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
——致歲月
chapter 1 北緯一度,從頭學起(why to study)

語言能力和技能學習同等重要 從北緯31度的上海,來到北緯1度的小坡。緯度的降低,伴隨的打擊也是降維的。30年多年前學了10多年的「啞巴」英語,只會看不會說,對付國內的考試綽綽有餘,卻沒法深度參與對話,更不敢嘗試去找全英文環境下的工作;20多年政府機關的養尊處優,除了管理和協調能力,傍身的技能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感覺不足以謀生。
學習,是2020年10月15日登陸這個小島國後,我的首要任務。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提升語言能力。
學英文,在線是首選。我報了coursera的三門英文課程,中級英文語法專項課程、學術英文寫作專項課程、英文演講專項課程,每門課50美元。同時聽從朋友建議,購買了Rosetta Stone的終身課程,179美元。另外,我還在網上搜了些免費學習的資源,時不時在English Club以及Duolingo上強化一下聽力和語法練習。線上的課程,2個月就學完了。感覺實際能力提升有限,尤其是口語,沒人對練,膽子不夠,還是沒法開口。於是,我決定嘗試一下線下課。 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是小坡英語能力培訓到了天花板的機構。它是雅思官方出題機構,跟英國知名的網上公開課教育平台FurtureLearn也有合作,有英語學習的網絡資源和平台優勢。找到離家近的植物園附近的培訓點,我去做了個測試,並了解了一下相關的課程費用。測試老師給我的英文評定為中級,提出了一個口語強化訓練的方案,一對一,可以到家提供服務。價格每小時200多美元。我心裡盤算了一下,10次課就超過2000多美元,而且肯定不是10次課就能提升口語水平的,最少得30-50次,這將大大超出我的預算(我的心理預期是5000美金以內)。 語言能力固然重要,技能的提升也同樣迫切。我決定換一種思路,不找培訓機構,找新加坡的大學,可以全職也可以兼職,學一門專業的課程,逼自己在全英文的授課環境里,語言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

大學申請一波三折 小坡島那麼多大學,選什麼類型的大學?讀什麼專業?怎麼樣才能申請符合條件? 我開始在網上做起功課。感謝《知乎》一些專欄博主的歸納總結,讓我在很短時間內了解了新加坡大學的情況。新加坡的大學總體分為公立、私立兩類。公立的6所大學,5所理工學院,私立的多是與英澳美等國合作辦學的。我重點看了公立的國大、南大、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排名前5的私立大學。發現開辦了我感興趣的研究生專業,比如數字營銷、商業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因為之前工作經歷里一直跟新媒體運營管理、品牌推廣、公共關係、人力資源管理有過交集,所以對類似的市場化的專業比較感興趣)的公立大學,學費都要超過3萬新,至少雅思6.5~7以上。私立的大學,新加坡管理學院之前是政府背景,排名第1,很多新加坡本地的人也會將它當作轉崗提升晉級培訓的首選。如果不拿碩士學位,一年可以學完的兼職研究生課程,費用在6000多新(含申請費),雅思6.0(或Paper-based TOEFL 570,Internet-based TOEFL 88)以上,有認證的學士學位就可以申請了。我決定一試。
我開始了一系列申請準備。首先是國內學歷認證。還好出國前在學信網上認證了我的雙學士學位暨本科畢業證書,拿英文的就可以了。比較頭疼的,是需要大學4年的各科成績,並認證。我只好跟原單位管人事的同事聯繫,讓他在我還沒有轉走的人事檔案里找到了20多年前我大學4年的成績單,拍照發給我。我花了近300新,找人把成績翻譯並公證好。其次是語言成績。我諮詢了項目招生人員,國內的四六級成績不認可,只認托福或雅思。SIM實行的是一年三次滾動招生,每年的1、5、9月,是新生入學時期。我決定申請SIM的時候,已是2021年2月底了。要趕上5月份那次入學,最晚只能在4月中旬考出英語成績。留給我準備報名和考試的時間不多了。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下的語言考試幾乎處於停滯階段。線上的考試,考位也要靠搶才能搶到,而且出成績至少得一個月。怎麼辦?
