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簡稱MOM),自成立以來,一直負責制定和實施新加坡勞力相關的勞工政策。「強大的勞動隊伍,強大的職場」已經成為其願景的基石,其使命是發展有效率的勞動力和進步的職場,讓新加坡人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安好的退休生活,同時保持人力稀缺和有競爭力的經濟。

圖源:雅虎
申請工作準證(EP、SP、WP)、家屬准證(DP)、長期探訪准證(LTVP)等服務,要申請創業准證(Entre Pass)也要在MOM遞交材料,人力部始終保持熟練的外國勞動力,以補充新加坡的本地勞動力。
人才競爭是當今世界經濟體之間競爭的一個主要議題,以低稅率、高薪酬、高質量的教育醫療資源等政策來吸引國際人才已經很常見,但我們也發現,如何把國際人才留下來,紮根本地、融入本地,是各經濟體面臨的共同難題。
其中,新加坡在留住國際人才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那麼新加坡是如何留住國際人才的呢?

圖源:雅虎
新加坡對國際人才具有高吸引力
新加坡人口中27.66%為外籍居民,其中,11%的外籍居民持有就業准證(EP),這種准證是為在新加坡有工作邀請的外籍專業人士提供的,主要面向經理、行政人員或專業角色。

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瑞士,從細分指標看,新加坡在吸引力、成長力、職業技能、全球知識能力等領域,都有極高的得分。
新加坡留住國際人才的做法
除了良好的就業環境,靈活的移民政策,較低的稅收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因素外,新加坡政府為促進國際人才融入新加坡社會,採取了多種政策措施,讓國際人才獲得了「來了就是新加坡人」的歸屬感。
01 成立人才政策研究和規劃部門,完善政策頂層設計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人才政策的研究和規劃,為此專門成立了國家人口與人才司,隸屬於總理辦公室,這個部門負責制定、協調和審查政府的人才政策,以支持實現可持續的人口目標。
它由兩個局組成:人口政策與規劃局和婚姻與生育政策局。前者負責為新加坡當前和未來的人口發展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包括調整移民政策,制定優惠政策以吸引和保留全球人才,或提供其他支持以推動經濟增長,支持新加坡當前和長期的人口戰略。後者負責領導並協調政府各部門支持新加坡婚姻與生育的工作。
02以「國民融合理事會」為抓手,推動各類國際人才融入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認識到,僅僅吸引和留住國際人才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能夠融入新加坡的文化和社會,與本地人建立友誼和信任,培養對新加坡的感情和歸屬感。為此,新加坡政府於2009年4月成立了國民融合理事會,以促進公共、人民和私營部門的融合夥伴關係。
這個理事會的目標是提高人們對融合對新加坡作為一個社會和國家繼續取得成功的重要性的認識,幫助新移民適應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包括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和社會規範,發展共同空間,為新加坡人和新移民提供互動平台,促進新加坡人和非本地人之間建立友誼和分享經驗,從而在互動中促進相互理解和接受;培養和加深新移民對新加坡的感情和歸屬感。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國民融合理事會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例如文化節、運動會、社區講座等,幫助新移民更好地理解新加坡的文化和社會,從而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會。
此外,國民融合理事會還設立了社區融合基金,旨在支持各組織實施基層融合舉措。這些舉措包括提供有關新加坡的信息和資源,鼓勵對新加坡的情感依戀和參與,鼓勵本地人、移民和外國人之間的社會互動,促進積極的融合心態等。社區融合基金根據每個項目的融合效果,提供最高達10萬新元的資助。

圖源:雅虎
03 專門成立「國際研究者俱樂部」,集聚全球科研人才
新加坡政府還重視吸引國際科研人才,為此於2001年設立了「國際研究者俱樂部」(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Club,簡稱IRC),最初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批准和資助。這個俱樂部通過舉辦各種學術活動,例如研究生論壇、科研項目展示等,為國際研究者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同時也展示了新加坡的科研環境和發展機會。
IRC還組織了IRC科學、工程與技術會議(IRC-SET)。這是一年一度的會議,為年輕有為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他們能夠分享最新成果、獲得評論並交流多學科領域前沿研究的創新理念。
新加坡留住國際人才政策的啟示
人才競爭力是一個經濟體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全球化面臨複雜因素的今天,需要深入分析國際人才的共性和特性需求,「因才施策」、精準施策,在「硬體層面」讓國際人才往來便利,在「軟體層面」增加國際人才的歸屬感、認同感,提升人才政策的「粘性」和溫度,才能真正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下並且發展好。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給我們提供了以下幾點啟示:一是要有頂層設計,建立專門的人才政策研究和規劃部門,制定長期的人才戰略,協調各部門的人才政策,及時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國際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二是要有多元合作,建立公共、人民和私營部門的融合夥伴關係,通過各種活動和基金,為國際人才提供信息、資源、平台和支持,促進國際人才與本地人的互動和交流,增強國際人才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是要有專業支持,設立專門的國際研究者俱樂部,為國際科研人才提供學術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展示新加坡的科研環境和發展機會,吸引和留住全球科研人才。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成功體現了其對人才的重視,以及其在人才政策上的前瞻性和創新性,然而,新加坡並未止步於此。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技術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新加坡仍在不斷調整和優化其人才政策,以適應這些變化,並保持其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