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正是福发每天必做的功课。作为一个佛学爱好者,他经常反省自己,他认为学佛主要是从中吸取教义的精华。然而学佛,却不一定要成为佛教徒。他笑着说,他不是圣人,反省过后仍然时有犯错,但这并无妨。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内心必须保持一颗敬畏心。
在2005年的时候,福发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形容那时他有些“狂妄”:老板当久了,感到凡事无所不能。这“无所不能”,看似老板的霸气,但他能隐约感觉到,这是一个问题。
2010年到2017年,公司开始有一些资金,聘请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而“狂妄”给他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关于资本运作,他完全是一窍不通,以前没思考过,更不知如何和合作方沟通谈判。
“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有学习过,所用的知识都是15年前的‘老本’!”
在一个晚上,福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着实吓了一跳。就是说,那15年完全没有进步,或者没意识到改变。“一个人读书毕业后,不能认为就不再需要读书了,即使读完了大学。工作和学习必须是相伴互补的,这个关系是终生的。”老板要学习倾听,这是能力,也是素养。沉淀“狂妄”后的他,接下来10年都会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以给为得。多年来,他一直实践这句话,从中感受到以给为得的真谛。知行合一,知道过后,就要行动。姚福发认为在管理上这是很高的两个境界。在时代财智采访过的企业家中,有不少企业家身上都有“以给为得”的成功共性。
现在,福发在朝75岁的人生目标行进的路上。“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我希望能为社会多做一些!” 他为50岁之后的生活做了时间分配,工作占80%的话,5-10%的时间给社团。
他为机械生,为工作狂,即使退休了,兴趣还是在工作上。这个男人言语不多,心态很简单:勤奋是必须的,但得带点佛系;推动工作是必须的,但勿过于执著。
对于50岁以后的目标,福发希望做好自我管理,而不是掌控他人。他认为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不犯错,但只要掌握好大方向,其他细节可以通过自我完善实现。世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变化中学习、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见异思迁,拔苗助长,心不安定下来,人生就会陷入自己设下的焦虑与困惑中。
2013年,姚福发完成新加坡国大EMBA的学业,2020年又完成清华大学EMBA的学习,现在他又将继续深造攻读DBA的课程。追求终身学习的他,特别喜欢从中华传统文化,释迦牟尼两三千年前的教义中吸取精华。
学佛,是认清自己。人们总是善于发现别人的问题,而无视自己的毛病,只有真正洞察自己,才能领悟智慧,胸怀大局。从佛学中他悟到,要把佛的智慧深入内心,去改变自己的人格、改变内心与世界的关系,才能让自己拥有一种定力与沉稳的心性。每天观照自己的生活,观照自己奉献给社会的光芒和力量,这样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JCS 旗下有八家公司,福发并不像人们脑海里,每天都有很多应酬的老板。相反,他是一个内心严谨细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人。当他决定做一件事情,就会投入全部精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目前,福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体系和模式上,以从宏观和战略上提升团队的专业运营能力。他不断调整,吸收不同专业体系的技能,提升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培育更多的新人。
JCS的公司文化提倡自我管理,这个由下而上的佛系管理方式,强调的是自我约束。姚福发说,员工的工作职位和责任确定好,其余可给予自由发展空间。公司的团队年轻有活力,不喜欢受约束,福发认为不能用自己喜好来要求其他人,他也不打算以自己的管理经验来束缚和管理团队。
如他所说,只要平台建好,制度完善,就算有20-30%的人员流动离开,也不会对平台造成影响,因为体系已经开始工作了。比如员工的激励制度,他期望把薪水和花红方案做足,让团队有机会享受公司的利益,以及成长的硕果。
在采访中了解到,姚福发公司的个别高管离开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们都曾是姚福发手下的精兵强将。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德行,福发对此都能释怀。他说,如果有人想自己出来创业,他不会阻挡,他会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想成为企业家的人。
JCS 集团的下属各个公司的人事财务部是独立的,多年来,每个公司的老大在一起做事情,形成了集团的核心层。对于公司的人事,福发尽量保持不做太大的调整。他表示,他尽量不参与现在进行的项目,他的任务是物色寻找能够创造新业绩的机会。
