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婚礼旺季到!一文掌握新加坡不同籍贯过大礼等结婚仪式

2021年10月25日   •   7万次阅读

农历八月到十二月是华人嫁娶旺季。虽然目前摆酒宴面对抗疫措施的局限,也无法出国蜜月旅行,但不少新人仍遵循传统结婚礼俗,过大礼、派喜饼,和亲友分享有情人终成眷属,共结连理的喜悦。

现代年轻人结婚时未必照搬传统,但多数会向父母敬茶,为亲友准备喜饼,既是传承也是致意。传统结婚礼品店和饼家受访时指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习俗面对新时代的考验,他们更需扮演传承文化的角色,积极创新,善用科技,让婚嫁习俗代代相传。

结婚是两家人的大事,传统结婚礼俗须安排的事项不少,准备过大礼、回礼和嫁妆的物品大大小小,不胜枚举。为了和双方亲友分享新婚喜悦,感受喜庆气氛,不少人还是保留传统婚嫁习俗,只是安排与做法和以往不同。

准新人陈俊强(27岁)和谭旨吟(27岁)的大喜之日是本月26日,他们上个星期刚完成过大礼仪式。

谭旨吟(右二)和陈俊强(右三)根据双方父母意见,安排婚嫁习俗细节。(陈渊庄摄)

疫情影响婚事的筹备,尤其是摆酒宴,人数和规格受到防疫措施的局限。根据最新规定,婚宴宾客人数限制为250人,每桌人数不超过五人。已完成接种两剂疫苗者可豁免活动前检测(PET)。

谭旨吟和陈俊强征求了双方父母的意见,决定只遵守部分习俗细节。谭旨吟说:“我们有过大礼,也根据妈妈的吩咐,购买烧猪过大礼。结婚当天也会敬茶,但就没有上头的仪式。”

过大礼有烧猪,是广东人的婚嫁习俗。(陈渊庄摄)

过大礼又称大聘,是中国传统嫁娶礼仪之一,一般是在婚前15至20天举行。男家择定吉日,便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婚嫁习俗繁简由人

谭旨吟和陈俊强说,不了解过大礼的细节,主要由父母提供意见,也上网找资料。虽然走访传统结婚用品店,但为了方便,最后选择通过网店选购过大礼和回礼用品的配套,物品都一并配好。店家把配套物品送到准新郎家,也提供解说服务,准新人各自分配好物品。过大礼当天再按照传统,由男方提着物品到准新娘家过大礼,然后把回礼物品及嫁妆带回新婚家。

过大礼又称大聘,按照传统,由男方提着物品到准新娘家下聘。(陈渊庄摄)

谭旨吟说:“听父母分享当年筹备婚事的经验和礼俗,我们更了解传统。如果我们没有继续遵守的话,这些婚礼习俗可能失传。筹备婚礼要注意的事项已经不少,传统结婚礼俗有很多细节,我们走简化路线,是希望能享受筹备婚礼的过程,而不是忙着到处张罗。”

也有受访的新人说,重视邀请亲友出席结婚仪式,是否要依照传统习俗过大礼则尊重父母的意思。众多习俗当中,新人向双方父母敬茶的礼仪,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多数子女成家必定遵循的婚俗传统。

敬茶茶具的设计选择多,图为近期较受欢迎的款式,有红色喜气,但设计简约。(陈渊庄摄)

准新娘陈灵敏(34岁)的婚礼走摩登路线,将于西餐馆宴请亲友,没有过大礼。她说:“父母不是传统派,所以没有过大礼。对我来说,在亲友见证下完成婚礼宣誓是最重要的。结婚当天,我们会向长辈敬茶,那也是婚俗传统之一。”

下个月即将结婚的邓淑慧(35岁)则认为传统结婚仪式是长辈对新人的祝福。她说:“我是家中独生女,母亲对婚礼各环节特别讲究,婚期也是咨询风水师后选出的。我们根据广东人的过大礼礼俗,妈妈选购各类海味,并到婚礼用品店选购回礼用品。”

传统结婚用品包括龙凤烛、茶杯、床头灯、针线、面盆、床单等。(龙国雄摄)

除了过大礼,他们也会完成上头和安床仪式。上头仪式一般是在结婚前一晚吉时在男女双方家中各自进行。这原是古代为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通称,作为婚嫁习俗,象征一对新人步入成人,开始组织新家庭。通常由“好命人”(一般是男女家中长辈)帮其梳头,边梳头边说吉祥话。 

安床仪式即安置婚床、布置新房的意思,让新房沾满喜气,祈福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铺上新的红色床单和龙凤被,摆放一些幸运物品如五色豆(代表开枝散叶)、乌金旺炭(兴旺的意思)等。安床之后,有的人会安排幼童在床上跳转,寓意添丁发财。

准新娘邓淑慧(左一)是家里独生女,家人比较注重传统婚嫁礼俗。(受访者提供)

邓淑慧说:“我和家人及未婚夫一起到婚礼用品店选购过大礼和各礼俗所需的物品。大家一起到店里亲自挑选比网购来得安心,有什么疑问还可以直接问负责人。因为不知结婚礼品店的营运是否会受抗疫措施影响,我们很早便先买好了过大礼的物品。”

今年出现采办结婚礼品人潮

步入华人结婚旺季,购买结婚用品和喜饼的人潮开始增多。受访业者反映,今年生意比去年忙碌,相信因为许多情侣去年因疫情而延期至今年办婚礼。

美娜百货负责人舒煜辉(55岁)说:“去年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没有开业做生意,一些人买不到过大礼的物品。今年疫情虽还没有过去,但结婚是人生大事,过大礼该买的物品还是要准备。不同家庭和准新人的要求不同,有的父母辈照着传统走,以自己当年婚嫁情况为准,有的则做得简单一点。想做得比较隆重,就会添购烧猪或派发喜饼。”

