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简称MOM),自成立以来,一直负责制定和实施新加坡劳力相关的劳工政策。“强大的劳动队伍,强大的职场”已经成为其愿景的基石,其使命是发展有效率的劳动力和进步的职场,让新加坡人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安好的退休生活,同时保持人力稀缺和有竞争力的经济。

图源:雅虎
申请工作准证(EP、SP、WP)、家属准证(DP)、长期探访准证(LTVP)等服务,要申请创业准证(Entre Pass)也要在MOM递交材料,人力部始终保持熟练的外国劳动力,以补充新加坡的本地劳动力。
人才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体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议题,以低税率、高薪酬、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等政策来吸引国际人才已经很常见,但我们也发现,如何把国际人才留下来,扎根本地、融入本地,是各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
其中,新加坡在留住国际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那么新加坡是如何留住国际人才的呢?

图源:雅虎
新加坡对国际人才具有高吸引力
新加坡人口中27.66%为外籍居民,其中,11%的外籍居民持有就业准证(EP),这种准证是为在新加坡有工作邀请的外籍专业人士提供的,主要面向经理、行政人员或专业角色。

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瑞士,从细分指标看,新加坡在吸引力、成长力、职业技能、全球知识能力等领域,都有极高的得分。
新加坡留住国际人才的做法
除了良好的就业环境,灵活的移民政策,较低的税收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因素外,新加坡政府为促进国际人才融入新加坡社会,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让国际人才获得了“来了就是新加坡人”的归属感。
01 成立人才政策研究和规划部门,完善政策顶层设计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人才政策的研究和规划,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人口与人才司,隶属于总理办公室,这个部门负责制定、协调和审查政府的人才政策,以支持实现可持续的人口目标。
它由两个局组成:人口政策与规划局和婚姻与生育政策局。前者负责为新加坡当前和未来的人口发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包括调整移民政策,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和保留全球人才,或提供其他支持以推动经济增长,支持新加坡当前和长期的人口战略。后者负责领导并协调政府各部门支持新加坡婚姻与生育的工作。
02以“国民融合理事会”为抓手,推动各类国际人才融入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认识到,仅仅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能够融入新加坡的文化和社会,与本地人建立友谊和信任,培养对新加坡的感情和归属感。为此,新加坡政府于2009年4月成立了国民融合理事会,以促进公共、人民和私营部门的融合伙伴关系。
这个理事会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融合对新加坡作为一个社会和国家继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新移民适应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包括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和社会规范,发展共同空间,为新加坡人和新移民提供互动平台,促进新加坡人和非本地人之间建立友谊和分享经验,从而在互动中促进相互理解和接受;培养和加深新移民对新加坡的感情和归属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民融合理事会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例如文化节、运动会、社区讲座等,帮助新移民更好地理解新加坡的文化和社会,从而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
此外,国民融合理事会还设立了社区融合基金,旨在支持各组织实施基层融合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提供有关新加坡的信息和资源,鼓励对新加坡的情感依恋和参与,鼓励本地人、移民和外国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促进积极的融合心态等。社区融合基金根据每个项目的融合效果,提供最高达10万新元的资助。

图源:雅虎
03 专门成立“国际研究者俱乐部”,集聚全球科研人才
新加坡政府还重视吸引国际科研人才,为此于2001年设立了“国际研究者俱乐部”(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Club,简称IRC),最初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批准和资助。这个俱乐部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例如研究生论坛、科研项目展示等,为国际研究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展示了新加坡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会。
IRC还组织了IRC科学、工程与技术会议(IRC-SET)。这是一年一度的会议,为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分享最新成果、获得评论并交流多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的创新理念。
新加坡留住国际人才政策的启示
人才竞争力是一个经济体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全球化面临复杂因素的今天,需要深入分析国际人才的共性和特性需求,“因才施策”、精准施策,在“硬件层面”让国际人才往来便利,在“软件层面”增加国际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提升人才政策的“粘性”和温度,才能真正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并且发展好。

图源:雅虎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要有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人才政策研究和规划部门,制定长期的人才战略,协调各部门的人才政策,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国际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二是要有多元合作,建立公共、人民和私营部门的融合伙伴关系,通过各种活动和基金,为国际人才提供信息、资源、平台和支持,促进国际人才与本地人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国际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是要有专业支持,设立专门的国际研究者俱乐部,为国际科研人才提供学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展示新加坡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全球科研人才。

图源:雅虎
新加坡的成功体现了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其在人才政策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然而,新加坡并未止步于此。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新加坡仍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人才政策,以适应这些变化,并保持其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