊了聊,發現不獨我沒寫完,一大半的人都沒寫完。我又釋然了,我不過是想求得一個及格的分數,應該不會那麼慘得不到吧? DV的考試,吸取CRM考試的教訓。我花了雙倍的時間去複習和理解。數據可視化,重在實操,線下考試,怎麼去測試實操呢?老師沒說,只劃了重點,說瀑布圖、甘特圖必考。怎麼個出題法,自己琢磨去。考試那一天,我快速瀏覽了一下考卷,發現實操部分占一半,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也將近占了一半!這是要考得我老眼昏花的節奏!

我搜刮完印象中的知識點,發現記得全術語,寫得對英文單詞,但術語的進一步解釋,完全記不住原話,只能用自己的理解胡亂解釋一通。什麼數據屬性的分類、定義,數據變量分類及可視化,創建有效的數據儀錶板,數值數據分析中的推理分析,假設檢驗分析,蒙特卡羅模擬,還有各種可視化的舉例分析,諸如正態、偏態分布,箱線圖、散點圖、相關性分析,等等,都是草草點到為止。這門課,又是掐著點交的卷,仍有幾題答不出。嗚嗚 ~~

老師最後一節課,給我們講解了考題。同組的同學跟我一樣感慨:這節課應該是第一節就給上的啊,知識點歸納得這麼好! 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臨到考試悔當初啊!

4月中旬,所有的考核成績將會公布。不出意外的話,我想我應該能按計劃圓滿完成學業,取得商業分析專業的研究生文憑。

拿到文憑不是目的。長達一年的學習經歷,個中的苦與樂,煎熬與折磨,以及嘗試各種不同新興工具終有所獲的小喜悅,是花錢也買不來的人生小確幸。

誰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中年以後不接招」!人到中年,學點年輕人的本事,更深深體會到孟郊的那首詩: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回眸是春,望眼是秋。中年應有中年的淡定和自信,依靠內在的坐標自省自悟,才能在這個不確定的大環境中做到內心不再惶恐,不再搖擺不定。 這是在這個長夏無秋冬的赤道蕞爾小國一年多的求學經歷教會我的。人生就是要自找壓力,永不放棄學習。 我輩當自勉,小輩更當謹記。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若鄰)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