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如果把那辆罗厘换成是宝马或法拉利或玛莎拉蒂,那个“强弱”、“白蓝”、“富贫”角色是不是瞬间对换了?玛莎拉蒂撞脚踏车,相信很多人会把矛头转向玛莎拉司机了。这种“仇富”心态很不健康,甚至很不理性,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阶层固化的不满,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三、公路设施不到位,政府鼓励大家以脚代车的计划难成功
红蚂蚁看到那个视频其实颇有感触,因为每天开着小车在路上走,即遇过“挡路”的脚踏车,也遇过相信是赶着去送货的罗厘紧跟尾随,随时会吻上我的车屁股。能怎么办?
心里OS在骂脏话,也不能怎么样,只能看准机会换车道,嫌命太长才会和路霸拚命。
回头想想,我们的公路在现阶段合脚踏车骑士使用吗?政府大力推动“减少用车”(car lite)的生活方式,鼓励大家步行、以脚踏车代步,以及搭地铁和巴士等绿色出行。但如果公路设施不到位,比如说缺乏脚车专用道,那所谓car lite只能是空中楼阁,讲爽而已。特别是“两轮老鼠”和“四轮大象”争抢公路空间的纠纷成为全城热门话题时,肯定会对car lite 没信心。
红蚂蚁小时候就学会骑车了,但从来没有在新加坡的公路上骑,不只因为骑术不精,更多是觉得不安全。这一次是脚踏车和罗厘争路,下一次会不会是脚踏车和大卡车或铲泥车争抢?一个比一个惊险啊。
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上个月出席《联合早报》举办的小组讨论会上说,如果“减少用车”计划能取得成效,就有机会把一些车道“收回来”,改建为脚踏车道或加宽人行道等,使步行和骑车更安全,进而鼓励国人多以这类方式出行。
这听来像个鸡跟鸡蛋的问题。人们减少用车才能把车道改为脚踏车道,但不够脚踏车道供使用,又要怎么说服人们“以脚车替代汽车”呢?土地资源有限,确实是小国的一大困扰。
许部长还说:“我们能够做到(减少用车,让脚踏车道和人行道等设施更安全)吗?应该可以,当然不是现在或明天,不过在20年内应该可以做得到。”
漫长的20年。
在这之前,所有公路使用者,不管是两只脚的、两轮的、四轮的还是多少轮的,大家就忍着点吧,不想白白在路上丢命,就要相互包容一点。都是公家的路,不是你“阿公的路”,文明出行很重要。在路上要学会忍忍,真受不了的话,就把你录到的视频放上网,公开羞辱那个坏司机。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就能互保平安保安康。
公共运输法令:sso.agc.gov.sg/SL/RTA1961-R3?DocDate=20180504#pr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