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中关系 每代人都须投注心力

2020年10月04日   •   4104次阅读

作者:黄小芳

已故的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新加坡和中国奠定了友好基础,但每一代人都必须继续投注心力,才能在先辈打造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友谊。

配合新中建交30周年纪念,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旗下《联合早报》和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推出双语图片集《奠基人足迹:新中建交30年》(In the Founders’ Footsteps: Singapore-China Diplomatic Relations)。新加坡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昨天(10月3日)在新书发布会上,与该书主编、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以及《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一同分享当年随建国总理李光耀访华的见闻,并畅谈新中关系如何更上层楼。

新加坡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中)、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左),以及《奠基人足迹:新中建交30年》主编、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在发布会上为新书揭幕。(谢智扬摄)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丹那巴南(左起)、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陈燮荣、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郑东发、报业控股董事长李文献医生、新加坡前驻华大使罗家良、曾任外交部长的前副总理黄根成,以及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在《奠基人足迹》新书发布会上合影。(谢智扬摄)

徐芳达在会上以划船比喻新中关系,他强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加坡必须不断在新中关系方面下功夫,才能持续推进两国关系。他说:“不要认为先辈已经把基础打好,我们就不须要下功夫了。其实他们把基础打好,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远、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应该好好运用先辈打下的良好基础。”

徐芳达指出,和划船一样,新中关系也有起有落。在遇到风雨时,若两国在战略性的大课题方面取得共识,建立起互信关系,就能找到恰当的方式“求大同,存小异”。

他说,新加坡和中国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新加坡能为中国增值的地方。

“如果我们跟中国完全一样,其实中国看新加坡没有什么新鲜感,也没有什么可学习和合作的。中国有很多和新加坡人口相似的城市。我们的不同之处是我们能够创新、增值的地方。”

新加坡须自我改进才能给他人增值

徐芳达在会上也强调,新加坡必须不断改进,在管理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同时,积极与中国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才能继续为中国增值。若满于现状,新加坡对中国的增值空间也会逐渐缩小。

他提出新加坡能继续为中国增值的三个方向:新加坡可因应中国的需求,不断寻找新的合作领域;支持中国的国际循环,成为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的跳板和平台;新中双方以开放谦虚的态度互相学习,尤其要加强两国年轻人的互动。

他举新中1994年至今的合作项目为例说,新中每个年代的合作形式都不同,这反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一样的投资。

徐芳达说,两国面对许多相同的挑战,也有许多相互学习的机会,例如人口老龄化、互联网发展,都是新中下来可探讨的合作领域。而新中双方正是通过这些合作机会,不断深化友谊,即便在冠病疫情中,两国也找到良好的合作机会。

也是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新方联合主席的徐芳达说,新加坡和山东的贸易额今年增加了一倍。

在中国推行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之际,徐芳达认为,新加坡能协助中国推动国际循环的发展。

他指出,中国有不少企业想进军东南亚市场,而新加坡作为区域枢纽,能成为这些公司的跳板,让他们从新加坡进一步向区域扩展业务。

但他强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加强对东南亚的认识。”

徐芳达警惕,尽管新中双方有许多合作机会,新加坡必须不断改进,才能把握这些机遇。

他说:“新加坡要为中国增值的话,我们本身就要做得好、要管理得好,要做一个特殊的国家。这样其他国家,不只是中国,才会觉得新加坡对他们有增值的价值。”

要做到这一点,新加坡得抱持一个开放、谦虚态度向其他国家学习。

徐芳达认为,中国各个领域都有值得新加坡借鉴之处,而新加坡学生到中国后也能激发出创新点子,因此两国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人相互交流与学习。

1976年5月10日,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率领访问团抵达位于当时香港与中国边界的罗湖,徒步进入深圳。(取自奠基人足迹)

1976年5月14日,李光耀一行人抵达山西省阳泉市的大寨,受到村里盛大迎宾队伍的欢迎。(取自奠基人足迹)

在1976年的行程中,新加坡代表团参观了“在毛主席领导下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李光耀与夫人柯玉芝(坐着右三、右二)等人坐在矮凳上听解说。(取自奠基人足迹)

中国崛起可为区域和世界带来正面贡献

徐芳达在会上也谈及中美问题。他指出,中国的迅速发展令一些国家感到担忧,但外界不应只看到中国的政治体系,也得看中国的成果,中国的崛起可为区域和世界带来正面的贡献。

徐芳达说,新加坡将继续协助推动中国发展,也希望帮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崛起对世界的积极意义。

他举例说,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在欧美经济遇到困难时,维持世界经济的稳定,目前也在保护环境和维持开放、有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方面作出努力。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通商中国总裁陈佩玲、新加坡巡回大使王景荣以及新加坡学者等也出席了《奠基人足迹》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也集合了多名新中关系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包括三位新加坡前外长丹那巴南、黄根成和杨荣文;新加坡三位前驻华大使郑东发、陈燮荣和罗家良,都亲身出席,在会上难得同框合影。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208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