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新加坡采石场桥(Singapore Quarry Bridge),可以通到新加坡采石场。桥体表面有意不翻新,维持着历尽风霜的沧桑感。

新加坡采石场桥旁边有梯阶,从梯阶走上去,就是步上新加坡采石场桥。

新加坡采石场桥的另一端是丛林,穿过这小段丛林,就到了一条柏油路,向右转,大概300米就到了新加坡采石场。

(郊游的大姐们,新加坡采石场。图源:新加坡眼)

(晨运的小妹,新加坡采石场。图源:新加坡眼)
武吉知马地区至少有三个采石场,除了新加坡采石场之外,还有牛奶场采石场和海希德采石场。
当年,偶尔会有少年到矿湖下水嬉戏。欺山莫欺水,二十多年前我就亲眼见过少年溺毙在矿湖中。近些年没怎么听到了。

(牛奶场采石场。图源:网络)

(海希德采石场。图源:网络)
当然,附近的武吉巴督也有采石场,那就是有名的“小桂林”。

(现在的武吉巴督公园,外号“小桂林”,当年是采石场。图源:新加坡公园局)

(1983年的武吉巴督采石场。图源:网络)
在新加坡采石场这边,我偶遇一家子在过路的野猴。这只不知道是妈妈猴还是爸爸猴,一直在路上站岗,直到所有小猴都安全穿到路的另一边,它才随着离去。

新加坡采石场附近的一些丛林路段是保留给山地骑行使用的,为了骑手和行人的安全,步行人不得使用。
言归正传。从新加坡采石场桥底下穿过去之后,我继续向山景(Hillview)方向慢跑。
从武吉知马桁架桥开跑,大概三公里不到,就来到了武吉知马上段桁架桥。

此时,桥下的武吉知马路上段朝市区方向,已是车水马龙;朝兀兰方向倒是蛮空的。


很巧,不远处有只鹰飞过。

在武吉知马一带,鹰倒是不罕见。

坚实的桥体,竟然长出盘根错节的大树,让人感叹生命的力量。

这是英国皇家空军在1957年6月27日拍的航空照片,照片正中就是武吉知马上段桁架桥。左下角是后来成了现在的The Rail Mall,右上角是现在的谦道 Hume Avenue,当年是工业区。

这张照片则是英国国防部情报局在1942年拍的,相信是在日军南侵之前。

过了武吉知马上段桁架桥,继续往北跑,又是原始路段。

除了晨跑者,也有骑行和健步的。这棵小树不知是雷击还是风刮,枝叶早已干枯,倒下已有时日。
从武吉知马上段桁架桥往北路段,全是原始路段,如果下过雨,肯定泥泞一片,甚至没过鞋子,很不好走。跑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太滑了。
再往前几十米,就到了未开放的路段。

此路不通。只好从右边绕行下坡。

从这里下坡,就到了武吉知马路上段,靠近山景地铁站的路段。
走过天桥,就到了 The Rail Mall。

当年这里是一排排的店屋,现在成为富有小资情调的休闲小商圈。

在The Rail Mall旁边,有这个小梯级步道。拾级而上,又回到武吉知马上段桁架桥,折返往回跑。
近百年历史的老火车站

从此处向前13公里,即是丹戎巴葛火车站,也就是当年新马铁道的南端终点站。

(丹戎巴葛火车站,落成于1932年。图源:新加坡土地局)

丹戎巴葛火车站墙体有四个浮雕,分别代表农业、商业、交通、工业(图源:roots.sg)

(当年的内饰。图源:roots.sg)
我在后文会再写一写丹戎巴葛火车站。
继续往前跑,就回到了武吉知马桁架桥和老火车站。

红色路面上还保留着当年铁轨的印记。
路上有只偷偷跑出来逛街的小母鸡。她大概没见到刚才天上飞著的那只鹰吧?

武吉知马老火车站虽然名为火车站,其实,在大部分时间中,它是个控制站,而非上下客的客站。

站内保留了部分当年的控制杆。

这是2011年铁路停用之前拍的照片。当年可是齐刷刷的几十根操作杆,上面还有一整排的指示灯。(图源:维基)

火车进站咯!(图源:维基)
此时,天已大亮。 在铁轨上玩乐的外籍小男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