在網申階段,我看到SIM認可多鄰國考試的成績。這個考試有個優勢,就是可以在家考試,考一次49美金,一個月(30天)可以考一次,1小時可以結束考試,2天就可出成績。我諮詢了下招生官,問她我是否可以改考多鄰國?她說最好是雅思。我給她陳述了時間上的擔心,她請示了下上級,同意了(入讀後我才了解到,我的同學大多是新加坡本地人或東南亞國家在新加坡工作的人,他們的英語都是母語級別,我是特例,唯一一個剛從中國過來,且一直沒把英語當工作語言使用過的人)。但強調必須4月中旬考出相當於雅思6.0(多鄰國考試100分以上。這相當於英語非母語人士的中高級別,能夠在大多數場合順利溝通交流,包括不熟悉的場景和話題。能夠理解具體或抽象文章的主要思路。能夠輕鬆地與熟練使用英語的人進行交流)的成績。我心想,到4月中旬要成績的話,安排得好,可以考2次,我就不信2次都考不過。就這樣,我開始了多鄰國考試的備考之旅。
首先是各種科普多鄰國考試。我花了3天時間,在多鄰國英語測試官網、B站、知乎、油管上把能查到的所有多鄰國的資料(包括文字、視頻)都看了個遍。 多鄰國考試主要考查四個方面的能力:Literacy(閱讀和寫作能力)、Comprehension(聽力和閱讀能力)、Conversation(聽力和口語能力)、Production(寫作和口語能力)。閱讀和簡單寫作是我的強項,但聽力和口語是我的弱項,如何在短時間備考成功?我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詞彙的速記和答題技巧(尤其是看圖寫畫的模版練習、不同話題口語表達要點背誦上)。
我在多鄰國考試官網上做了兩次15分鐘的模擬在線測試(只有正式考試的部分題型),發現一次85分,一次105分。心裡更有了一次考過的信心。我下載了Quizlet,購買了登登多鄰國的會員,參考網上的偷分攻略和臨時抱佛腳手冊,強化詞彙和口語、寫作模版訓練,開始了大量單詞的高強度速記和速練。由於這個考試是自適應測試,單一環節里綜合了所有問題類型,不同的題目類型會隨機出現,考題的難度會根據每個考生的能力進行調整,所以我盡力記些難的單詞,爭取在第一個環節就把自己的級別分定高一些。
複習了一個多月,我於2021年4月12日網上報名了考試。準備當晚先測試一下。我把自己反鎖在小房間裡,確保環境燈光合乎要求,正式開始了考試,結果考試過程中3次不小心碰到滑鼠移出考卷頁面(只要光標移出頁面,系統自動默認你作弊,考試自動結束)。我不死心,向多鄰國考試發起了申訴,他們給了我最後一次免費考試的機會,並叮囑考試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千萬確保網絡正常,不要輕易碰滑鼠。4月13日晚7:00,我又把自己反鎖在小房間,換了新滑鼠,小心翼翼地開始了考試。考完試,我緊張得手心滿是汗水。這一小時的在線考試也太不容易了,題目幾乎沒給你思考的時間,稍縱即逝。這樣也好,免得糾結,少了麻煩。
說好2天後出結果。4月15日半夜,我醒後下意識地查了查郵箱,居然出結果了,總分100分!剛好達到入學語言要求!!我又看了下各項的小分,Literacy105(考察讀寫能力),Conversation75(考察聽說能力),Comprehension115(考察閱讀和聽力),production60(考查口語和寫作的)。不出所料,第二和第四部分一直是我的弱項,考試的時候有2題是要2分鐘說完一個給定的主題,我緊張得說了1分鐘就不知道說什麼了,等著時間靜靜地流逝~~囧!
我趕緊把考試結果在線發送給了SIM。然後聯繫了招生官,將所有認證資料郵件給了她。並附上我申請的專業:數字營銷。
過了幾天,她電話給我。說我滿足了申請條件,招生委員會已同意我的申請。但我選擇要學的專業,申請人數不足30人,這學期不準備招生了。給我2個選擇,要麼退申請費結束申請,要麼轉專業(商業分析或人力資源管理)。
費了老鼻子勁,準備好了各種認證資料,好不容易通過了語言要求,就這麼放棄不讀當然不可以!我仔細研究了下商業分析和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生課程所學的內容以及將來可能的就業方向,並徵求了一下我先生(他長期在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天天跟數據分析打交道)、弟弟和兒子(他倆是碼農,對機器學習語言精通。萬一學不來,我可以請教他倆)的意見,決定挑戰一下自己,選擇商業分析研究生課程,學習運用Python,Rstudio,Tableau,Excel等機器學習語言和可視化工具,開展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分析預測,以發現洞見,形成正確的商業決策。為期一年的課程包含3個模塊,6門課程。第一個模塊2門課程:商業分析的概念、原理和應用(Business Analytics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Python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Python for Data Analysis);第二個模塊2門課程:預測建模(Predictive Modelling)、數據挖掘(Data Mining for Managers);第三個模塊2門課: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sation)。
官方宣傳冊上介紹說這個項目畢業的,將獲得廣泛的職業機會,比如IT商業分析師,數據分析師,市場調研分析師,數據挖掘專家,網絡分析師,IT銷售/市場主管,IT諮詢/管理主管等等。 憑這個商業分析的研究生文憑,GPA2.4分以上,還可以申請英國華威大學或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
聽上去不錯,是一門應用型極強的學科。我一本科學文科和理科的中年婦女,決定捋袖子上陣,挑戰一下這個商科(讀下來覺得更側重統計學和工科)了。雖然我的初衷只是想逼自己在全英文的環境下,快速提升語言能力。
登科後 唐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chapter 2 自作孽,不可活(What to study)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 ----劉禹錫

開學第一課,下馬威! 2021年5月3日,周一晚,我的研究生課程正式開課。由於4月26號做新生Orientation的時候,我的申請資料還正待學校正式核實,我一直未收到學校給我開通的網上帳號和密碼(後來發現4月29號收到了,在垃圾郵箱),導致我沒有提前預習講義,充分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包括ATTENDANCE應用的下載,每次上課前需要CHECK IN,每學期出勤率不能低於75%。以及PULSE應用的下載,可以手機上隨時學習課程講義內容,了解學校安排)。
這個開學第一課,主要講述商業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應用。我除了聽得懂來自新加坡理工學院的高級講師爆豆子般的新式英語自我介紹和下課前的總結語外,其他學術方面的,幾乎沒聽懂一句話。3個小時的時間,我就在那兒傻傻地看著大螢幕上的講義,間或查一下我不認識的統計學術語單詞(查好了,在知乎上看看中文的詳細解說。什麼線性回歸,邏輯回歸,決策樹,隨機森林,K-mean,k-Nearest Neighbor近鄰算法,對我來講,不僅是語言隔閡,更多的是知識的隔閡。這些術語背後的邏輯,即使是中文,我也要研究好久才能一知半解!)
