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2020年01月12日   •   1万次阅读

第三,通过全社会的多层互动和多元参与来促进公众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让志愿服 务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发展的深层而非流于形式。虽然现实生活中,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 原因而影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通过非正式的途径主动从 事志愿服务,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的志愿者参与率回升至35%,大大高于2014年 的18%。 [14]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志愿者数量并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够组织起类型多 元、规模不一、高效完备的社区活动,这与平时的日常训练和实践磨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而在这些志愿服务中,青年人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据称有多达九成以上的年轻人都做 过义工。他们的工作领域涵盖了国家的政治活动和与社会发展相关的日常活动等不同的层 面。而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政府一方面会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来推动志愿者的 参与度,另一方面则通过增强活动吸引力的方式来吸引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所以可以看到 当前不同层面的机构组织的社区活动越来越接地气和为参与者、服务者所喜闻乐见。

第四,志愿者培训也是当前新加坡政府推动本国志愿服务发展,培养青年人志愿服务 精神的重要途径。就当前新加坡的青年志愿者发展来看,很多申请者虽然希望通过从事志 愿服务奉献社会,但是却因为缺乏相关的技能训练而无法承担相应的工作,以至于无法融 入这一群体。所以,很多的志愿者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大都喜欢照顾幼童、小动物以及从事 环保,但选择老人和残障人士作为服务对象的比例偏低。原因就在于与老人之间的代沟和 语言障碍等比较明显,而照顾残障人士更需要一些专业技能等等。所以,相关机构为此提 供了涵盖基础培训、技能培训、个人发展和领袖培训等多个项目 [15] 的培训计划,从而大大 加强了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服务热情。毕竟,“年轻人活力无穷,如果 能把做义工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社区都是好的 [16] 。”

可以说,自觉从事志愿服务已经根植于新加坡人的内心,成为这个国家城市文明建设 的符号性存在。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言:“为他人做好事、关怀弱势和有需要的社群、 加深对彼此的责任感都能帮助我们建造更美好的家园,所有国人都为关爱社会尽一分力, 大家也能享有更强大的社会支持。” [17] 2016年11月,新加坡国家福利理事会和全国志愿服 务与慈善中心共同推动了“关爱新加坡行动”,希望以此来倡导新加坡人的关爱精神,鼓 励公众能够在同胞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传递仁爱的力量。截至2018年1月,该 行动计划已经有超过100万名新加坡人注册成为其志愿者。占到新加坡总居住人口的20%以 上,从这个数字就足以看出新加坡人对志愿服务的态度了。

3

青年志愿者在新加坡青奥会期间的作用

对新加坡志愿服务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次检验莫过于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青年奥运会了。青奥会期间共有近2万名志愿者参与了活动的组织和运行工作[18],其中还包括200余名提供多语种语言翻译服务的外国志愿者。对于新加坡而言,要提供2万名青年志愿者其实并不容易,所以在初期的招募和动员阶段做了充分的工作,志愿者主要来自新加坡国内学校、企业以及社会部门等多个领域。在报名时,首先由报名者根据自身业务技能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已经公布在网上的岗位,然后由组委会最终筛选择优录取。其中,具体的志愿服务岗位主要涵盖了机构服务、人力资源、外联与营销、场馆运营、赛事服务、后勤保障等十大类共计43种岗位,可以说涉及了青奥会从筹备到开幕、举行再到闭幕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领域。

在志愿者的来源方面,大中小学生占到很大的比重,他们采取团体报名的形式;企业志愿者主要由于体育相关的业务性较强的企业提供较为专业的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社会部门的志愿者在年龄和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必须是年满18周岁,拥有相关体育专业技能和知识基础等。为了保证志愿服务质量,组委会对这些来源多元、素质不一的志愿者进行了严格的录用培训,包括网上通识培训、岗位专业培训以及场馆实地培训等多个方面,以帮助他们获得完成志愿服务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在专业培训以后,还选拔出能力较强的志愿者进行强度更大的团队核心骨干培训,以挖掘和提升他们更为卓越的复合型技能。

