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母照顾54岁特需儿逾50年,“孩子是我生的,无论如何我都爱他”

2024年05月13日   •   1万次阅读

智障人士锺长荣为母亲陈含萧准备的母亲节卡片上,贴著“妈妈我爱你”字样,也可以念成“妈妈你爱我”,母子情深。(龙国雄摄)

这个母亲节,智障人士锺长荣(54岁)为母亲陈含萧(77岁)准备了一张母亲节卡片。上面贴著“妈妈我爱你”,也可以念成“妈妈你爱我”,设计充满巧思,充分表达母子情深。

锺长荣能理解简单的福建话、华语和英语,但不会说话,只能以单词或语助词回应。他的理解能力不强,有时候如小孩般天真。

妈妈扛起家庭重担

照顾特需孩子超过50年,陈含萧付出不少精力。她的教育水平不高,只会说福建话,瘦削的身子扛起家庭责任。丈夫80岁了,早已退休。

和许多上一代的传统妇女一样,除了照顾丈夫孩子,陈含萧也要照顾家翁家婆,还有自己的母亲和姐妹。她和丈夫有四个孩子,锺长荣排第三,有一个哥哥、姐姐和弟弟,年龄介于47岁至56岁。弟弟结婚后就搬出去住,锺长荣和哥哥、姐姐、父母同住,一家生活和睦,姐姐还经常给他买他爱吃的食物。

锺长荣小时候发育缓慢,5岁才会走路。他曾到聋哑学校上课几年,后来在家帮妈妈做一些家庭工,比如折外卖盒子。大约20岁时,他在社工的安排下到触爱启能中心(Touch Centre for Independent Living)学习技能,开始学习绘画。

2006年,锺长荣入住位于乌美组屋区的触爱综合家庭服务(Touch Ubi Hostel)。这项服务协助智障或体障人士融入社会,他们星期一至五住在宿舍,周末才回家。宿舍陈设就像一般组屋单位,他们得自己收拾整理,培养学习生活技能。

锺长荣独立了很多。他为触爱的Journey平台做商品绘画和包装,打工赚钱,也能自己搭巴士去工作场所。

儿子锺长荣虽然是智障人士,但现在能发挥绘画才艺,拥有一技之长,陈含萧感到欣慰。(龙国雄摄)

看见孩子的成长,陈含萧放心不少。她说:“儿子学画画,有个寄托,要不然在家没什么事情做,也不照顾自己,不刷牙。现在他还会修理家具,前几天衣柜坏了,他自己修。”周末时,母子有时一起出门,陈含萧带儿子去剪头发或到牛车水逛逛。

不把负面评语放心上

早期资讯和支援较少,家有特需儿,家长常常得面对周遭的异样眼光。

曾有邻居说难听的话,说看到锺长荣会很怕,听在妈妈耳里自然不好受,陈含萧为此失眠。后来,她学会不把负面评语放在心上,她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怎样都疼,也接受儿子是这样的。无论如何,我都爱他。”

邻里街坊都知道她心中的这个“宝贝儿子”。陈含萧说:“去熟食中心买食物时,小贩会说,要买给你宝贝儿子吃呀。”

小时候,锺长荣因不懂得表达,受伤碰撞也说不清。陈含萧回忆说:“有几次我发现儿子耳朵不适,带他检查后才发现里面有铅笔芯。另一次,他耳朵里有糯米。如果这些年没有我一直看着,他会怎样?”语气带着心疼。

现在,锺长荣步入中老年,健康不如前,不仅有高胆固醇,眼睛视力下降,左眼还因青光眼而失明。每次去看医生,都是陈含萧陪他去。

锺长荣对母亲的爱,溢于言表。访问时,他耐心地在一旁看着母亲,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握着她的手。

陈含萧说,若见妈妈不舒服,儿子会摸摸她的额头查看是否发烧;当她卧病在床想起身,他也会搀扶妈妈。每逢农历新年,他会包个红包给妈妈,母亲节也送卡表达爱意。

这时,陈含萧转头问儿子:“妈妈(对你)好吗?”儿子猛点头。“如果妈妈死了呢?”锺长荣连忙摇摇手,用福建话喊了一声:“不会!”

陈含萧一直在人生路上牵着特需儿的手,从当年她形容的“辛苦”,到现在儿子能自立,哪一天得放手时,相信她会稍微放心。

访问结束后,母子准备回家去。夕阳西下,儿子搂着妈妈肩膀的背影,让人感受到无言的母子情。走过半个多世纪,暮色中依然可见母爱的光辉。

特需成人看护者也需支援

新加坡机构积极为特需成人看护者伸出援手,协助他们应对艰难状况,减轻身心灵的负担。

触爱关护者扶持服务部总主管沈小燕建议,看护者家长平日可让其他家庭成员多帮忙照顾,分担责任。(龙国雄摄)

谈到特需儿家长的最大担忧,触爱关护者扶持服务部总主管沈小燕说:“当家中特需儿童长大成人,家长看护者不免担忧未来的安排,自己离世后,谁来照顾孩子。”

她指出,较年长者一般思想传统,认为照顾孩子是母亲一人的责任。也有父母担心其他孩子不懂得应对,从小兄弟姐妹间的交流不够,长大后就更不懂得照料特需者。

因此,沈小燕建议看护者家长做长期规划,平日多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看护工作,分担责任。

除了家庭成员的互助与支持,社区联系和支援网也很重要。

触爱关护者扶持服务部以看护者为对象,举办活动,设立支援小组。此外,定时举办活动邀请特需成年者的兄弟姐妹及家人参与,建立关系。欲了解更多详情,可拨打热线电话68046555。

文:黄亿敏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327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