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新加坡採石場橋(Singapore Quarry Bridge),可以通到新加坡採石場。橋體表面有意不翻新,維持著歷盡風霜的滄桑感。

新加坡採石場橋旁邊有梯階,從梯階走上去,就是步上新加坡採石場橋。

新加坡採石場橋的另一端是叢林,穿過這小段叢林,就到了一條柏油路,向右轉,大概300米就到了新加坡採石場。

(郊遊的大姐們,新加坡採石場。圖源:新加坡眼)

(晨運的小妹,新加坡採石場。圖源:新加坡眼)
武吉知馬地區至少有三個採石場,除了新加坡採石場之外,還有牛奶場採石場和海希德採石場。
當年,偶爾會有少年到礦湖下水嬉戲。欺山莫欺水,二十多年前我就親眼見過少年溺斃在礦湖中。近些年沒怎麼聽到了。

(牛奶場採石場。圖源:網絡)

(海希德採石場。圖源:網絡)
當然,附近的武吉巴督也有採石場,那就是有名的「小桂林」。

(現在的武吉巴督公園,外號「小桂林」,當年是採石場。圖源:新加坡公園局)

(1983年的武吉巴督採石場。圖源:網絡)
在新加坡採石場這邊,我偶遇一家子在過路的野猴。這只不知道是媽媽猴還是爸爸猴,一直在路上站崗,直到所有小猴都安全穿到路的另一邊,它才隨著離去。

新加坡採石場附近的一些叢林路段是保留給山地騎行使用的,為了騎手和行人的安全,步行人不得使用。
言歸正傳。從新加坡採石場橋底下穿過去之後,我繼續向山景(Hillview)方向慢跑。
從武吉知馬桁架橋開跑,大概三公里不到,就來到了武吉知馬上段桁架橋。

此時,橋下的武吉知馬路上段朝市區方向,已是車水馬龍;朝兀蘭方向倒是蠻空的。


很巧,不遠處有隻鷹飛過。

在武吉知馬一帶,鷹倒是不罕見。

堅實的橋體,竟然長出盤根錯節的大樹,讓人感嘆生命的力量。

這是英國皇家空軍在1957年6月27日拍的航空照片,照片正中就是武吉知馬上段桁架橋。左下角是後來成了現在的The Rail Mall,右上角是現在的謙道 Hume Avenue,當年是工業區。

這張照片則是英國國防部情報局在1942年拍的,相信是在日軍南侵之前。

過了武吉知馬上段桁架橋,繼續往北跑,又是原始路段。

除了晨跑者,也有騎行和健步的。這棵小樹不知是雷擊還是風刮,枝葉早已乾枯,倒下已有時日。
從武吉知馬上段桁架橋往北路段,全是原始路段,如果下過雨,肯定泥濘一片,甚至沒過鞋子,很不好走。跑步幾乎是不可能的,太滑了。
再往前幾十米,就到了未開放的路段。

此路不通。只好從右邊繞行下坡。

從這裡下坡,就到了武吉知馬路上段,靠近山景地鐵站的路段。
走過天橋,就到了 The Rail Mall。

當年這裡是一排排的店屋,現在成為富有小資情調的休閒小商圈。

在The Rail Mall旁邊,有這個小梯級步道。拾級而上,又回到武吉知馬上段桁架橋,折返往回跑。
近百年歷史的老火車站

從此處向前13公里,即是丹戎巴葛火車站,也就是當年新馬鐵道的南端終點站。

(丹戎巴葛火車站,落成於1932年。圖源:新加坡土地局)

丹戎巴葛火車站牆體有四個浮雕,分別代表農業、商業、交通、工業(圖源:roots.sg)

(當年的內飾。圖源:roots.sg)
我在後文會再寫一寫丹戎巴葛火車站。
繼續往前跑,就回到了武吉知馬桁架橋和老火車站。

紅色路面上還保留著當年鐵軌的印記。
路上有隻偷偷跑出來逛街的小母雞。她大概沒見到剛才天上飛著的那隻鷹吧?

武吉知馬老火車站雖然名為火車站,其實,在大部分時間中,它是個控制站,而非上下客的客站。

站內保留了部分當年的控制杆。

這是2011年鐵路停用之前拍的照片。當年可是齊刷刷的幾十根操作杆,上面還有一整排的指示燈。(圖源:維基)

火車進站咯!(圖源:維基)
此時,天已大亮。 在鐵軌上玩樂的外籍小男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