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爆发,给世界什么启示

2020年04月24日   •   2万次阅读

市井财经“环太平洋经济评论”栏目上线,每周一期,提供视角不同的财经、社会观察。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邹校长

在上一篇 韩国不封城、不停工控制住疫情,靠什么?发出后,有不少留言问新加坡的情况:

之前新加坡不是号称“抗疫模范”,为什么突然新增那么多确诊病例?新加坡会成为下一个意大利吗?

不错,新加坡在疫情管控上一度做得很好,“详细地追踪了与每一名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同时保持了街道上的常态。尽管对可能携带病毒的人群关闭了边境,但企业照常运转。对居民进行了免费的大规模检测和治疗。”

跟韩国一样,新加坡通过对人身自由、经济活动、社会秩序采取有限的管制,让疫情没有扩散开来。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疫情在平时不太被关注的外籍工人宿舍区爆发了。

4月6日,外籍工人宿舍群聚感染爆发前,新加坡确诊病例仅有1375起,如今却突破1万例。据本地的《联合早报》报道,4月21日新增的1111例病例中,1050例是来自外籍工人宿舍区。据估计,大约七成感染者来自外籍工人宿舍,外籍工人宿舍的病毒感染率达到0.83%,比社区的感染率高出40倍。

新加坡每日新增感染人数

这些外籍工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新加坡疫情会在外籍工人宿舍区爆发?

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首,最早走上出口导向的工业化道路。上世纪80年代转型,一条腿走高端的科研型产业之路,比如电子、生物医药。另一条腿走贸易、金融、投资、文化等高端服务业之路。由此,新加坡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人才。

但是,一个国家要运转,也需要一大批做相对底层工作的劳动力,比如市政清洁、建筑、物流、家政。本国经过六十多年发展,新加坡人的月收入中位数为3227美元,你让这些人去扫大街、搬砖?就算人家愿意,谁雇得起啊?所以,这些活就招聘外籍工人来做了。

据统计,外籍工人有大约30-40万,占新加坡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四成,主要来自中国、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缅甸、老挝等周边发展中国家,从事上面提到的诸多体力劳动,建筑工最多。这些工人大多数拿的申请门槛最低的工作签证,这种签证是由招聘你的公司帮你申请,你不能自由换工作。

公司掌握你的去留权,工人害怕被遣返,多数时候受到不公正待遇也都不敢反抗。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工作再久,都没法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如果没有政府允许,连跟新加坡本地人或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人结婚都不行。

这些外籍工人不能随便住,统一安排住在40多栋专门的宿舍里,12到20人挤在一个屋里。宿舍没厨房,雇主会提供盒饭或者自己买盒饭吃。在某些宿舍,100名男性工人只有5间卫浴、厕所可用,每次洗澡都要排长队,而且很常洗到一半就没水。而且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又长,回去都累得不行了,怎么还有力气打扫宿舍?有些南亚的工人习惯用手抓着吃饭,更容易感染疾病。

新加坡外籍工人宿舍(南华早报视频截图)

在这种环境里,疫情爆发那都不是一两次了。2008年多名外籍工人感染水痘,2016年新加坡成登革热、寨卡病毒严重受灾区,外籍工人宿舍也不能幸免。

有人要问了,这么苦,怎么还这么多人去打工?在新加坡,外籍工人月工资是1200新元(接近6000块钱),很多印度、孟加拉人从事的建筑工一个月也有大几百新元。收入和居住环境虽说跟本地人没法比,也比留在老家好太多了。跟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年轻人宁愿挤三天罐头车厢也要去广东打工一样的道理——厂里再累,也比刨地强百倍。另外,中介公司把去新加坡务工说得很美好,也吸引了一些人过去。

说完这些,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新加坡疫情在外籍工人宿舍区爆发了:人口密集,卫生条件也不理想。

