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等候时间太长 公众:何不考虑让综合诊所24小时营业?

2024年01月29日   •   1710次阅读

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去年底当新加坡再度经历冠病病例激增的情况时,

新加坡的医院又一度床位不足、急诊室等候时间也变得更长。

2023年12月11日至18日之间,新加坡共有965名病患因冠病必须住院,相比两周前的460人翻倍;当周的日均560起住院病例,也创下2023年的新高。

当时,所有公共医院都强烈鼓励那些有轻度或中度冠病症状的病患,应到住家附近的全科诊所或综合诊所看病,若真有需要会被转介至医院急诊室或门诊护理专家。

院方的温馨提醒,反映出不少本地公众还是习惯一旦染(冠)病后,就往急诊室跑。

一名在公共医院工作近五年的护士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她问了一些较年轻的冠病病患,为何他们仍选择到急诊室寻求治疗,他们的回复是,比起全科诊所他们更倾向于到急诊室求诊。

她说:

“一些年长病患的病况,确实必须到急诊室治疗,我绝对能理解。但(有些)年轻病人到急诊室,只不过是为了索取病假单和扑热息痛(paracetamol)。”

去年底,新加坡冠病病例激增,使医院面临医院床位不足、急诊室等候时间更长的问题。(海峡时报)医院候诊超过20小时 病患基于三原因仍愿意等

急诊室人满为患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除了床位不够、病患的候诊时间增加(可能包括病情较严重的病患),还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多年前,来自中央医院、国立大学医院,和樟宜综合医院的数据发现,超过半数的急诊室病例属于非紧急;黄廷方综合医院一年内每日急诊室病例中,非紧急病例更高达七成!

这些病例一般患有轻微疾病,如扭伤脚或肚子不舒服,完全可以找全科医生医治。

据报道,卫生部和各家医院数十年来,都不断强调急诊室是为了治疗可能导致并发症或死亡的严重医疗状况。

早在2010年,当局就推行过一项长达六个月的相关宣导计划,每家医院也开始在紧急部门放置牌子,实时更新病患预计需等候的时间。

但时隔多年,急诊室经常爆满的现象,依然未见改善。去年12月,公共医院急诊室的平均等候时间都显著上升:

陈笃生医院的等候问诊时间一度长达19小时,是该医院去年最高的纪录!

樟宜综合医院和邱德拔医院则发现,其中两天病患的候诊时间超过20小时!

去年12月,陈笃生医院的等候问诊时间一度长达19小时。图为陈笃生医院的取药处。(联合早报)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在《海峡时报》的一篇评论中,探讨为何新加坡人在非紧急情况下仍要赶去医院。

他引述学院的一篇研究报告,分析这类行为背后的几个导因。

首先,是因大多数人没有相关的医学知识,可以准确评估病情或伤势的严重性。尤其当病患是家中的小朋友或长辈,家人更容易感到心急。他们不敢冒险低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第一直觉就是冲去医院急症室,让专业人士评断病情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张毅颖也说,有些人对全科医生及诊所的既定印象是,他们无法立即收到检查或X光报告结果。反之,医院就提供这类服务,即便等候时间可能长些,但病患一般在当天就能拿到报告。

最后,就是医药费的问题。

张毅颖表示,一些人觉得若直接到急诊室,医药费会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先去看全科医生,再被转接至急诊室,得付两笔费用。

“我们的研究也揭露,有些病患明知道自己的病情不紧急,但还是愿意到急诊室等候,为的是要享有较低及补贴费用,或向保险公司索赔。”

综合诊所能成为“救星”?

盛港综合诊疗所取药处和付费处排起长龙。(联合早报)

另一边厢,有不少读者也就这个课题投函《海峡时报》。其中一名读者说,他同意公共医院的急诊室,应该只接待那些需要紧急治疗的病患。

他建议,本地合适的综合诊所,可充当隶属急诊室的24小时医疗单位(satellite A&E units),收费也能比医院低。

“拥有基本检测和X光设施的全科诊所,也能被指定提供24小时服务。”

另一名读者针对上述建议补充说,要求全岛所有综合诊所都全天候运作应该行不通,因此若要实行这个方案,那些延长营业时间的综合诊所,应该是位于人口稠密的地区。

他进一步提议,如果综合诊所人手不足,可考虑聘请已退休、离开这一行,或受雇于私人诊所的临时医生到那里兼职。

专家建议,强化居民与指定全科医生的关系,能有助于提高人口健康意识,从而让急诊室的非紧急病例减少。(联合早报)

按照这两名读者的说法,综合诊所延长营业确实能让病患有多一个选择,如果大半夜有突发情况,不必涌至医院急诊室。

但换个角度想,这么做其实治标不治本,等同于在告诉那些不懂得如何分辨病情严重性的病患说,现在你们有两个选项了。

况且,就算24小时“不打烊”,到了综合诊所还是要等。

更何况,综合诊所若要延长看诊时间,医护人员就必须加班或医院得被迫聘请更多人手,恐难继续维持现有的收费框架。

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判断什么是非去急诊室不可的严重医疗情况。以下是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官网上列出的紧急医疗情况。其他小伤小痛旧伤旧痛,包括伤风感冒感染冠病等等,都属于非紧急。

(资料来源: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网站/红蚂蚁制图)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