本地老字号锦泰饼家的第二代负责人林广进(48岁)说,今年的喜饼生意有增多的趋势。他说:“这一代家庭孩子没那么多,家里办喜事,当然重视。之前收过亲友的喜饼,现在轮到自己派发,也要回礼。对一些人来说,疫情之下,亲友之间送礼更显得重要。唯一不同的是,因为疫情的关系,限制居家访客,有的顾客无法亲自派发喜饼,由我们派送。”

由此可见,传统结婚行业相关业者也在疫情中应变、求变。

传统结婚用品店走一站式概念,近年来纷纷开拓网络生意,甚至有业者直接只设网店。后者看似颠覆传统,但也是为了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婚嫁用品也能网购。

位于武吉知马美世界商场的美娜百货,成立于1965年,多年来提供各类服饰用品,1990年代拓展为一站式结婚礼品店业务,售卖床头灯、子孙桶、茶具、面盆、红彩布各类婚庆用品。

舒煜辉是第二代生意掌舵人,他从十多岁念书时就经常在店里帮忙父母打理生意,现在和妻子潘秀琼(43岁)继续家族生意。

这一阵子他又开始忙碌起来。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发扬传统文化,和顾客分享婚嫁习俗,提高更多人的认识。虽然有些顾客来询问后转而到网上购买,或其实已买好了物品,只是来询问用途,但我们照样有问必答。”

资讯爆炸的年代,一上网便能搜索各类婚嫁礼俗资料,但也往往因为资讯过多,让年轻人看得晕头转向。

华人不同籍贯不同做法,中港台新马地区的婚俗也不同。舒煜辉说,新马一带保留不少传统婚俗,有的在中国已不沿用了,当地一些婚俗变化如高价聘礼的趋势,本地未必适用。他说:“再加上从周围亲友听说的各类做法,或长辈说要这要那,让准新人不知如何着手。”有几次双方家长一起来购买物品,结果意见相左,他得当和事佬请双方相互多沟通。

到实体店采购礼品让人安心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社会,舒煜辉发现,异族通婚的准新人反而更注重传统婚俗,他的顾客当中有不少便是嫁给异族或外国人的准新娘,男方对过大礼的物品毫不马虎。

数码年代,不少传统行业都要转型跟上科技步伐,年轻人上网搜寻结婚资料,选购婚嫁用品时也浏览电商平台,货比三家。

美娜百货目前的主力虽然还是经营实体店,但早在多年前已开设网站,近期也在Shopee电商平台开业。舒煜辉说,网站主要分享信息,暂不设网购部分,进军电商平台牛刀小试,了解市场走向。目前网购销量业绩不多,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多一个联系和宣传的管道,大多数网友上网询问后仍会亲临店面挑选礼品。

婚礼用品店老字号美娜百货的舒煜辉和潘秀琼。(陈渊庄摄)

网络世界大,商业潜力大,各种结婚用品能从外国网站选购,比如淘宝网的选择一箩筐,竞争业者多,消费群无国界。不过,舒煜辉仍看好实体店的作用,尤其结婚用品,能亲自“摸到、看到”,并和店家现场直接沟通,总是比较让人放心。

他说,虽然网购很方便,价格也具竞争力,但如何鉴定品质是关键。“网购结婚用品有风险,万一购得的是二手物品或品质欠佳。又或者,订购了敬茶用的茶具,但少了杯子或有破裂,一些人会认为不吉利。”

到实体店选购结婚物品,可以鉴定品质,选择心仪设计。(陈渊庄摄)

此外,有些较少见的结婚用品并不是轻易地可在网上找到。舒煜辉举例潮州人嫁女儿嫁妆里的草头,寓意结发夫妻,女儿是原配的意思;家婆花是敬茶时,家婆按在媳妇头发上的花朵发饰,代表媳妇听话乖巧。

潮州人嫁女儿嫁妆里的草头,寓意结发夫妻,女儿是原配。(陈渊庄摄)

有的结婚礼品比较少见,有的不易在网上买得到,如印有百年偕老字样,摆在礼品上的圆蜡、草头、家婆花。(陈渊庄摄)

网络平台提供便利发扬传统

不过,还是有业者看好网店发展模式,两年前开业的Kekhoon,便是完全不设实体店的网店。负责人徐礼章(49岁)说:“我觉得网店有助传承传统,许多年轻人不懂婚嫁传统礼俗,或怕麻烦,觉得有很多繁文缛节而选择简化或不再遵守。因此,我希望给准新人带来便利,传统才能传承下去。帮助年轻情侣筹备传统结婚仪式,也给我带来满足感。”

徐礼章开设结婚用品网店,希望让年轻人在筹备传统结婚仪式时更方便。(受访者提供)

该网店列出不同籍贯的过大礼配套,一目了然,可根据是否进行上头、安床仪式而增加物品。和一般网购做法一样,店家直接把物品送上门,也为准新人解说过大礼步骤。事后,再另安排到顾客家里取回装放结婚用品的盛篮。该网店也于电商平台如Shopee和Lazada开业。

徐礼章认为,人们筹备婚事已很忙,网购服务减少来回店面挑选的时间,也不必费功夫归还租用的结婚盛篮,过大礼之后他会到顾客家取回。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