此次青奥会是迄今新加坡所主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场国际性赛事。而志愿服务是保证青奥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主办方特别重视志愿服务的成效。青奥会期间恰逢新加坡中学实验课的全国统考,所以对新加坡的中学生志愿群体而言,如果参与志愿服务将会与考试发生冲突。即便如此,组委会的官员也表示:“错过的考试可以找时间补回来。在青奥会短短的12天内,志愿者要展现出最好的一面,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留下最好的印象。”[19]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所有志愿者基本都能按照组委会安排,圆满地完成相关的志愿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涉及赛场服务、后勤保障、翻译服务等等。有的志愿者从事的是赛场外的幕后工作,虽然无法亲眼看见难得一见的高水平赛事,但是却能够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为志愿者的本职工作,且毫无怨言。

在对志愿者的激励方面,组委会为新加坡本土的志愿者提供了一定的计程车优惠券或者公共运输优惠卡,方便他们乘车赶往赛场。而国际志愿者主要从事的是语言翻译等方面的服务,而且还承担着在参赛国家之间进行沟通联络和协调的任务,所以组委会还为这些国际志愿者提供了预存话费的专用手机。同时为了免除国际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还打破国际惯例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条件。在志愿服务结束之后,每位志愿者都可以得到国际奥委会颁发的青奥会志愿服务证书,以表达对他们志愿服务的认可与感谢。除此之外还有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青奥会纪念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

青奥会期间者2万名志愿者也没有让东道主失望,以出色的工作完成了使命。在青奥会的闭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以及很多参赛运动员都对运动会期间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对于新加坡而言举行青奥会这种较大规模的全球性运动会也没有前期的经验可资借鉴,所以志愿服务方面也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疏漏。比如志愿者的反馈通道不畅、物资分配不合理以及派发速度缓慢、部分志愿者出现脱岗情况等等。不过,毕竟瑕不掩瑜,就整体来看新加坡青奥会期间的志愿服务还是非常成功的。

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期间的志愿服务由于绝大部分都是青年群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新加坡青年志愿者能力和素质的一次检阅。活动期间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漏洞,既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的先天劣势的表现,也是其初次举办如此大型活动的正常反映。在后来的各项大型会展、庆典等活动中,新加坡政府也充分吸取了本次青奥会的一些教训。但就整体而言,新加坡在青奥会期间所积累的志愿服务经验是主要的,这些也成为后来我国南京青奥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参照。作为维系青奥会顺利举行的重要纽带,青奥会的志愿者们不仅保障了新加坡青奥会的圆满举行,同时也以其高效而出色的表现为新加坡的城市文明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4

进一步强化青年志愿者在我国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对于城市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新加坡的青年志愿者在其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也已经通过新加坡的发展以及多项代表性的活动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虽然新加坡的志愿者发展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运营实践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就当前我国的青年志愿者发展而言,有必要一方面借鉴域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以他们发展进程中的教训为诫,另一方面总结本国过往的发展经验以及教训,对未来的志愿工作开展给出积极的指导。具体而言,我国的青年志愿者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民众对城市文明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也就对青年志愿者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只有进一步规范青年志愿者建设机制,深化志愿服务理念,健全和优化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顺应新时代的城市文明建设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2016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会议指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要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法律保障为重点,积极扶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20]充分凸显了中央对发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本次会议也强调今后的志愿服务要重点做好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加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强化其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的法治体系,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规范青年志愿服务的治理机制。发达国家一般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志愿服务法治体系,比如美国的《志愿服务法》《志愿者保护法》,日本的《特定非营利性活动保护法》等等。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法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论是2016年中央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还是此前的《慈善法》以及其他与志愿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规范和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不过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法治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还应该通过完善立法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明确法律定位,进一步界定好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性质、范围和服务对象,规范青年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落实青年志愿者的奖惩与激励监督制度等等,进一步规范青年志愿服务的治理机制。只有这样,青年志愿服务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才能在规范化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其次,进一步培植和深化青年志愿服务理念,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当前,我国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内涵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正在投入到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中。比如政法院校的学生会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间参与本校或者所在城市的普法或者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而医科院校的学生则会走入社区为老人、精神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提供专业的诊疗或者护理等志愿服务等等。可以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引领自身的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城市文明的进步自觉树立起志愿服 务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逐渐成为一种意识自觉。