“要把JCS建成大企业机构,我自认为没那个本事。我把体系建好,希望公司的人才有一天能把JCS做成一个国际企业。”福发坦言,JCS集团现在还是中小企业SME的体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还做得不够。他甚至调侃,有他在,JCS就成不了大企业。
由此可见,不是福发不能接受改革带来的阵痛,而是他本身不认同JCS采用大企业的管理方式。作为JCS的创办者,白手起家,亲力亲为,有些人认为这是辛苦的事情,可是他更享受在鞭长可及的管理中,和客户的互动,和员工在工作中建立的信任和亲情,这是中小企业独具的魅力所在。
想到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富商在海边散步,见到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旁边放着他的渔网。富商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他说我为什么要打鱼?富商说这样你就可以赚钱了,渔夫说我为什么要赚多点钱?富商说那样你就可以买艘渔船了,渔夫又问我为什么要买渔船?富商说那你就可以赚大钱了,渔夫说为什么我要赚大钱?富商说那样你就可以和我一样在海边散步晒太阳了。渔夫说,可是我现在就可以这样了啊!
离开JCS的时候,已接近黄昏时分。斜阳洒在JCS的前门,正如那一道道的橙色门栏。福发说,这面幕墙装饰是他的设计。他喜欢工业设计,从设计中得到快乐,但他不追求满分。他给自己打出80分,若问那20分差在哪里?他说,人生没有完美,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果要得到那20分,不仅会给自己,也会给别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压力,不如随遇而安,顺势而为。
80分就能得到100分同样的感受。在不完美中,他获得了最佳平衡和前进的动力。

姚福发(Jason Yeo),1963年生于新加坡,JCS集团创办人及主席。福发的父母为务农人士,在上世纪40年代从福建安溪移民新加坡,育有5男5女,福发排行第八。

姚福发白手起家创办JCS。1989年,福发毕业于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自动化工程专业。1990年,他怀着一个当老板的梦想创办JCS Automation Pte Ltd。最初的11年创业非常艰辛,公司盈利几乎长期负数,但是他对机械装备和研发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在2000年,他创下了一年装配81台不同型号机器的记录。经过30年的发展,JCS从起初的机械自动化装配业务,逐渐发展到科技研发,运营管理并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实现了科技和资本的有效嫁接和互相协同。
目前,JCS公司已发展成拥有八家公司的JCS集团,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在美国、日本、上海、深圳、重庆、无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JCS集团是新加坡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长期与新加坡政府,科研单位,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发展,业务涉足多个行业领域,包括航空、大型机械设备制造、清洁设备的制造及服务、创新物流、医疗健康、农业科技、可再生清洁能源及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
在2012年和2017年,JCS分别荣获“新电信创新奖”(SingTel Innovation Award),入选新加坡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公司100强(SME100 Award for Fast Moving Companies)。在攀登进取事业高峰的同时,福发时常提醒自己勿忘学习,保持知识更新。2013年,他获得新加坡国大EMBA学位;2020年,他又获得清华大学EMBA学历。在2020年,他高票当选新加坡国大商学院中文校友会会长。
福发不仅对机械设计始终保持热忱,而且对自己25岁、50岁和75岁的人生目标都进行了设计。25岁做老板的梦想,50岁拿到大学学历的目标都已完美实现,他正在朝向75岁的目标迈进,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贡献社会。
他已开始投入对社区和机构的奉献。自2015年,他担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机构创业顾问;自2017年,他受任为新加坡贸工部先进生产和工程顾问委员会委员;自2018年,他担任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研究基金会顾问;同年,他被推举为丰加北民众联络所(Hong Kah North Constituency Community Committee)主席。这些尽管是无薪工作,姚福发却享受通过对社会的奉献,实现人生自己的价值。(更新于2021年9月)
文章经《时代财智》授权转载
文:宋娓 摄影:蔡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