悲催的第一節線下課,僅僅只是商業分析的概念、原理和運用的一些入門知識,就給了我一個重重的下馬威! 有了第一堂課的教訓,5月4日(周二)的第二節商業分析課之前,我提前做好了預習,並把能翻譯的提前做了翻譯,找到相應的中文內容先學了個半懂。3個小時的講義內容,我光預習都花掉了一天的時間! 5月5日,第一節線下Python課。當按照老師的導引,下載好Python,並敲下第一行代碼,成功輸出後,心裡小小地雀躍了一下。原來會寫代碼這麼好玩!
結果高興得太早!悲劇在後頭,簡單的開始,是為後來解決數據分析問題做鋪墊的。老師每次帶著做的Practice,都會留幾個問題做為家庭作業。會解答的前提,除了要求看得懂題目,更要理解Python語言如何運用於這些數據分析。第一次作業,我用了一小時先消化老師的講解,再嘗試去解,結果恁是解不出,每次RUN代碼,電腦總是報錯!我急得只好去找兒子幫忙解決。
他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了哪。新手寫代碼,經常犯的低級錯誤,無非是讀取數據文件路徑不對,打錯單詞,無意中多或少打了命令中的空格、括號等等。他給我推薦了菜鳥學Python的網上教程,我自己也在B站找了些快速入門的中文視頻課程來看。很快,在第二節Python課之前,我基本了解了這門課要重點學習的知識點。剩下的,就是在這一個學期,好好地去消化、咀嚼這些知識點。
這第一個模塊,主要是做些數據分析的鋪墊。三個月的學習,主要通過CA1,CA2和Common Test來考核,CA1,CA2是兩次作業,一次是獨立的個人作業,有5-10個小Quiz和1個分析報告要提交;一次是團隊作業,給定一個資料庫,隨機分配的小組4-5人組隊完成數據分析報告。Common Test是兩次作業中間的一次考試,2小時內完成。閉卷,線下完成。所有作業和考試,都要線上進行作弊比對(提交時,在線系統會自動軟體比對)。如果抄襲或作弊,則考核不合格。
了解了這些學習要求,我深感任務艱巨,馬虎不得。古人劉禹錫說,「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既然是自己的選擇,我也就只能咬咬牙,花比別人三倍以上的功夫,硬著頭皮學下去了。

團隊作業,變成了孤軍奮戰!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團隊作業是課程考核的常規流程。第一學期的2門課,有驚無險地順利完成了。Python課,隨機分配的團隊成員,經過幾次小組討論,分工明確,寫代碼的寫代碼(我在討論前提前研究了作業,寫了部分代碼),寫報告的寫報告,做PPT的做PPT,最後在老師面前做Presatation時,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第三學期的2門課,客戶關係管理(CRM,主要是用R語言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DV,主要是用Tableau做數據可視化和交互分析),分到的組員也非常給力,CRM3個人,我們用華語討論解題思路(都是被我帶的,他倆講英文,我聽著。輪到我發言,我說我可以講華文嗎?他倆說可以,然後心照不宣地每次討論我們都用華語講。我先生批評我說我帶偏了別人,哈哈)我和另外一個新加坡華人女孩在GOOGLE上奮力查找參考資料,用一個禮拜完成了EDA和4個模型代碼及分析,另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男孩用一個禮拜撰寫了報告的模型分析和結論部分。DV是6個人一組,本身比較好玩,做DASHBOARD,講數據故事。牽頭的男孩子看名字好像是一個菲律賓人,還有一個印度族裔女孩,一個東南亞不知哪個國家的女孩,加上CRM我們這3個人。我們前後開了不下3次的網上TEAM MEETING討論,每次都是2-3小時。最後我負責了可視化部分的地圖呈現,其他小夥伴各自領了任務。我們小組又是第一個通過了PPT陳述。我英文不好,照例做了最後的總結部分陳詞。最後引用了一句老師的名言結尾和致謝:who said visuals and Tableau were boring! It's very interesting!「博得老師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