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戏剧组的其他成员,例如导演、编剧助理和艺人,也面临通宵拍摄而产生的问题,而且生产力也没有预期的高。自从我们建立了新的戏剧摄影棚,并且随时可以在搭建的街景拍摄,通宵拍摄就大大地减少了。在克服这些困难之后,本地华语戏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收视率提高,员工士气高涨。
在加利谷山工作了40年之后,我在1998年退休。2001年,我在冯仲汉先生的邀请下加入了“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跟随孙中山先生的足迹到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和台湾,拍摄与收集了很多珍贵的档案历史照片。

2005年作者(左一)与时任新加坡孙中山南洋 纪念馆馆长冯仲汉(右二)摄于孙中山故居。
如今回顾,我丝毫不后悔选择了摄影师这份工作,因为拍摄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如果有人叫我给有抱负的摄影师忠告,我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紧记两点:首先,你必须喜欢这份工作;其次,你必须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你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你自然就会非常有效率。
冯璧慧译

文佐成
作者简介:
文佐成是加利谷山摄影组的主管,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图片摄影师和摄像师。文先生为许多和新加坡广播与电视业有关的出版刊物提供了很多珍贵的私人档案照片,他也积极参与出版和历史相关的书籍。他是2019年出版的《On Air》的副编辑。最近Marshall Cavendish 也为他出版了一本档案历史相片集——《ftose were the days》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详细记录新加坡广播电视发展史的重要中文书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传媒(MediaCorp)中文节目组的台前幕后人员撰写的集体记忆,图文并茂地讲述了80年来发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50个篇章分为八辑:统帅、先驱、广播、新闻与时事、综艺节目、华语戏剧、幕后大军、熠熠星光,时间跨度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一直到2016年新传媒搬迁到纬壹科技城。真实地记录了一批热爱广播电视事业的台前幕后人员,如何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零开始不断追求卓越;如何为观众制作更好更精彩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