第三,进一步规范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健全和优化,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助力城市 文明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是当前青年志愿服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障。青年志愿服务应该围绕城市文明建设科学定位,这就要求在志愿者的招募、组 织、分配、培训、上岗和后期激励等不同的阶段构建起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治理体系, 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志愿服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主要是来自高 校的大学生,所以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就需要高校党团组织的积极配合与努力,同时 尽量与政府对接,借助政府的支持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和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努力整合社 会资源,调动不同层面志愿群体的服务积极性,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 青年志愿者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培训机制建设,为志愿者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志 愿者培训是提升志愿者素质,强化基本的业务技能,帮助志愿者尽快融入志愿服务的直接 途径。目前我国的志愿者相对而言缺少系统的培训机制,很多志愿者空有一腔热情,在志 愿服务中却没有方向,缺少技能。所以,今后的志愿者发展中要加强对志愿者基本理念、 技能(尤其是实践能力)以及法律方面的培训,并且要注意选拔志愿者中综合能力较强的 个体进行骨干核心团队培训。最终不仅在内容上,也在制度上和具体的形式方面推动志愿 者综合能力的与时俱进,使其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相适应,与城市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相 适应。

第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监督和保障机制建设,既要提升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又要解 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新加坡的志愿体系中,对志愿者的激励 有着诸如“太平绅士”、志愿服务勋章以及物质奖励等多种激励形式,我国目前也建立了 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不仅在闭幕式上以献花和建立 志愿者永久纪念设施等形式对志愿者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还进行了志愿者的先进个人与先 进集体表彰,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以及发挥示范效应都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而志愿服务也是要倚赖丰厚的资金支持的,这其中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以外, 还要有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募资渠道,为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要针对志愿 服务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机制,尽可能确保志愿者的人身与财产 安全不会因为提供志愿服务而受到意外的伤害。只有这样,才能既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热 情,又免除他们的各种担忧,从而可以比较安心地服务于现代城市文明建设。

5

结 论

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以我一己之力难以改变世界,但是我抛入水面的石子却可以 激起许多涟漪。” [21] 青年志愿者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大水面中的一粒粒石子,正是他们的默 默付出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和富有活力。这已经为中外各国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不论国家大小、发展程度如何,采取的是何种制度,志愿服务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却 是共通的,毋庸置疑的。青年志愿者在当前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积极和重 要的角色。换言之,城市文明建设需要青年志愿者这个群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所以,如 何处理好青年志愿者与城市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新时代不同层面的城市治理主体 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议题。

2016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志愿服务在城乡社 区治理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 例达到13%” [22] 的发展目标。2016年7月,由中宣部等中央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更是强调要将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这些文件明确了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志愿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年志愿者一定会在未来的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和更好的作用,也必然会获得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期冀,也会成为一个现实。

上一页
2/2

555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开户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万次阅读
她只是去上课,却永远没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万次阅读
2025大选的最大赢家不是黄循财也不是行动党,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来新加坡也要吃食阁,排队拼桌吃榴莲,超接地气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资携妻子亮相Met Gala 红毯再成焦点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阅读
“你孩子没记作业关我什么事?”新加坡老师一番话炸翻家长群!
2025年05月10日   •   7182次阅读
越来越多新加坡学生选择到荷兰、德国和日本留学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156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自雇EP为什么建议至少6000新币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814次阅读
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也打算来新加坡定居,设立家办了
2025年05月10日   •   5472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阅读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长海岸线,但却缩小领海,转口贸易也会减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阅读
股神巴菲特的15个投资建议,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4788次阅读
功成身退,薪火相传: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杰、张志贤同时隐退!盘点其对国家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2025年05月09日   •   4446次阅读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许可证REP过期了,还能更新吗?
2025年05月07日   •   4446次阅读
实拍!在新加坡吃饭偶遇比尔盖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阅读
聊聊新加坡共和国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