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种新型的房地产投资产品引起了市场的关注,那就是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fraction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products),这种产品让投资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购买房地产的一小部分拥有权,从而分享房地产的收益和升值。但是,这种投资方式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图源:雅虎
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
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一套房地产分割成若干份额,让不同的投资者按需购买的产品。这种产品的优点是,投资者可以以较低的门槛,参与到高端房地产市场,享受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和价值增长。同时,投资者也可以灵活地出售或转让自己持有的份额,实现流动性。
例如,有一家名为F的公司,专门提供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该公司在其网站上展示了多套位于新加坡不同地区的高档住宅和商业物业,并将每套物业分成1000份。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偏好,选择购买任意数量和类型的份额,每个份额的价格根据物业的市场价值而定,一般在几百到几千新元之间。购买份额后,投资者就可以获得相应比例的租金收入,并且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出售或转让自己的份额。
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根据财政部星期三(10月4日)书面答复盛港集选区议员何廷儒在国会关于这类投资产品的税务问题的询问时,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最终取决于具体产品和交易的结构。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说,印花税是对新加坡不动产(immovable property)和非上市股票或股份权益的转让文件所征收的一种税。如果直接购买新加坡房地产,买方将须支付可达6%的买方印花税(Buyer’s Stamp Duty, BSD)和可达65%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 ABSD),视情况而定。
另一方面,如果房地产控股公司达到相关门槛,购买这类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则需缴纳股份转名印花税(Share Duty)和额外转名印花税(Additional Conveyance Duty, ACD)。有关ACD包括可达6%的买方印花税和统一为65%的ABSD。
其中房地产控股公司是指总有形资产至少50%由新加坡住宅房地产组成的公司。
如果投资者没有获得有关房地产的任何权益或所有权,例如投资仅让投资者有权获得该房地产的部分收入,但不享有该房地产的所有权,则投资者将不必承担印花税。这意味着,如果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只是一种收益分享或收益参与安排,并不涉及任何实质性权益或所有权的转移,则该产品将不受印花税法规管辖。
以F为例,该公司在其网站上声明,其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并不涉及任何房地产的权益或所有权的转移,而只是一种收益分享的合约。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或出售其份额时,无需缴纳任何印花税。但是,该公司也提醒投资者,其产品可能受到其他税务规定的影响,例如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
01 所得税
是指政府对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各种收入征收的一种直接税。所得税通常按照累进税率或统一税率计算,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收入来源设定不同的免税额和扣除项目。所得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02 资本利得税
是指政府对个人或企业出售或转让资本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所获得的利润征收的一种直接税。资本利得税通常按照统一税率或优惠税率计算,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本资产设定不同的免税额和扣除项目。资本利得税是政府创收和鼓励长期投资的一种方式,也是防止投机活动和过度消费的一种手段。
投资者应注意什么?
财政部提醒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考虑税务和非税务后果,如果分式房地产投资产品涉及到实质性权益或所有权的转移,则可能触发印花税法规,并导致额外的税务成本。此外,投资者还应注意其他风险因素,如市场波动、流动性限制、平台可靠性等。
黄循财说:“政府会继续密切监察房地产市场,并根据需要调整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