新加坡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也有失职:疫情在全世界都火烧火燎了,你外籍工人宿舍也不是第一次爆发传染病了,之前大伙表扬新加坡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先预防呢,非要屎急才来挖粪坑。有为外籍工人服务的组织也说,他们早在3月就呼吁政府尽快想办法保护外籍工人,强调不应该忽视移工宿舍爆发群聚感染的可能性。

新加坡政府可能也很“委屈”:大多数新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先压根看不出来,我怎么会知道谁感染了?另外,2月份第一批外籍工人中检测呈阳性的人都已被隔离,与之密切接触者也进行了检测,采取了隔离措施。

话说回来,外籍工人宿舍区虽然成为“爆点”,但毕竟是集中的封闭场所,而且新加坡政府也快速采取了措施:医疗队进入检测,有症状的感染者及时隔离、治疗;把健康的工人转移到体育馆、校舍、空置军营等临时宿舍去;统一配发餐食、水;要求雇主停工不停薪,甚至移动银行上门办公,帮助工人汇款回老家。有分析认为,只要外籍工人这一关守住,有效隔离,“阻断期”过去或许能让新加坡恢复常态。

外籍工人领盒饭(来自海峡时报视频截图)

新加坡人真正普遍担心的是宿舍之外区域的传染。外籍工人除了住宿舍,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出去租房子住,合租新加坡人的“组屋”(实际上是违法的)。在外面住,生活条件会好一些,还能自己做点合口的饭菜,但每个月要多支出一笔房租。同时,新加坡本地人居住的社区也有潜在风险。

之前对虽然从海外入境的新加坡人要自行隔离2周,但家属却没有受到限制,估计不少人因而把病毒传播到社区。本地社区没有采取全封闭式管制,人员还能有限度出行,而且还做不到像韩国那种程度的检测,无法快速找出无症状感染者。

也有新加坡民众批评政府在强制戴口罩这事上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是疫情恶化的一个原因。从只要求民众去商店要戴口罩、餐饮员工要戴口罩、搭公共运输都必须戴口罩,一直持续收紧到:走出家门者一律必须戴口罩。早在二月中旬,新加坡还是“模范生”的时候,就有台湾的专家警告:新加坡跟日本都有社区感染的风险。

因为已经出现没有源头的感染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也开始在(新加坡)国外被不断曝出。如果在那时候就开始重视戴口罩,或许不会严重到今天这个程度。有媒体分析,新加坡政府当时之所以没有强推口罩令,是买不到那么多口罩,新加坡也没法自己生产口罩。

如今,新加坡已经上下动员起来了,严格的禁令加码实行。比如,把阻断措施延长一个月;关闭更多工作场所;一次一家只能有一个人出门办事;公共场合不戴口罩将会面临300-1000美元罚款,会被起诉;违反隔离规定会被判刑。

疫情可怕,更可怕的是不重视。这一点上,很多国家都吃过大亏。新加坡跟韩国一样,都是有社会动员传统、有普遍兵役制的国家,甚至以刑罚严格、民众有纪律性著称,重视就有希望。当然,跟韩国相比,新加坡的不利条件也不少。一是国土面积太小,人口过于密集,周围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二是工业体系不完整,口罩防护服都需要大量进口,能不能独善其身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想说的是,新加坡疫情在外籍工人宿舍爆发,给疫情中的世界其他国家一个巨大的警示:疫情之下,人人平等,你不能当一些人是不存在的。

参考资料:

亚洲周刊《疫情急转直下 新加坡急堵漏洞》

风传媒《新冠肺炎病例暴增,凸显新加坡“阶级制度”》

纽约时报《新加坡病例激增,曾经的抗疫典范忽视了什么?》

华盛顿邮报《新加坡疫情失控,外籍工人成受害者》

新国志《客工、人才、新移民:外国人在新加坡》

报道者《当代华工下南洋》

许振义财新博客《新加坡单日新增过千;“未知的恶”可能尚未引爆》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301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